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李晓莎) 7月7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童发育与行为科学专委会主办,武汉儿童医学研究院、华中地区儿童疑难病专家联盟协办,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承葛医药承办的《“领未来·亮星空”中国自闭症儿童十万人肠道菌群基因组公益计划》湖北省启动仪式暨儿童自闭症肠菌移植(FMT)新技术发布会在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举行。
华中地区首个自闭症肠菌移植(FMT)康复基地落户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 通讯员李晓莎 摄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童发育与行为科学专委会副会长梁松教授、武汉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黄志华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原副院长翁亚琴教授、李华滢教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郑莉莉教授、武汉儿童医院黄静宁教授、湖北省人民医院孔朝红教授、湖北省中医院李克建教授以及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的专家团队到场,向与会的业内专家、患儿家属代表及各路媒体介绍了肠菌移植(FMT)技术在儿童自闭症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及临床应用潜力,同时,华中地区首个自闭症肠菌移植(FMT)康复基地正式落户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
华中地区首个自闭症肠菌移植(FMT)康复基地落户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 通讯员李晓莎 摄
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院长张建新介绍:“自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的深入研究,均有成果以及案例证实,肠道菌群移植可改善自闭症,成为自闭症新的突破口。目前,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自闭症’三维一体1:1:1脑神经康复治疗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医院将引入最新的自闭症精准菌群移植技术,这将显著提升医院在自闭症诊疗方面的质量,为自闭症孩子带来全新的治疗希望。”
承葛医药吴逸珺表示:“肠道菌群基因检测技术,通过自闭症儿童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数据研究,为他们的早期干预康复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医疗手段指导。”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顾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黄志华教授介绍了肠菌移植技术重塑肠道微生态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这一技术在儿童自闭症治疗方面的独特功效。黄志华介绍,肠道菌群又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参与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双向活动。肠菌移植就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菌群移植到受体人的肠道中, 帮助其恢复正常的胃肠道菌群。随着微生态领域的深入探索,以及肠菌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肠菌移植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疗法,全球已有数十万例患者从中受益,中国也有上万例,他们的疾病症状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改善,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原副院长翁亚琴教授在发布会上发言。 通讯员李晓莎 摄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原副院长翁亚琴教授表示:“我相信广大医疗工作者一定会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交流和推广,让更多有需要的自闭症患儿及家庭受益。同时,我也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大力支持和关注,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保障,共同为自闭症患儿谋求更美好的未来。”
随后,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专家团队王虎、周绍春、杨小清、潘四海、董植华、韩冬琳、秦翠萍、谢龙武和专家们一起进行自闭症领域相关最新学术研究进展分享。
“中国自闭症儿童十万人肠道菌群基因组公益计划”湖北站办公室负责人现场发布相关公益政策。 通讯员李晓莎 摄
发布会上,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与承葛医药集团进行中国自闭症儿童十万人肠道菌群基因组公益计划启动仪式与定点诊疗中心签约、揭牌仪式。今后,双方将按照“普惠民生、创新发展”的理念,共同推进肠菌移植(FMT)新技术落户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加快推动儿童自闭症治疗新技术在湖北地区的集聚,联合促进区域自闭症康复治疗的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密切双方战略合作,为肠菌移植在湖北地区的推广落地注入新动能,发布会上还举行了中华菌库联盟微生态医学中心、华中地区儿童自闭症肠菌移植(FMT)康复基地揭牌仪式,并聘任武汉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黄志华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原副院长翁亚琴教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郑莉莉教授、武汉儿童医院黄静宁教授、湖北省人民医院孔朝红教授、湖北省中医院李克建教授等专家学者为华中地区儿童自闭症肠菌移植(FMT)康复基地医学顾问。自此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正式将肠菌移植纳入医院核心诊疗体系之中,对原有“三维一体”1:1:1脑神经康复治疗体系进行了优化和补充。
自闭症儿童家长现场登记领取肠道菌群基因免费检测名额。 通讯员李晓莎 摄
为了更好地推动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与支持,“中国自闭症儿童十万人肠道菌群基因组公益计划”湖北站办公室主任曾凡丽现场发布相关公益政策,征集百名自闭症儿童免费进行肠道菌群基因检测,助力他们早日康复。
随着华中地区儿童自闭症肠菌移植(FMT)康复基地的成立,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将进一步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发挥其专业优势,充分运用“肠菌检测和移植”(FMT)技术,为自闭症儿童的精准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全力守护他们的健康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