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政府网消息】昨日,38家央企负责人齐聚襄阳,见证襄阳发展的新跨越。其实,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央企在襄阳布局,使得央企成为襄阳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央企在襄阳设立的分支机构总数达到46家,合作央企所在行业领域也从原有的汽车、军工板块为主向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等战略新兴产业板块延伸拓展。襄阳与中央企业合作项目的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全市投资在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共有14个,目前均推进顺利。所有央企合作项目中,工业项目和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比重不断提高,占比达到70%以上。
同时,市委、市政府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主导产业,对全市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出台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和垂直整合,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这一点也使得众多央企在襄阳有了快速发展。
记者走访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发现,襄阳中车电机能占据全国新能源电机市场半壁江山,关键是搭上了襄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东风。这两年,一个又一个新能源产业项目在襄阳聚集,为襄阳中车电机跨越发展提供了土壤。2011年中车投巨资打造中车襄阳产业园,2015年这个产业园一投产,就让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赢得了与一汽、时代电气等业界大牌合作的机会。
不仅如此,为了吸引央企、省企项目落户襄阳,襄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的意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承载央企、省企产业转移和项目投资提供全方位的建设平台。目前已兴建了汽车工业园、新能源汽车工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余家湖工业园、江山重工工业园和科技园、湖北三六一一工业园、三环襄轴工业园等14个特色工业园区,同时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保证央企、省企在襄阳的布局和扩张。此外,襄阳市还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在全省率先实施“三个一”服务机制,即“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让央企、省企合作项目引得来、留得住、活得好。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配套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央企来襄阳布局。截至今年3月底,襄阳与央企签约项目已达99个,投资总额超过2300多亿元,已落地开工项目67个,到位资金435.8亿元,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均位居湖北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