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昌网站>专题资讯
宜昌手机实名制定出停机时限 请抓紧时间办理
2018-01-21 10:33:17   来源:三峡新闻网

  “我手机刚刚收到要补充实名认证的短信,说是10月15日之前不实名的话就停机了,这是真的吗?”昨日,市民刘先生致电咨询。记者就此走访城区运营商了解到,宜昌规定的非实名停机时限即将到来。此外,近期到运营商各营业厅补办实名登记的客户陡增,办理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联通:10月15日前不实名将暂停服务

  昨日上午,记者在东山大道一家联通营业厅内看到,不少市民在办理实名制登记,多为50岁以上市民。宣传栏内摆放着一沓沓“实名补登记公告”,详细告知了实名补登记的方式。

  记者询问一名中年人,得知他的手机号购于前年。“当时就是觉得联通的这个资费便宜,手机号亲戚朋友都已熟悉,就不想换了。当时买卡没有用到身份证,这个月收到短信提醒后才知道要进行补充实名认证,不然10月15日就停机了。”这位用户说。

  “来办理实名登记的用户,从上个月初开始增多,普遍为中老年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15年2月1日起,办理开户、过户等入网手续时,都需要提供真实有效身份证件,登记真实身份信息。公司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未实名用户业务办理进行限制,宜昌联通用户10月15日前可来办理实名登记手续,之后未办的将暂停通讯服务直至停机。

  电信:9月份开始陆续暂停服务

  在中国电信营业厅,记者也看到张贴了内容相似的《公告》和《通知》。工作人员表示,近几天办理实名登记的用户特别多。

  记者咨询电信客服人员,工作人员说,从今年7月起,中国电信陆续向未实名登记的用户发送短信通知实名登记事宜。而从下个月开始将陆续对没有进行实名认证的客户进行停机处理,如果到明年3月份还没有进行实名认证的话,该号码将被注销。工作人员提醒,还未实名登记的用户,尽快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和本机号卡至营业厅办理实名信息补登记手续,以免影响正常通信服务。

  移动:10月14日为最后期限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城区一家移动营业厅,这里也有不少用户排队办理实名制登记。营业厅内张贴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的公告》,公告称:“对于在通知时间内未补办登记手续的用户,2016年10月14日起,将严格执行暂停通信服务措施,并再次催告,对于在催告期满仍未补办登记手续的用户,我公司将依法停止提供通讯服务,直至收回号码。”

  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7月14日起,中国移动就通过短信或电话、公告等方式,对未实名登记用户分时段、分批次进行通知。10月14日起还未补办的用户将不能进行语音主叫、短信发送和上网,但可以接听电话、接收短信,火警、医疗急救等紧急服务不受影响。若再次催告无用的,就会被停机直至收回号码。

  用户高先生的移动号码是恩施的,现在长期定居在宜昌,“当时办卡的时候在恩施,现在能不能在宜昌办理实名认证?”高先生说。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在宜昌办理转网手续,然后再在宜昌办理实名认证,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也不必再跑回恩施办理。

  提醒:可发短信或拨打客服电话查询是否实名

  据工信部统计,截至今年1季度,手机卡实名制用户登记比例已经达到93%,新用户入网基本可以做到实名登记,老用户方面已基本完成约3亿用户的实名补登记,但仍有近亿用户未实名登记。今年5月底,工信部发布要求,12月31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已实名登记了呢?移动用户可以发送“YZSM”(验证实名)到10086,如果收到“您的号码已实名。姓名……”的回复,就证明没问题了。联通和电信的用户,可分别拨打10010和10001客服热线,查询实名情况。

  如何办理实名制登记业务?据了解,中国移动用户可登录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APP点击“服务”中的“实名登记”,或微信关注“中国移动10086”点击“我要办理”中的“实名补登记”,或由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在用号卡前往湖北移动营业网点办理。

  联通未实名登记用户除了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在各营业网点办理外,也可通过“湖北联通官方微信”“湖北联通手机营业厅”“湖北联通网上营业厅”自助办理。电信未实名登记用户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和本机号卡至营业厅办理或登录网上营业厅办理实名信息补登记手续。

  联通营业厅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如今,人们逐渐习惯于将银行卡、信用卡、各种APP与手机号码绑定,非实名的情况下账号容易被盗取。实名制以后,垃圾短信发送的难度将大大提高,色情短信、诈骗短信、违法短信骚扰将大幅减少,市民用卡安全更有保障。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