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喜迎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大白新闻与湖北红军精神研究会联合策划,在革命先辈后人的全力支持下,听他们讲父辈们曾经亲历的红军故事。甘肃省张掖市党史办科长陈金荣为我们分享了几则关于西路军英勇征战的故事,让人动容。
西路军石窝会议纪念碑(陈金荣供图)
1、为西路军总部护送经费,郑义斋壮烈牺牲在山道上!
连日鏖战,西路军伤亡惨重,弹尽粮绝,陷入极端困难境地。西路军总部鉴于局势严重恶化,遂决定在肃南石窝山附近召开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今后的行动方针。
西路军总部供给部长郑义斋接到开会通知,行前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慎重的安排,把部里分散保管的黄金、银元收集起来,包成一包,叫妻子杨文局用针线缝牢实,准备随身带到总指挥部,以备急需。接着又对秘书廖静民、处长李品仙一一交待了工作。
深夜,郑义斋和一部分后勤人员露宿在森林里,冻得不住地打颤。警卫员小曾拾来干柴点起一堆火,用仅有的一个小铁壶熬了点小米稀饭,给郑义斋盛了一小茶缸。郑义斋向周围的同志看了看说:“大家都有了吗?都喝点暖和暖和身子。”夜深了,同志们由于过度疲劳,互相依偎着坐在地上渐渐睡着了。可郑义斋和杨文局思绪万千,怎么也合不上眼。文局第二次怀孕已八个月了,他们的第一个男孩长征后不久送给了一位老乡,郑义斋安慰她说:“文局啊,共产党员应该坚强些,挺起来干。”又嘱咐说:“我如果牺牲了,你不管生下的是男是女,都不能丢掉,一定要想法把孩子拉扯成人,让他继承我们的革命事业。”这一夜,他俩谈得很多,谁也没有合一眼。
3月14日清晨,郑义斋率领十余名警卫战士,带上包好的金子和银元,奔向总指挥部所在地。刚走不远,就遇上了敌人。他们被包围了。郑义斋双手提着枪,沉着应战,指挥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击退了追击包围的敌人。但援敌不断增多,包围圈越缩越小。郑义斋当机立断,命令警卫员小张驮上金子和银元突围,他自己留下来和战士们一起掩护,小张终于冲出去了,将经费安全送到总指挥部,但担任掩护的同志全部战死,郑义斋也身中数弹,马匪兵疯狂地持刀在他身上乱砍,他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6岁。
2、妇女团掩护总部撤退,大部分牺牲
在石窝阻击战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妇女团余部接替了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八团的防务,担负起掩护总部向石窝撤退的任务。妇女团在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特派员曾广澜指挥下,全体女战士女扮男装,改用二六八团的番号,进入阻击敌人的阵地。
敌人开始先用炮火向阵地上猛烈扫射,妇女团的指战员们任敌炮火猛烈轰击,纹丝不动。随后,大批敌人向阵地猛冲。在敌人距前沿阵地十几米处,突然遭到女战士们的迎头痛击,马家军被突如其来的手榴弹、石头打得晕头转向,仓皇退回。
马敌反复进攻,不断增加进攻的兵力,六连阵地终被突破。女战士们同敌人撕杀成一团,六连长刘国英头扎绷带,鲜血染身,拽刀拼杀,接连砍倒四个敌人后,被敌人的刺刀戳入腰部,怒目向敌,倒在血泊中。二营营长姜菊英,不幸被手榴弹炸伤,她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个大红布包,递给搀扶她的华全双便闭上了眼睛,布包中有两块银元、一轴黑线和一根针。
肉搏战中,敌人才发现守卫阵地、将他们打得晕头转向、尸体成堆的原来是一批女战士,恼羞成怒,于是便嗥嗥乱叫着“是女的,抓活的”,成群结伙地冲上来。女战士们子弹打光了.用枪托、大刀、匕首、剪刀、木棍、石头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有的赤手空拳把敌人的眼珠抠了出来;有的用嘴把敌人的耳朵鼻子咬了下来。几经肉搏,女战士们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大部牺牲在敌人马刀之下。
