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惊现“中华瓷王”,挑战“全球仅一件”的故宫博物院藏品
作者:王冠中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经验之谈,就是盛世收藏,乱世黄金。我们现在正逢盛世,收藏成为人们艺术鉴赏、投资理财的首选。武汉雷氏王府收藏的“中华瓷王”,乃清乾隆年间烧制的釉彩大瓶,集历代多种工艺和技术于一器,集结了宋、明、清三朝最名贵、最具代表性的釉彩,堪称是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的“活化石”,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所以享有“中华瓷王”的美称。
王冠中先生家族收藏的清乾隆釉彩大瓶“中华瓷王”。
然而,搜索百度百科,“中华瓷王”词条介绍,“中华瓷王”是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被称全球仅一件。
文中称:此瓶集历代多种工艺和技术于一器。如此众多的釉、彩,配方及烧成温度都不相同,需按釉下、釉上及高温、低温的不同要求,多次反复入窑烧成,工艺极其复杂。而如此多样的釉彩、纹饰又安排得主从协调,错落有致,浓淡相间,井然有序。此瓶造型雄浑,纹饰繁缛,色彩绚美,巧夺天工,堪称是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的“活化石”。它的烧制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为集大成之做,因而有“中华瓷王”的美称。
2009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为庆祝祖国60华诞,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直属的中国文物学会发起了“向祖国60华诞献礼工程”,这次工程核心项目就是由中国文物学会全程监制的“中华瓷王再造工程”。
中华瓷王全球仅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它展示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中华瓷王再造工程”,将故宫博物院深藏多年从未面世的镇院之宝——中华瓷王进行原品高仿制作,以再现国宝文物的艺术风采,向祖国60华诞献上一份国宝厚礼。
清朝皇族后裔王冠中先生,针对“中华瓷王全球仅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表示异议,并展示自己祖传收藏“中华瓷王”,这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传播中国价值,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王冠中先生家族收藏清乾隆釉彩大瓶“中华瓷王”。
武汉雷氏王府收藏的“中华瓷王”,诚如百度百科“中华瓷王”词条所述,该藏品的特点:清乾隆朝各色釉彩大瓶,高86.4cm,口径27.4cm,足径33cm。 瓶敞口,束颈,颈下渐广,瓜楞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为贴金彩夔形耳。全瓶从上到下共分16段釉彩。各种彩釉间以金彩圈线相隔。口部饰金彩、紫地粉彩、绿地粉彩各一周。颈部饰仿哥釉、青花、松石绿釉各一周。肩部饰窑变釉、斗彩。腹上部饰粉青。腹部饰12个霁蓝地描金开光,内中彩绘吉祥图,其中6幅为花卉、蝙蝠、蟠螭、如意、万字带等组成的寓意“福寿万代”的图案,另外6幅为“三阳开泰”、“丹凤朝阳”、“太平有象”、“吉庆有余”以及楼阁山水、博古图等。腹下及足部依次饰哥釉、青花、绿地粉彩、红地描金、仿官釉、霁蓝釉描金等。底部豆绿地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瓶身纹饰亦繁复多样,有缠枝花卉、缠枝莲纹、团花、焦叶纹、回纹、勾菊纹等。
王冠中家族收藏清乾隆釉彩大瓶“中华瓷王”
雷氏王府王冠中先生家谱显示:其母亲雷氏老夫人,系清皇族爱新觉罗后裔,传承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六位叔伯祖父。家谱排序分别是长祖爱新觉罗·德世库、次祖爱新觉罗·刘阐、三祖爱新觉罗·索长阿、努尔哈赤亲祖父爱新觉罗·觉昌安、五祖爱新觉罗·包朗阿、六祖爱新觉罗·宝实,以及他们的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族。由于历史原因,清皇室爱新觉罗氏,在明清时期其后裔即改姓金、佟、雷等姓氏。如,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努尔哈赤先捕杀其兄长阿尔通阿、三弟扎萨克图,后幽禁其叔父舒尔哈齐,而舒尔哈齐的第十二代孙改姓雷,王冠中先生的姥爷即为雷姓,官至晚清开封府道台。据雷氏王府王冠中董事长的母亲雷氏回忆,王冠中先生的姥爷为晚清开封府道台,按照清廷的规定,道台最低是正四品,也可是从三品。道台和知府属中级官员,知府是从四品或正四品,知府属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如:开封府知府,管辖开封、郑州,以及许昌和周口的大部分地区,而道台主要监督知府等官员的工作,其地位略高于知府,在一些特殊岗位也有道台,例如茶道、粮道和盐道等。
王冠中先生的姥爷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饱读诗书,学冠五车,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在河南省府文化界名气很大。尽管做开封府的官,却钟情于中华文化研究,这源于从宋朝开始盛行的开封承载文化延伸历史,据今有4000余年历史的开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称,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开启一代大宋文化之风,孕育出了王安石、范仲淹、苏轼、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留下大量上乘佳作,传诵至今。嘉靖二年(1523年)建禹庙,故有禹王台之称,此地原有一土台,春秋时期音乐家师旷吹奏古乐于此,故名吹台,宋代汴京八景之一的梁园雪霁,立有有“古吹台”牌坊一座,清康熙帝曾于1694年亲书“功存河洛”匾额悬挂于此。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都与梁园有着一段渊源,三贤祠记录三位先贤当年来这里登高凭吊,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不朽篇章。可见开封府崇尚中华文化,王冠中先生的姥爷履职开封府,自然需要做知名文人了。在这样的官场环境中,王冠中先生的姥爷亦饱读诗书,且长于文物鉴赏,因家族原因收藏皇家《清乾隆御制洋彩双螭龙耳百猴尊》《中华瓷王》等珍品,视为传家之宝留于爱女。
书法家、国画家、古玩鉴赏家、收藏家雷鸣东先生。
著名古玩鉴赏家、王冠中先生的表哥雷鸣东先生,多次叮嘱保护好、收藏好传家之宝《中华瓷王》。雷鸣东,满族,号三乐庐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国画家,古玩鉴赏家,收藏家。出身于书法世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百年老校河南大学美术学院,1960年特招入伍。现任文化部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学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画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隶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艺术报社社长、司法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名誉理事兼艺术委员会主任、道教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等七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民间文物藏品鉴定委员会顾问、中国慈善大使、美国中华艺术学会终身顾问。
王冠中先生家族所收藏清代乾隆年间烧制的清乾隆釉彩大瓶,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凝聚着中国古代的顶峰制瓷工艺,从不示人,得知此藏品被称“全球仅一件”,为正视听,特展示家族珍藏。王冠中先生认为,冲破家规限制,是因为文物乃展示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重要窗口,更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自尊、自信、自爱以及包容的民族精神,收藏者既要自己玩赏、品味藏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容,更需站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收藏历史、保留文化,并传承文化,这才是收藏的真正意义,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坚定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