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西北山区县谷城,靠着秀丽山水,吃上了“生态饭”,挣起了“生态钱”。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该县主动适应和把握新常态,以绿色引领循环经济良性发展,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行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奋力建设全省工业强县。
创新驱动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力
笔者近日从谷城县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县目前有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备案的企业26家,占谷城县高新技术企业的57.8%,三环锻造、恒太兴公司和东华机械公司更是引领汽车零部件行业大力发展。今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1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29.5亿元。据了解,今年来,谷城县紧紧围绕创建全省工业强县和市域副中心城市战略,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高新技术产业在新常态逆势而进。
上半年,全县申报成功高新技术产业企业7家,加上以前认定的38家,共有45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比重达到23.2%,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增加。
富仕纺织服饰公司、恒太兴公司、美亚达新型建材公司等新材料技术领域的单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新材料技术领域共完成总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41.6%,增幅位居高新产品技术领域之首,这些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40.4%,完成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54.5%。
与此同时,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成为全县高新主导产业。上半年,全县45家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有4家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的企业,实现高新总产值51.4亿元,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支撑作用明显。目前,谷城县高新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共有18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企业个数的40%。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谷城县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3亿元,实现高新产业增加值23.8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94.9亿元,完成利税总额10.3亿元。
绿色引领循环经济扛起发展大旗
本报讯(通讯员谷轩)在今年5月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与会的代表们参观的第一站就是谷城。这让参观者点赞:一个山区县,县域经济能有多大作为?而通过实地察看,谷城县表现出来的强劲实力让与会者竖起大拇指。
三环车桥、三环锻造、骆驼集团、湖北金洋、石花纺织等几家百亿级的企业都会聚于此,一个又一个响当当的牌子,形成了谷城工业的脊梁。
在很多人看来,淘汰下来的蓄电池是废品,但金洋公司的眼里,这些可都是个宝贝。金洋公司每年能“吃掉”3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吐出”的是25万吨铅、10万吨铝合金。这“一进一出”,不仅保护了环境,也创造出了巨额财富。在谷城,每天都在践行一句话:世上并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千亿级的循环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项目支撑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本报讯(通讯员阮班明 熊鑫)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谷城县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千亿工业强县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平稳、质效向好的良好态势。
效益指标名列全市前茅。以襄阳市最新通报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谷城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6亿元,比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35.2%。
上半年,谷城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总量达到194家。
据了解,谷城工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好势头,得益于全力推进的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县实施工业项目103个,亿元以上项目44个,完成工业投资96.4亿元。
其中省级重点项目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三环(谷城)高端汽车车桥精密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4亿多元,建设期5年。一期厂房中锻造一厂房已经建设完成,进口万吨线的设备基础建设已经完成,6条进口荷兰Unisign公司的机加厂房正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4亿元。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三环(谷城)精密锻造中心项目,总投资1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92亿元,其中,建筑工程3.75亿元,安装工程1.22亿元,设备购置1.95亿元。转向节智能制造生产线竣工投产,进口德国8000T智能锻造线已小批量生产,进口德国6300T锻造线主机已到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同时,谷城县定期对工业投资项目督办核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已有34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开工工业项目30个,总投资23.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