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昌网站>专题资讯
宜昌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过万
2018-01-21 10:33:39   来源:三峡晚报

  昨日,本报《精神病院住了12天老人状告女儿女婿“乱”送医》报道,引起市民对“精神卫生”的广泛关注。记者从宜昌市优抚医院(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纳入国家网络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000余人,其中城区2600余人。这些患者生活状况如何?精神障碍如何防治?记者进行了调查。

  老父租房安置精神障碍儿子

  昨日上午11时许,67岁的老张(化姓)提着保温瓶,走出位于三峡职院附近的家,前往夷陵大道旁的一处出租屋,给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儿子送饭,这样的生活,已持续了近5年。

  一路上,老张长吁短叹,自从20多年前独生子患上严重精神障碍后,生活就变得“一团糟”,妻子去世后,他不仅要工作,还要照顾患病的儿子,“几乎每天都是工作单位和家里两点一线,业余时间连门都不敢出,没有交际,没有娱乐。”

  出租屋在一楼,进屋就能闻到一股异味。老张打开门,直奔卧室而去,帮躺在床上的儿子脱下裤子,换上一个新的尿不湿,接着将儿子扶起靠坐在床头,开始喂饭,“他小时候最爱吃红烧肉,每次只要有这个菜,胃口就特别好。”

  说起让儿子一个人住出租屋的事,老张的眼泪掉了下来。他住在高层,没有电梯,“以前都是背他上楼,慢慢的年纪大了,儿子变胖了,背上楼非常吃力,干脆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了个一楼的房子租下来,把他一个人住。”

  儿子搬出去后,已退休的老张开始了家和出租屋两点一线的生活,已找了个老伴的他,不止一次幻想着儿子如果没有患病的生活,“那样的话,现在我也当爷爷了,每天和老伴带带孙子,一家五口人坐在一起吃饭。”

  喂完饭,老张把儿子扶下床,带着他在房子里“遛弯”帮助消化。一个半小时很快过去,儿子被扶上床躺下,老张收拾了一番,带着保温瓶离开,“一天来三次,晚上等他睡着后才离开,他很乖,不会吵到周围的邻居。”

  回家的路上,老张遇到了社区的网格员,又一次拜托对方有空就在出租屋前巡查一次,有什么情况就及时通知他。之后的一段路,老张一直没开口说话,直到走到家楼下时,突然说,“都不敢想象,以后要是我不在了,儿子该怎么办。”

  在城区体育场路社区辖区内,类似老张这样的家庭有4个,其中有2个家庭是老人在照顾患有精神障碍的子女。体育场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彭超说,社区网格员会不定时走访和调查,及时了解这些家庭的需要,一旦发现患者发病或接到家人反映情况后,社区都会及时介入,“社区还有包干分片的优抚医院医生,通过社区精防服务,及时为这些家庭提供医疗服务。”

  八年来优抚医院门诊量翻5倍

  昨日下午3点,市优抚医院门诊一楼,几个精神专科诊室里,一个诊室内有专家在接诊病人,家属不停询问,一旁坐着的女子则始终扭头望着门外。

  “门诊现在日均接待精神疾病患者约150~200例,2008年时是30例左右,8年时间门诊量翻了5倍。”市优抚医院副院长覃松介绍,“接诊量远低于精神障碍患者预估数量。”

  对宜昌精神障碍患者的数量,市优抚医院多位专家表示,目前没有权威统计数据,只能通过全国各类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进行估算。市优抚医院精防办主任姚雪阳介绍,按照患病率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估算,宜昌市15岁及以上人口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84万人,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等患者。2010年5月以来,全市组织开展三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纳入国家网络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000余人,其中城区2600余人。

  姚雪阳表示,估算数据与登记数据间出入,原因在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不愿登记,很多患者家庭贫困,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不多,“因为没钱治疗,或认为送优抚医院治疗需陪伴,导致没能接受治疗,最终无法登记入网。”此外精神障碍发病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身上,家属对病情不接受,“担心病情公开或登记就会受到歧视,因此不愿登记。”

  精神障碍不可怕不能讳疾忌医

  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科长熊海兵介绍,中国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全球范围内25%的数据,“17.5%患病率,最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到最轻的睡眠障碍、人格障碍、酒精依赖等都在其中,所以不算高。”

  覃松介绍,精神障碍有10大类、72小类、400多种,造成这些精神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等方面的生物学因素,有个人素质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不同的精神障碍,可能这些因素在里面起的作用不是完全一样的。

  2010年,本报与市优抚医院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人“心病靠自己解决”。对此,覃松表示,精神障碍是客观独立的精神疾病,不是患者或家属认为没有患病就没患病,必须接受专业的治疗,不能讳疾忌医,精神障碍不可怕,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防可治的。

  记者了解到,宜昌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将在近期成立,并开通心理卫生公益援助热线,安排专业医护人员为咨询者提供精神卫生方面的服务,未来这个热线还将跟110、119及120等联动。

  专家表示,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日常的精神卫生义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市民了解精神卫生,让大家意识到,精神障碍跟高血压等疾病是一样的,只要控制症状保持不复发,很多患者可以和平常人一样正常学习、生活。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