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秋天的收获
2023-11-09 15:36:29   来源:今日湖北

秋天的收获

作者:郑秉顺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犹如人到中老年历经人生的漫长所走过的路,是彩云、是流霞、是成熟、是收获。秋天的原野是裸露的,没有春的繁华,那样引人注目,那样色彩绚丽;也没有夏的热烈,那样着意于塑造,那样喜怒无常阴睛多变。这就是我对秋天的一种心境,抱着这种好奇心,走进了建始县龙坪乡渣树坪村。

1699515183348200.png 

这里是北纬30度中国南方最大的落叶松基地,白云与蓝天相伴,山岥上松林茂盛,地面上的松针散落一地象地毯一样,山上有松林象林海一样,山下的小镇非常漂亮,这里春夏秋冬四季美丽的像一幅画,村民热情、善良又好客,由于平均海拔1700米,夏季平均气温22摄氏度,气候条件优越,是盛夏避暑养生的好地方。满山遍野都挺立着郁郁落叶松,在松林中可以漫步,也可以读书、喝茶、下棋,这里空气清新怡人。秋季来到这里,仿佛是到是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正如白居易赞美山间松林意境的佳句:“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1699515200909688.png 

据说,爱因斯坦在谈就自己成就时曾经吐露出肺腑之言:“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对天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热气球和飞机;因为对海洋的好奇,人类发明了轮船和潜艇;因为对生活好奇和热爱,艺术应运而生;因为对生物结构的好奇,有了细胞生命的礼赞。我们去山顶和海边。因为对辽阔和伟岸的好奇;我们去滑雪和冲浪,因为对速度和极限的好奇。因为好奇,我们阅读、书写、创作、感受……

1699515217260463.png 

秋天展望

供销社的故事

我一直对北纬30度抱有好奇心,找个理由与朋友一起相约在楂树坪,给自己身心放个假,漫步在林海,享受绿树浓荫,欣赏繁花似锦,让心灵沉淀,让思绪飘荡。松林里静静地,松树掩映,竹叶金光,一抹阳光透着清爽的空气,宛如仙境般优美宁静。在山林路的一旁,有一个风景亭,我们走近亭间,映入眼帘的一栋50年代初期建的平房,上面清楚可见几个大字“阳平供销社”。坐在一旁抽烟,85岁的杨大爷,亲身经历过供销社的全部过程,他笑着对我们讲述了阳平供销社的故事: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它是当时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单位之一。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以后,建始县首先在塘坪建设了首个供销合作社。

1699515234863085.png 

随后,全县各地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建设,到五十年代末期、六十年代初期,阳平供销社初具规模,拥有先资门市,百货门市及收购、旅社、食品等部门,后又在枊林、下棋棚建设两个供销分社,同时在青林沟建设一个综合门市部,阳平供销合作社达到鼎盛时期,为“发展经济、保障借给”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上世纪末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后经全面改制,供销合作社完全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说到这里,只见杨大爷用力吸了一口烟,长长舒了一口气,深情地说:供销社成为一段难以忘却的乡愁。如今的楂树坪在乡村振兴、森林小镇建设中,重温旧梦,再忆乡愁,又建阳平供销合作社,并赋予供销社全新内容,成为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阳平供销社自创建以来,阳平供销社再次焕发了服务“三农”的煜煜光彩。

1699515272390231.png 

阳坪代销社

太平寺的故事

当我们走进太平寺村挂有“民宿”李太婆的家,看到带有浓厚土家族色彩的新修建三层楼的房子,每一层都有6间客房,宽敞明亮、整洁干净的房间,如同城市快捷酒店的标准。李太婆自豪地说,我儿子在福建打工,赚了钱回家把旧房子拆除重新建了新的房子,在村里打造美丽乡村度假旅游政策带领下,我家开了“民宿”,每年到了夏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村里度假是络绎不绝……

1699515293839941.png 

   太平寺民宿

李太婆说到这里,话题一转,如今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人们向往太平盛世,来到村里的人们都缘与“太平寺”的传说。李太婆坐下慢慢与我们讲述了这段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从青里坝经桦场沟过盐贩子湾到和尚头的一里街有一条背盐大道。

1699515311240546.png 

这一带山高林密,十分荒野,时有豺狼虎豹出没,同时还有棒老二乘火打劫,从这一带经过的背脚人、商人及周边农户时常提心吊胆,生怕遭遇豺狼虎豹和棒老二的袭击。于是乎,在一个乡贤的带领下,人们自觉出资出力,在盐大道旁边的一个山包上建了一个寺庙,取名为太平寺。从此,寺庙里香火不断,方圆十几里地的人们,常到庙里烧香拜佛,祈求世间太平,生活平安。久而久之,太平寺在建巫交界处的大山中逐浙有了小名气,建国初期,这里设置为太平乡。现在太平寺不是寺,而是楂树坪东街边的一个自然村落。沿209国道出楂树坪东街就是长岭岗林场,顺林场继续往东的一条岔道,过“百姓大舞台”就是太平寺。

1699515337278717.png 

如今,这里已脱胎换骨,俨然已变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民宿村了。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康养小镇建设中,这里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太平盛世,到目前为止,建民宿120家,国家投入资金建设了柏油公路,修建了乡村大舞台,是小有名气的避暑休闲胜地。

观堂戏知晓堂戏由来

到了下午三点,我们在太平寺村看到了村里的十来位民间“艺人”,每一位民间“艺人”身上都有高超的演绎绝技,他们每天都会聚集在一起,演出“堂戏”。

1699515353799086.png 

我们外地来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堂戏”,于是向身边看戏的王大爷请教,王大爷一边观看“堂戏”,一边喝着茶与我们讲述“堂戏”的由来。

建始堂戏又称唐戏,是人们在婚庆或劳动闲暇时的民间娱乐活动,属于流行于长江北岸、神农架山区的传统曲剧钟。

它的名称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唐朝,故名唐戏。据说武则天称帝后,老臣宿将举兵反唐,薛刚反唐兵败后,被武三思大军追赶,从九焰山经房州(房县、保康、竹山、竹溪一带)遁入神农架原始森林中。途径紫竹河与落草女将纪鸾英结为夫妻,随后在巴东过界大九湖“挂字号”筑台,点将练。闲暇时为娱乐九营将士,薛刚夫妇二人仿长安京城花灯上的人物故事分扮角色做戏,从此流传后世,俗称唐戏。

1699515371170858.png 

堂戏

另一种说法就是表演地点在堂屋,依地形命名为堂戏,建始堂戏多用后者说法,巴东县和巫山县用“踩堂戏”称呼以示和建始堂戏的区别。

堂戏唱腔分“大筒子”、“小筒子”两种,再搭点“唢呐腔”。王大爷说:如今村里的“艺人”们都过上了休闲生活,他们不象过去下地做农活,如今他们每天都会定时聚集在一起,把农村发展新的面貌改编成新唱词,用“堂戏”的古老唱腔,演唱出乡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美丽画卷。

我们听完王大爷的讲述,异口同声抱拳称赞王大爷给我们“涨知识”了!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