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荆门屈家岭射箭品牌“一箭钟情”出圈记略
2025-02-12 15:01:53   来源:今日湖北

本网讯(记者可夫)  进入蛇年,荆门至荆州高铁已经通车,开创湖北“市市通高铁”新纪元,火热建设中的沿江高铁武宜段、襄荆高铁也将于2025年通车,这为荆门的运动休闲产业带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1739343597660473.png 

湖北荆门屈家岭射箭品牌“一箭钟情”,得益于屈家岭管理区对射箭运动契而不舍的持续开展,以及射箭队的辛勤努力,才使得品牌效应逐年放大,擦亮荆门全国知名运动休闲旅游城市名片。在中国射箭运动的版图上,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的射箭队堪称一匹黑马。从默默无闻到包揽全国赛事冠亚季军,从地方性协会到央视报道的焦点,这支队伍的崛起绝非偶然。其背后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更离不开对传统射艺的传承与创新。揭秘屈家岭射箭队的成长之路,涉及射箭规则、训练细节、文化赋能等多维度。

1739343645230495.png 

“一箭钟情”品牌的文化根基:农耕文明与射艺的千年共鸣

屈家岭是长江中游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距今5000多年前的先民已在此培育水稻、制作陶器,并留下了狩猎的足迹。弓箭作为农耕时代的重要工具,不仅是生存技能,更演化为一种文化符号。成语“百步穿杨”便出自荆门历史名人养由基,其精准射术至今仍被传颂。屈家岭射箭队深挖这一文化基因,将传统射艺与农耕精神相结合,赋予射箭运动更深层的文化意义。

在训练中,队伍注重还原古法射艺。例如,使用竹木弓、角弓等传统弓种,强调“礼射合一”的仪式感。队员需学习《周礼》中的射礼规范,从站位、搭箭到撒放,每个动作都讲究“心正、身正、箭正”。这种文化浸润不仅提升了射箭的仪式感,更培养了队员的专注力与心理素质,为竞技表现奠定了精神基础。

科学训练:从“游击战”到专业化的跨越

屈家岭射箭队的早期训练充满艰辛。协会创始人徐光明回忆,最初会员们只能“打游击”,四处寻找空旷场地练习,箭靶多由自制木板和草席拼凑而成。2011年,协会仅有零星成员;至今,队伍已拥有千人级室内训练基地,配备专业箭道、电子靶机等设施。这一蜕变的核心在于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体系。

分级训练与个性化指导

队伍根据队员水平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班。初级班侧重基础动作定型,每日进行“空弓拉弦”练习,强化肌肉记忆;中级班引入移动靶和风力模拟训练,提升环境适应能力;高级班则专攻战术配合,如团体淘汰赛中的轮射节奏控制。徐光明还邀请国家射箭队教练徐开才定期指导,针对队员个体差异制定训练方案。例如,女子金牌选手罗娟因臂力较弱,专攻“速射”技巧,以高频率弥补力量不足。

数据化分析与技术优化

现代射箭竞技中,0.1环的差距即可决定胜负。屈家岭队引入高速摄像机和运动传感器,记录队员撒放瞬间的弓臂震动、箭支飞行轨迹等数据。通过分析发现,传统弓选手常因“勾弦”力度不均导致箭支偏移,团队遂研发“三指均衡训练法”,用弹簧秤量化手指力度,确保撒放动作的一致性。此外,队伍还参考国际赛事规则(如ACAC联赛的“环靶计分制”),模拟实战场景进行抗压训练。例如,在30米距离的传统弓比赛中,要求队员在10秒内完成瞄准射击,以锻炼心理稳定性。

钱花赛事锤炼:以战养兵,锻造冠军基因

屈家岭射箭队的崛起,与其高频次、高规格的赛事参与密不可分。从2018年首次承办全国传统弓比赛,到2019年包揽合肥ACAC联赛团体冠亚季军,队伍通过实战不断磨砺技术、积累经验。

 战术协同:团体赛的制胜密码

2019年合肥站比赛中,屈家岭队包揽团体淘汰赛前三名,其秘诀在于独特的“三角战术”。以冠军队伍杨剑、孔维杰、褚增瑞为例:杨剑担任“先锋”,首箭力求高环数以稳定军心;孔维杰作为“中坚”,专攻中距离靶位;褚增瑞则负责“收官”,凭借精准的远射能力锁定胜局。这种分工不仅发挥个人特长,更形成“1+1+1>3”的协同效应。赛后数据分析显示,三人在淘汰赛中的平均环差仅为0.3环,远超其他队伍。

心理韧性:逆境中的逆袭之道

射箭是一项“与自己较劲”的运动,心理波动极易影响发挥。在2020年武汉东西湖赛中,屈家岭队一度因风向突变落后10环。关键时刻,队长郭建华采用“呼吸冥想法”,带领队员闭目调整心率,最终以连续三个10环实现反超。这种心理训练源自队伍日常的“干扰模拟”:训练中故意制造噪音、突然改变光照条件,甚至安排对手近距离干扰,以此锻造队员的“大心脏”。

1739343668505659.png 

生态共建:从协会到产业链的裂变

屈家岭射箭队的成功,不仅在于竞技成绩,更在于构建了射箭运动的良性生态圈。当地政府将射箭纳入“中国农谷”文化品牌,推出“弓箭+旅游”“弓箭+教育”等跨界项目。例如,屈陶屈窑定制黑陶奖杯,将传统工艺与赛事荣誉结合;中小学校开设射艺选修课,培养青少年梯队;景区增设仿古射箭体验区,吸引游客参与。这种“文化—经济—体育”的联动模式,为队伍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和人才储备。

传统与现代的箭道交响

屈家岭射箭队的成长,是一部传统射艺与现代竞技融合的史诗。从徐光明“一人一弓”的坚守,到全国冠军的集体荣耀;从农耕文明的古老基因,到数据化训练的科技赋能,这支队伍以箭为笔,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书写传奇。正如队员罗娟所言:“每一支箭的轨迹,都是屈家岭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或许,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体育中最生动的注脚。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