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襄阳网站>专题资讯
高山“掘金”筑富路
2018-01-21 10:36:47   来源:襄阳政府网

    8月17日,谷城县赵湾乡韩家山村精准扶贫对象肖仕全一大早起来,将近期积攒的50公斤椴木香菇装好、送去乡集镇上,再通过谷城沁香土特产电商平台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卖出,老肖拿着4000元“现板儿”,心里喜滋滋的,说:“刨开上半年砍菌材、点菌种和平时简单的管理成本,净钱赚了2800多元。到年底,还能再挣一大笔收入。”

  培育高山特色产业,推进项目造血式扶贫,肖仕全只是赵湾乡众多贫困户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受益者之一。

  赵湾乡素有谷城高山屋脊之称,地处谷西南角的南、保、谷三县结合部,海拔最高的青龙山达1584米。这里山大人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全乡目前核准贫困对象1498户、3417人。

  近年来,该乡抢抓南河流域边片贫困山区扶贫开发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有利契机,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富民”的总体发展战略,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把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倾尽全力,重点突破,高山“掘金”,助民脱贫。

  立足资源禀赋,放手做大产业规模

  赵湾是全地域山区乡镇,山高坡陡、基础落后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山场林地面积大、林木资源丰富,也为该乡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近年来,赵湾乡结合实际,广泛调研认证,科学审慎定位,确立全乡主攻以百万袋食用菌为主的林特种植产业、以百万只土鸡为主的生态养殖产业、以体验高山优美风光为主的乡村观光旅游三大主导产业。

  为做大产业,形成规模,赵湾乡采取一系列的鼓励奖励措施,强力推进。

  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赵湾偏僻闭塞落后,老百姓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怎样打破僵局,激发山区群众想富盼富、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他们大会讲政策、小会作引导、组织观摩学习等方式,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每年评选表彰新发展的产业大户,树立了80多名种养殖业能手,每户奖励2000元现金,建立光荣榜在全乡公布,努力营造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浓厚氛围。目前,全乡已培育“四上”企业3个,小微企业11家,各类专业合作社38个,农家乐13家,个体工商户233户,家庭农场87个,新建电商平台2个,涌现出各类产业大户400多名。

  在资金上给予倾斜。在乡财力仅有70多万元的情况下,拿出20万元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无息借贷给发展致富产业的农户周转。投入12万元无偿帮助农户办理各种生产许可证照,投入16万元用于奖励发展大户。同时积极与县劳动就业局协调,争取460万元的贴息贷款,惠及70多个产业发展户。今年已为362户贫困对象提供小额贷款2300多万元。

  在技术上全力跟进服务。通过“阳光雨露”工程等,采取集中专题培训,实用技术、流动培训、典型示范户传帮带、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方式,累计培训2450余人次。还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市畜牧局请专家就食用菌发展、生态养殖等进行专门培训授课,通过市交通局为赵湾村民进行汽车修理工培训,通过市劳动就业局进行月嫂培训,通过襄阳百腾网络科技公司进行电商操作培训等,让群众学到了致富技能。

  强化内引外联,努力打响赵湾品牌

  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后,赵湾乡积极着手延伸产业链条,拓展销售市场,提升品牌效益,让赵湾农产品产得出、精加工、进超市、走远门、提身价、增收入。

  争取绿色认证,山货走向大市场。围绕赵湾高山原生态“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这个主题,邀请农业专家到赵湾现场查看验收,请环保部门对赵湾山泉水取样筛查,加快对赵湾农产品“三品一标”和QS生产许可认证。目前已注册了“林源”“山扒鸡”“深山来客”三个商标,初步打响“赵湾土鸡蛋”“赵湾野茶”“赵湾豆腐乳”“赵湾原生天麻”等品牌。

  引建旅游公司,延伸产业链条。动员赵湾籍外出打工老板何定华返乡创业,注册“湖北赵湾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对全乡旅游资源按休憩养生区、观光体验区、产业发展区等进行了初步规划,目前已对姊妹松、天坑、八里荒等进行开发包装,今年对景点做了有人文内涵的介绍,安装了景点导示牌,印制了《谷城屋脊 山水画廊 大美赵湾》画册,4月11日又在《襄阳日报》刊发了专版推介,制作了宣传片在谷城电视台、湖北户外同盟、百腾网络上进行滚动播报发布,开展为期5个月的“踏青季·2016谷城赵湾摄影美文大赛”活动,活动自启动以来,迎来了丹江口、枣阳、宜昌、武汉、山东等多个批次团队的游客和自驾游客4000余人次,引爆了农户土特产销和农家乐经营。

  建电商平台,拓展营销渠道。今年元月,对赵湾原有的深山来客实体店、青龙山原生态土特产网店和赵湾特产网店进行整合,抱团合资经营发展,注册成立谷城沁香土特产有限公司。目前,电商平台每天60个订单,1至6月份已下订单4500个,累计销售额53万元,纯收入15万元。赵湾的天麻天价卖到了山东,赵湾的腐乳远销新疆乌鲁木齐,赵湾的食用菌上了东北人的餐桌,赵湾的豆腐、魔芋直达县城。

  依托产业载体,推进造血式扶贫

  产业为依托,品牌作牵引。赵湾乡采取合作社、示范基地、“公司(电商)+贫困户”的模式,在产业扶贫上进行“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脱贫致富。吸纳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赵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6月由闵祖国、杨道俊等几个产业大户发起注册,经过这几年滚动发展,目前已涵盖全乡10个村,网络258户623人参与其中,今年,总规模将突破100万袋,年产干香菇、木耳35万斤,年产值875万元,利润近300万元。这其中就吸纳了78个贫困户303人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实现户平增收6000多元。在生态养殖方面,全力推进“1311”工程,即户平1头牛、3头猪、10只羊、100只鸡。全乡大大小小的21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98个贫困户396人参与其中,有的是提供猪仔、小羊、小牛代养,年底收购分成;有的直接给大户打工,按月计发工资。

  示范基地+贫困户,督导脱贫致富。通过兴办产业示范基地,吸纳贫困户参与发展,培训技能,互助劳力,督导脱贫。赵湾原生天麻专业合作社筹资42万元,由宜昌市夷陵区状元天麻专业合作社提供菌种、种子和专业技术指导,已经在桃庄等5个村办了5块示范基地,共网络建档立卡贫困户122户346人参与,天麻种植达12000平方米,让贫困户在基地集中劳动,学习技术,参与种植,年底收益分成。

  龙头公司+贫困户,领跑脱贫致富。及时与“春又生”公司、“海龙星”公司对接,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解决深加工问题,提高产品附加值。种植、养殖公司与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合作,对农户种植、养殖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产品质量把关,然后由公司进行收购,确保农户产得出,不愁销。目前,已签订1600亩魔芋、2500亩野生葛根、1100亩高山蔬菜、500头放养黑猪收购合同。全乡现有316户加入到公司产品的供给中,成为货源供应商。

  据赵湾乡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年底如期完成210户、718人脱贫和1个贫困村出列任务,乡党委、政府还将以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整合扶贫产业资金为抓手,把农户集中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组织生产、采购、提供发展项目,技术培训等。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变贫困户“输血”为“造血”、变农户为股民。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至2个产业合作组织,每个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加入1个合作组织;鼓励青壮年贫困人员外出务工,力争输出贫困户劳动力700人以上。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