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难忘的相聚
作者:郑秉顺
同事情、英山行
初秋的一天,早晨六点手机传来微信的声音,刹时间心有灵犀般地感觉到一种熟悉的召唤,打开手机一看,果然是老同事袁育真发来的一段截图,上面是我的家门郑勇生给袁育真的留言,这已经是第四次邀约我们去他老家英山玩了。且不说挚友之间心意相通、几十年达成的默契十足,瞬间感觉无论俗务如何缠身,不该拖延这么久,于是,马上拿起电话与袁育真商定,周六一定要去英山看望我的家门郑勇生。
思绪越飘越远,作为老同事,郑勇生最想见的就是一起挥洒青春的朋友圈中人,他的家门我、吴岚、张红卫三人,这是多年以来我们共同工作积累的深厚友情。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令人青春飞扬,还记得叫人热血沸腾的歌词:“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啊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现在,不是“再过二十年”,而是过了四十年,只要我们再相会,心中依然会激荡着八十时代的旋律,那熟悉的音符,仿佛跳动着我们青春最美的华章。重温激情岁月,也是家门郑勇生的初衷吧,这些年,我们一起乘着歌声追逐梦想,那时,青春无暇,感情细腻丰富,工作起来可真是用无私无畏的闯劲,敢于追梦,勤于圆梦,书写着那个时代的青春之歌。蓦然回首,原来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至今,大家退休后还会彼此挂念,那是青春的深泉涌动,融入了我们的生命,似陈年普洱,甘醇悠长,值得一辈子慢慢品尝。
袁育真和郑勇生是重庆航校的同学,恰如伟人《沁园春·长沙》所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俩始终保持着无暇、真挚的情谊情感,毕业后一同分配到二航局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分别担任项目书记和项目经理,郑勇生在多个项目担任项目经理,而且干的所有项目都能够盈利。在二航局,他以优秀项目经理的代表与杨志德副局长作为有突出贡献者,成为中交集团首批获得人社部批准延期退休的专家。
临行前,袁育真准备好见面礼:一盒“螃蟹”和水果,这让“退而不休”郑勇生喜笑颜开,大家也会心地笑了起来。算是青春的延续吧,将“螃蟹”作为见面礼,恍若回到青涩的青春时期,那么样的认定螃蟹的几种寓意:横行天下、事业有成;螃蟹横着走的习性,古人称之为“横行介士”,象征着纵横天下、顺风顺水,也寓意着事业稳定、步步高升,这也是对家门“退而不休”最好的诠释。螃蟹的“蟹”字与“谢”谐音,传递了感恩寓意,将螃蟹送给朋友也表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四人结伴而行,去他家里吃螃蟹,更是祝福他家庭团聚与和谐,家门郑勇生对爱情忠贞不渝,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花相拥、思绪飞
郑勇生精心安排我们去英山四季花海公园赏花,当踏进大门的那一刻起,一时间仿佛跃入花的海洋,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之中。大别山特有的原生态植物,兰草、芫花、红枫、乌桕、紫泡桐、槐花、野紫藤,还有各种珍奇花卉,四季金桂、百年三角梅、丁香杜鹃,近旁仔细看,初秋时节花海却似生机初露,不知名的枝条带着已扭起一个个泛着丝丝青绿的小花苞尽力伸张,远处则是漫天遍野的花海,赤橙黄绿青蓝紫,多彩的灿烂,带给人温暖、给人震撼,已然处身童话世界。
漫步在五彩斑斓的花海里,随便拍张照都能成为朋友圈的大热门!我们选择沿着园区步行,欣赏更多不同风格的美景。毋庸置疑,在郑勇生心目中,今天所有的女性,他的夫人周红卫,老同事吴岚、张红卫,都是他心中永不凋谢的玫瑰,纯洁、善良,在心灵里她们永远不会失去生命力。
感觉郑勇生不仅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咏者,更是实践者,当年他唱出“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大概就是他的宣言。漫步多彩缤纷的园区,边聊着工作中的往事,边欣赏美景,公园崎岖弯弯的小路,仿佛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经历过的路,让人感叹和遐想。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青年时代,郑勇生和袁育真在农村刻苦读书,在那个年代成功考取了重庆交通学校,按照老话讲,那是祖上有德。八十年代初期,从学校毕业又一起分配到二航局原一公司工作,袁育真是一名学生党员,在工程队干的时间不长,因工作需要调入了原一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郑勇生一直在工程队工作,这也让他从工程中学习了很多实际本领。