3、受伤的熊厚发选择留下来,怕成为部队的累赘
左支队的一千多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拉着骨瘦如柴的战马,翻山越岭,迤逦前进,马家军跟踪追击。有时左支队住在山上,敌人住在山下,有时左支队在山沟的这一头,敌人在山沟的另一端,有时左支队在这边一座山,敌人在那边一座山。为了摆脱追兵,安排战士在队伍后面扫雪.把部队走过的脚印扫平。两天之后,虽然敌人被甩在后面了,但左支队的困难也更加严重了。
吃粮有困难,穿衣有困难,最困难的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照顾伤病员。不少同志手和脚冻坏了,伤口溃烂,成天流脓流水,但是没有药,没有纱布,无法治疗护理。三十军副军长、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在三道流沟激战中,被敌人的子弹打断左臂,仍然指挥打仗,坚持战斗。
由于没有药品治疗,左臂肿得碗口那么粗,伤口感染化脓,血管多处崩断,全身浮肿发高烧,不能行走,进入祁连山后由同志们抬着前进,因为山高路陡,又不能骑马,熊厚发为了不影响部队前进,向上级请求,留下来就地打游击。
第三天,部队到达干涸的柴沟河边,程世才命令部队原地休息,并和李先念、李天焕去探望熊厚发。这时,天阴得厉害,山谷里笼罩着灰蒙蒙的雾气。熊厚发躺在担架上,两颊已经塌陷下去,痛苦得半闭着眼,左臂挂在脖子上,衣袖满是血污,一看到几位首长,还想挣扎着坐起来,李先念连忙把他按住。熊厚发痛苦地说:“首长,伤口痛得厉害……我要是再走,就得死在路上……个人死了没有什么,给部队增加多少累赘……首长,部队要赶快往前走,把我放在这里吧!”
厚发休息了几次才说完这些话。听到这里,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心如刀割,四位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抱头痛哭。他们一起度过了多少个生生死死的战斗岁月,怎么忍心把厚发扔下呢?最后由于熊厚发一再说:“这里太危险,部队要赶快走!”为了全军的利益,军首长决定,让厚发住在附近一个突出的石崖底下,给他留下一包盐洗伤口,留下一个排掩护打游击。就要分手了,李先念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熊厚发眼睛里放射着坚毅的光彩,说:“政委,给我留下一封介绍信吧!有了它,将来回到陕甘宁,我还是个共产党员!我好继续为党工作……请党放心吧,就是我死了,这是为革命,毫不惋惜!”
熊厚发留下后,立即收拢失散的红军战士60余名,连同留下的一个排,总人数达100余人,他们烧毁了不能带走的文件,掩埋了冻死在山沟里的伤员,坚持在祁连山中打游击。1937年3月22日,熊厚发和他带领的战士们在祁连南山草岭大坂的大山根石崖边,同敌搜山的马忠义部遭遇。熊厚发指挥红军战士同敌人进行了激烈战斗,因众寡悬殊,红军战士大部分牺牲,一部分被打散。战斗中,熊厚发的头部又负重伤,最后,他和五六名红军战士被敌人包围。马忠义迫令熊厚发投降,遭到熊厚发的严厉怒斥和痛骂。凶残的敌人即恼羞成怒,用机枪向熊厚发和围拢在周围的战士们射击,熊厚发和战士们倒在地上,最后敌人用刺刀将熊厚发杀害,在牺牲的最后一刻,熊厚发仍举起右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这位红军著名的战将牺牲时,年仅23岁!
红西路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千里裕固草原,山花烂漫,牛羊成群,裕固族人民世世代代铭记西路军英烈的丰功伟绩,革命故事传遍草原。
1957年,徐向前元帅为高台烈士陵园题词(陈金荣供图)
李先念主席为西路军烈士题词(陈金荣供图)
作者:陈金荣,甘肃省张掖市党史办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