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客名片
田雁宴,长阳人,宜昌锦云智能科技创始人。不到30岁的他,只有中学学历,却有丰富的创业阅历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家从事智能社区研发安装的创业者,他和同伴自主研发的多种智能社区装置,已应用在宜昌的许多酒店和小区内。
只有中学学历
一间不大但整洁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和图纸,这是田雁宴的办公室,也是宜昌锦云智能科技的诞生地。“这个用于家庭的智能中枢系统,这个是小区智能停车系统使用。”田雁宴把各种设备的功能娓娓道来。记者问起他的专业时,田雁宴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中学毕业就出门打工了。”
1988年,田雁宴出生于长阳一个小山村,中学毕业就出门打工。在亲戚的介绍下,他进入了苏州佳能工厂,在生产复印机的生产线上担任技术工人,随后晋升到管理。由于工作勤奋,厂方准备安排他到日本参加技能和管理培训。
当时整个苏州工厂只有十几人能够作为预备干部参与这种培训,田雁宴也非常高兴,“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读书的时间并不长,心里其实一直都很遗憾,有这样用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让我燃起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工厂取消了这个计划,田雁宴的培训也无限期被搁置。随着行业的不景气,2010年,在同事的鼓励下,他决定回老家自主创业。
街边卖过盒饭
虽然在工厂里学到了一些装配技术,离开了工厂的流水线,就很难找到施展的机会,回宜昌后,田雁宴发现,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没有办法,我找到一位当厨师的老乡,找他学习厨艺。”田雁宴说,学厨师是个辛苦活,咬牙坚持了几个月,因为一直没有收入,他开始在街边摆早点摊。
早上3点起床,盒饭做好放在餐车内出售,田雁宴干了一个月后,在江西做陶瓷的朋友给他打来电话,让他去帮忙。
这个朋友是田雁宴以前的同事,两人关系一直不错,接到邀请后,他决定去看一看。“到江西后,对方很热情,不提创业的事,直接带我去见他们的领导。”在一间豪华的办公室,田雁宴见到了这家公司的老总,“当时感觉对方很有派头,却没有提具体做些什么工作。”
抱有疑虑的田雁宴被朋友领到公司宿舍后,一切都明白了,“十几个人挤住在一起,所谓的陶瓷工艺品只是噱头,目的就是让你拉人入伙。”
这不就是传销么?在宿舍内忍耐了一个星期后,每天听着朋友“洗脑”,田雁宴忍不住了,“我跟他说这就是传销,但他就是不听,还说我会后悔。”
最终,田雁宴离开了江西,再次回到宜昌寻找创业机会。
研发智慧小区
经过多年的闯荡,田雁宴认识到,想创业,首先要有一技之长。他来到一家电子公司,从学习安装小区电子监控、安保等系统做起。“那时连复杂一点的扳手都不会用,完全是从头学起。”田雁宴说,他逐渐学会了综合布线,电子设备的各种安装和综合管理,慢慢的从一栋楼到一个居民小区,线路怎么走,设备如何放置,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2014年,田雁宴察觉到,小区写字楼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智能化办公和智能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小区内停车,还要门卫守岗,要刷卡进入。后来就出现了无卡进入,智能显示停车位。”田雁宴说,智能化的社区无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与其他智能研发企业的合作,田雁宴开始对小区智能停车、智能家居安保等智慧小区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去年底,锦云智能科技公司成立,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智慧小区研发的企业,田雁宴开始尝试在宜昌城区及周边小区寻求合作。他的技术也迅速应用到一些酒店和写字楼内。“目前,我们公司在手机扫二维码停车,身份证识别门禁、老年人健康手环等智慧社区开发上,有了核心技术优势。有些写字楼和物业企业也开始应用我们的社区一卡通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在社区内的超市、停车场、食堂等地方消费都可以不使用现金。”今年,田雁宴和夷陵区一个小区签订协议,在当地试行建设首家智慧小区系统,“希望通过这一次的样板建设,让智慧小区在宜昌得到更多的认同。”
人物对话
吃过创业苦 才有感恩心
记者:在创业的过程中,你也走过很多弯路。
田雁宴:创业就是一个折腾试错的过程,有了想法就付诸实施,不然你不会知道这是不是对的。
记者:智慧小区开发目前竞争也很激烈。
田雁宴:有的是别人找我们,有的是我们主动找别人合作,有的合作者,甚至是我们以前的竞争对手。在长阳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彼此合作可以双赢,那为什么不寻找共同的市场呢,所以现在我们是朋友。
记者:作为仍在奋斗的创业者,你有没有什么和更多人分享?
田雁宴:吃过创业的苦,我深深明白创业的过程需要很多合作者和伙伴的帮助,我非常感谢在我的创业过程中帮助我的人,也希望能够和其他创业者共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