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加强联络加深感情,人们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建起了一个个好友群、同学群,初衷本来是好的,可却被圈内各种无关甚至变味的信息所困扰。
最近,龙先生就很烦,加了一个20多年没见过面的初中同学群,本以为可以聊聊同学情,谁知除了各种炫耀就是广告信息充斥其间,因为都是同学,他不好意思退群,可这每天数百条的聊天信息,将其为数不多的流量悄然带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龙先生的烦恼并非个例,接触网络的市民,都会或多或少有同样的困惑,如何摆脱变味朋友群、同学群的绑架?有专家说,方法其实很简单,关键是别怕丢了面子。
一个同学群带走一月流量
龙先生今年35岁,在行政单位上班,平时电话不多,但因为有上网看新闻、看小说的习惯,所以手机开通了一个月500兆的上网流量包,这七八年来,从没出现过因为流量不够、额外交钱的情况,但最近接连两月,他却不得不多支付套餐包外的流量费用。
“10号又接到提示短信息,说我的套餐内流量再次用完,超出部分按照一定的费用收费。”龙先生说,他百思不得其解,为此咨询了单位的网络技术人员,一问才知道问题出在了去年年前加的同学微信群,应该是群内信息的充斥,“偷走”了他的上网流量,导致一个月的流量不足。
龙先生告诉记者,他1996年初中毕业,这些年来,初中同学鲜有联系,可去年年前,一个同学通过“人托人”、“人拉人”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初中同学微信群,他也被拉了进去。
“里面有46名同学,最初进去看到熟悉的同学名字还颇感亲切。”龙先生说,开始大家还互相问候一下,感觉有那么一种感情味道在里面,可时间长了,这群仿佛就变味儿了,里面各种广告信息,各种炫耀信息,乱七八糟的视频,什么聊天内容都有。
据龙先生介绍,在群里,一般一天有100多条聊天信息,最多一天,也就是上个月26日,他这一个群居然收到了782条信息。
“这乱七八糟的聊天信息,让我烦不胜烦,可是又不好退,因为群内都是真实姓名,你一旦退出就有显示,面子上过不去。”龙先生说,怕被人说清高之类的难听话,只好继续呆在群内。
加了群聊不聊都欲罢不能
“业务群”、“业主群”、“顾客群”、“同学群”、“同事群”……昨天,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发现只要接触了网络聊天的市民,几乎每人都加入了不同的聊天群,只是数量多少各有不同。在随机采访的数十人中,有一名32岁的网络达人,居然加入了22个群。
据这名加了22个群的网络达人小吴说,这些群都是朋友建的,她加是因为与其生活多少存在一定的联系,或是美食,或是旅游,或是美容,每晚睡在床上,她都习惯浏览一遍。但基本都不发言,潜水关注。
周女士在一家传媒单位上班,她告诉记者,从出现“群聊”开始,一个个群就相应建立,她也随之加入其中,最初是QQ群,现在更多的是微信群。群似乎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最近买了房子又加入了业主群,里面聊天的信息也很零碎,但是因为有时有一些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信息,所以还是习惯每天打开看看。”在国贸一家女装专厅上班的汪女士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市民生活空间的扩大,群,从最初的方便朋友联系、传达信息,到如今更多的市民是不得不加入一个个群,在群内潜水,默默关注的,更多的是一些无用的信息。
正如一名受访网民感慨:群里一方面汇集有用信息,一方面垃圾信息充斥,看似必须的各种“群”犹如一把双刃剑,将生活切割得七零八落。
想退不能退多少网友被绑架
龙先生想退群,但是碍于面子不敢退群,不情不愿地被“强”留群中,采访中,记者发现同龙先生一样,被“绑架”的网友并不少见。
杨先生同龙先生一样,也加入了一个好友群,这个好友群中还是联系得比较密集的几个同事,但长期以来他都有种很难受的感觉,因为群里面发的信息感觉很无聊。
“今天发句哪个女生好看,明天来句打牌输了多少钱,后天又说买了多少高档的东西……”杨先生说,这群根本就不存在联系感情一说,更多的是炫耀与摆谱,让人看得视觉疲劳,但因为认识,所以也不好退出。
陈女士全职在家,因为社交不多,她只加入了一个“全职辣妈群”,但就是这样一个群就让其觉得无法忍受,因为群里的妈妈们大多不是谈孩子,感觉更多的是在炫富。
“几个妈妈时常也会组织一些活动,你说让你讨厌吧,又说不上,但感觉又被强迫着浏览你不感兴趣的群信息。”陈女士显得很无奈。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不少被群绑架的网友有些无奈,称要么是无所谓地任凭信息弹出,要么是设置显示提示,更有的将不常用的账号搁置不用,但鲜有人选择直接退群。
专家:求解脱先破除面子观念
龙先生的流量被群聊天信息带走,能否规避这一现状?城区一家软件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表示,目前没有办法规避这一现状,除非将来有新的聊天软件出现,并考虑接受信息不占用流量这一问题,否则在目前的状态下,如果想流量不被带走,唯一的办法就是退群。
都觉得群“绑架”了自己的生活,想退又不敢退,是什么心理在作祟?
对此,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刘芳说,群如今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在一定层面上讲,群的兴起并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它确实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交流,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群也一样,用得不好便是一种麻烦。
“想退不敢退,说到底不是群绑架了自身,而是面子观念绑架了自己。”刘芳说,基于面子观念,担心熟人议论,其实这种固有观念大可不必,因为入群的目的是便捷自己的生活,既然无法达到这一目的,退群又何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