实践出真知,他担任项目经理,从襄阳古城开始,襄十六标段和十八标段成为他成功的开端,他带领的团队,从组织架构、项目生产指挥体系、技术方案、工程环保及安全保障体系、职工的生活后勤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及群团组织活动等,全方位管理、发展,仔细运筹,把握机遇与挑战,将拿到手时预算亏损的项目,硬是一举将亏损项目神奇的转变为盈利项目,就连工程指挥部的业主们,都称赞郑勇生这位项目经理是一位“神人”。在业主眼中“神人”就是工程优质高效、工程安全廉洁、工期履约兑现、工程变亏为盈。襄阳城下水悠悠,古城墙头望江流,智勇双全郑勇生,千古英雄几度秋。
家门郑勇生干项目是出了名的常胜将军,中交集团首个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工程--内蒙小沙湾大桥,109国道小沙湾黄河大桥工程项目,是BOT交钥匙工程,由时任二航局少帅局长王海怀亲点,郑勇生担任该项目经理,该工程2004年5月30日奠基,2009年12月8日正式通车运营,使内蒙小沙湾黄河大桥,成为呼和浩特与鄂尔多斯之间的关键纽带,让东岸的清水河县与西岸的准格尔旗,变黄河天堑为通途。这座大桥的建成,恢复了因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蓄水而中断的跨河连续交通,同时提高了国道109线的通行能力,内蒙的优质煤顺畅运往内地,更是进一步增强了集团领导对发展战略决策的信心,提升国企效应,是郑勇生跨向事业巅峰的里程碑之一,诚如唐朝诗人薛能《柘枝词》所述,“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
勇立潮头闯秦关,二航铁军风采展。2009年11月郑勇生又率领二航局西宝铁路客专项目指挥部,进军八百里秦川的最西端,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王朝发祥地——中国宝鸡。在中交二航局承建的西宝客专二标线路全长77.007公里,工程量大,战线长,地质条件复杂,冬季气温较低,施工组织难度大,参建人员多,工期紧,任务重,每一寸土地都洒下家门郑勇生辛勤的汗水,大手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等不靠,克服了气候严寒,周边环境复杂,外围土地征拆政策不明,征迁难度大,当地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领军全力建设“一切有标准、一切讲标准、一切高标准”的工厂化管理体系,多个制梁场、轨枕场、砼搅拌站和路基施工等,分别被业主作为标准化施工样板在全线推广,并被授予“优质样板工程”、“标准化管理示范点”等称号。以郑勇生为首的指挥部领导团队,将整个项目的成本作了分析和测算,全年累计完成施工产值约24亿元,超额完成了西兰公司年初下达的产值计划,创造了二航局施工生产新纪录,受到宝鸡市表彰,为关中平原这片历史厚重的古老大地再谱新篇,在周秦文化长廊上展示二航人铁路建设主力军的时代风采,为祖国大西北的科学发展铺架腾飞的高铁大动脉。似乎没有诗人刘禹锡吟咏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满足感,《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声飞越40年,重温激情岁月,我们依然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共祝福、酒相随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回首往事,在公园欣赏着绽放的花朵,恍惚间一朵朵都是家门郑勇生的每一步脚印着力点,尽展百花领袖风华!漫步至英山一座农庄,郑勇生拿来珍藏多年的老酒招待我们一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袁育真却没有喝,是啊,情感还年轻,毕竟年岁不饶人,现在大家不年轻了。忽然忆起诗人张九龄受友人陆澧邀请到山中饮酒小叙,写下《答陆澧》作答“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老友绝不会推辞友人的盛情相邀,纵使大雪堆积阻路,也要踏雪而行,翻山越岭去拜访。于是,“两朵红玫瑰”吴岚、张红卫,与我一起高举酒杯庆贺老同事的相聚。热闹的场面,瞬间内心的记忆闸门打开,仿佛回到往昔大家在一起的时光,一同上下班、一同学习、参加活动,说说笑笑,唐朝诗人李贺有名言“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共同祝福今天的我们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将这一生一世的同事情续满今生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