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昌网站>专题资讯
外地水果刚开园 宜昌市民就开吃
2018-01-21 10:33:29   来源:三峡新闻网

  西南宁最大火龙果基地刚开园,宜昌市民就已开始下单抢购;新疆淖毛湖哈密瓜,12日将集中发送到宜昌“吃货”手中……吃够了本地的猕猴桃、脐橙,宜昌不少市民将眼光看向了全国各地的水果。看上市民对全国各地生鲜水果的“食力”,本地电商各出奇招,异地生鲜水果俨然成为宜昌本地电商的“掘金地”。

  

1

                                广西南宁最大火龙果基地刚开园,宜昌吃货就开始下单。

  宜昌人吃水果偏爱原产地

  8月29日,广西南宁最大火龙果基地开园;9月1日,早早通过微信下单的宜昌市民小陈就吃到基地直发的红心火龙果。收货品尝后,小陈感觉味道一如既往的好。事实上,早在半年前,她就开始在网上同步吃遍全国各地的水果。

  提起水果,市民徐先生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本地的麒麟瓜上市早,但今年水分多不太甜,宁夏的石头瓜口感更好;冬枣是山东的好……资深吃货小陈也偏爱原产地水果。由于家里亲戚比较多,分布在广州、四川、重庆等地,各地的水果她都有所了解。还记得七八年前,广州亲戚带来的沙糖橘,她感觉好吃,就在宜昌的水果店内到处找,但怎么也找不到。两三年后,市场上才慢慢出现,但她买后感觉还是没原产地的好吃。从此,她就热衷于在网上买原产地水果。

  和她一样,不少宜昌的“水果控”们,时常会关注自己喜欢的水果。到了水果成熟期,手指轻点,或通过手机APP,或通过微商和网上的生鲜商城下单购买,全国甚至境外的原产地水果总会新鲜到达嘴边。

  对于宜昌水果控的专业水准,不少水果店店主也深有体会。在西陵二路售卖水果多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早些年卖水果,店里有什么大家就会买什么。现在市民吃水果越来越专业,时常有市民买水果时不仅问品种,还会问产地,有时候他自己也答不上来。

  本地电商开卖原产地时令水果

  宜昌人吃水果越吃越专业,本地水果店有时难以满足“水果控”们的需求,这让不少本地电商嗅到商机,他们纷纷涉足原产地水果销售,也因此尝到了甜头。

  淘宝宜昌馆去年正式运营,店内主推清江野渔、采花毛尖、宜红茶、远安香菇、秭归脐橙、宜昌柑橘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网罗了天之夷、土老憨、誉福园、晓曦红等一批宜昌本地农产品电商,带动了大量农产品网店的销售。

  不少宜昌馆的忠实粉丝发现,该店除了卖宜昌特色农产品外,还出售全国各原产地的生鲜水果。该馆负责人“小草”表示,淘宝馆从去年起,开始卖原产地水果,还在8月底推出了“宜昌馆”微商。为了测试效果,“小草”亲自尝试了一下,广西南宁火龙果开园当天,她在朋友圈同步发出信息,上线三个小时,就卖了五十多单,而且购买者大多数是宜昌本地人。还有夷陵区一个女业主,实体店内销售每个月就几千块钱,但通过网络做原产地水果后,每月的营业额达到两三万元。

  三峡晚报放心购负责人表示,由于是本地电商,而且有实体店,更容易获得宜昌吃货的认可。团队线上营销的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一上线就卖了近3000件。中秋节前,新疆淖毛湖的哈密瓜又将集中送到宜昌吃货手中。

  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助盈利

  利用原产地水果作为切入点,扩大电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电商来说,是一件讨巧又讨喜的事情。同时由于出现了一些网络低门槛销售渠道,让宜昌本地不少农民也身兼电商、农场主等多个角色。

  “将全国各地既具有供应整合能力,又具有线上销售能力的知名电商整合,利用各自资源,通过原产地水果作为切入点,是最容易做出规模和效果的。这也是为什么本地电商越来越重视原产地水果销售的原因之一。”宜昌爵妙电商负责人小草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运营着淘宝宜昌馆,后来又相继运营“有赞”“有量”等微商供货平台,让全国各地电商直接和厂家对接,通过水果作为切入点,利用各地电商手头已有销售网达到共赢,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公司上月底才开始做的微店微商供货平台“有量”,不到一星期,销售额就将近十万,发展的分销商也突破了一千。去年做的“有赞”在全国各地有将近5万的分销商,秭归脐橙、宜昌柑橘等也通过他们分销,产品销量迅速增长。

  市商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微信、微博、QQ等多个平台,“全民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农产品时代,将目光看向全国,拓宽渠道,共享资源,以水果作为突破口,迅速提升公司的人气、流量后,再逐步丰富销售产品的种类,也不失为农产品电商做大做强的一个方向。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