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投资
并购重组变天
2018-01-21 10:08:24   来源:券商中国

在今年6月29日举办的第四期保代培训会上,监管层提出逐步减少重组“有条件通过”的比例。即将减少中间地带,重组委审核结果将变为仅“无条件通过”和“未获通过”两个结果。

两个月来,重组审核结果如何?“有条件通过”比例下降的同时,“无条件通过”和“未获通过”比例变化如何?这对投行业又意味着什么?

“有条件通过”比例遭腰斩

7月份以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共举行16次审核会议,审核结果为“有条件通过”比例为36.11%,“无条件通过”比例为47.22%,“未获通过”的比例为16.67%。

资料图

而在过去,约七成的上市公司并购审核结果为“有条件通过”,两成为“无条件通过”,一成为“未获通过”。

由此可见,7月份以来,审核结果为“有条件通过”比例已遭腰斩,“无条件通过”比例翻倍,“未获通过”的比例也大幅增加。

资料图

所谓有条件通过,是指已经通过并购重组委审核,但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根据并购重组委会议审核意见,补充披露、修改或完善材料,然后才能封卷,并取得证监会审核批文。

而无条件通过则是指,上市公司重组方案所申请各事项均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不需要补充材料,可以进行封卷,等待拿到审核批文。

对此,业界并不感到意外。原因是,在今年6月29日举办的第四期保代培训会上,监管层明确表示:未来并购重组审核将减少中间地带,重组委审核结果将变为仅“无条件通过”和“未获通过”两个结果。

业界的理解是,监管层要求并购重组委尽量减少“有条件通过”的审核结果,逐渐变成不存在“有条件通过”这一审核结果,“有条件通过”意味着上市公司重组项目的部分问题需要进一步补充,但今后则不存在“有条件通过”,未来的方向就是有问题就要直接否决。

投行齐称上会前需做足功课

随着“有条件通过”比例腰斩,“无条件通过”比例翻倍,“未获通过”比例也大幅上升,这对投行界意味着什么?

业界表示,实际上,并购重组业务审核趋严,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的背景一样,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为,促进市场估值体系的理性修复,继续支持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华南一家投行负责人表示,在过去,即便并购重组方案勉强通过,并购重组委委员一般会让发行人或者中介机构再补充些材料,或稍许修改,使得方案趋于完善。但现在,要求“有条件通过”这一中间地带逐渐减少,投行自然非常紧张,尽量完善方案,以及做好各种事前沟通工作。对于确实不能通过的方案,尽量不让项目贸然上会。总之,要做足功课。

北京一家投行负责人则表示,原来因为有大量“有条件通过”这个中间地带,投行业习惯于试试再说,现在“未获通过”的比例明显提升,投行业变得更为谨慎,因为一旦“未获通过”,基本上就意味着重组行为的终结。

作者:李东亮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