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阳枝柘坪村抗击“7·19”特大洪灾侧记
7月18日20时至19日16时,长阳西部边陲与巴东接壤的渔峡口镇降雨量208.1毫米,洪水暴涨导致枝柘河流域全线告急,枝柘坪村损失惨重,冲毁桥梁3座,69栋房屋、3000亩良田被淹,通讯、电力瘫痪。
人命关天!20多个小时的生死救援大转移迅即展开。有惊无险!202名村民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洪水20分钟齐腰深,“粮仓”变“堰塞湖”
三面环山,枝柘坪村位于“盆底”,枝柘河一路穿村而过,当地盛产长阳少有的稻米。
连日暴雨,巡堤的镇村干部大气不敢喘。
村第一书记向一兵告诉记者:“18号就加派人手巡堤,对重点堤坝段进行了加固,但水来得实在太猛了。”
19日上午10时,河堤出现溃口迹象,40多名镇村干部、村民兵应急分队紧急运送沙袋实施封堵加固。但暴雨势头不减,溃口很快增至6个,洪水饿狼般冲向岸边的房屋,情况万分危急。
“救人要紧!马上组织转移!”上午11时,镇党委书记裴新颜果断下令。镇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报警”,迅速组织河堤沿线群众,就近向地势较高的山上农户家和河对岸的集镇紧急撤离。
村干部余以清等人多次劝说,82岁的李发近老人还是不愿意离家,党员覃守兵急得拍胸说:“今天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出去!”被说服的老人这才在村干部护送下安全转移到集镇上。
下午2时左右,决堤的洪水开始洗劫二组、七组、八组、九组,不到20分钟,水就齐腰深,这一片村庄变成了“堰塞湖”,来不及转移的22名村民被困。
“这次发的水太凶、太急,从来没见过这么大。”2组68岁的村民李发爱告诉记者,他家的6亩田和租种的2亩地,全部泡在洪水中颗粒无收。
三百里加急雨夜驰援,202名村民安全转移
22人被困!灾情惊动了县委县政府。
接到报告后,县委书记赵吉雄迅速带领救灾专班赶往枝柘坪,一路垮方、滑坡险情不断,榔水、枝水公路中断,救灾专班被迫绕道巴东,多次弃车、步行再转乘,于19日晚19时左右率先赶到枝柘坪。
查看河堤险情、了解村庄灾情后,赵吉雄现场设立临时指挥部,组建了水中救援、道路抢险、安全警示、群众安置等6个工作组,各项救灾指令迅即发出。
枝柘坪被困群众的生死,牵扯着全县各方的神经。
当日12时,长阳消防大队5人突击分队携带救生绳、拉梯、抛投器等器材奉命驰援灾区;15时,县人武部机关干部、民兵应急分队20多人组成的救援队也火速开往灾区增援……
暴雨肆虐,山洪引发垮方、泥石流,进入枝柘坪灾区的多条道路频繁中断,救援车辆受阻。平日,从县城到枝柘坪只需3个半小时的路程,变得异常艰难。
人命关天,分秒必争!救援队伍兵分两路,一拨携带轻型救援装备,冒着生命危险迅速通过跨方、泥石流险段,徒步急行军朝枝柘坪方向继续挺进,一拨配合交通等其他救灾部门,迅速调集铲车、挖机,抓紧抢通救援通道。
碰到实在无法通行、而抢险时间又较长的危险路段,救援队伍干脆肩挑背驮,先将皮划艇等救援设备人工转运通过,然后再想办法找其他车辆二次转运。消防官兵回忆说,有好几次,队伍刚通过垮方路段不到几分钟,身后的山上就滚下来几个大石头。
一路惊!一路险!当晚20时,增援的消防官兵率先抵达枝柘坪;21时,武装部机关干部、民兵应急分队也抵达枝柘坪。顾不上喝一口水,救援官兵迅速赶往堤坝溃口险段,执行安全巡查和搜救任务;
当晚23时,紧急调运的救援皮划艇终于运抵灾区,并立刻投入组装;24时左右,救援队伍抬着皮划艇,摸黑寻找最佳救援下水点。
淹没区天黑雾大,且水下有大量农作物,洪水冲来的水渣杂物等,轻易就缠住了皮划艇的螺旋桨,救援队伍只好打着手电筒,人工划桨向淹没区深处缓慢搜索前进……
由于一楼完全被淹,救援人员只能携带安全绳、救生衣攀墙,通过窗户或阳台进入屋内救人。
20日凌晨3时40分,9人获救;5时,又有7人被救出,其中还有一名出生不足10天的婴儿……经过近7个小时的营救,10户22人全部获救。
20日8时,先行撤离至山上农户家临时避险的48名村民,也被救援专班二次安全转移至集镇安置点。至此,69户202名受洪水威胁的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县委书记赵吉雄一夜未眠,现场蹲守指挥,安抚获救群众,直至20日中午方才放心赶往其他灾区。
有饭吃有水喝有床睡,遭难灾民有个“家”
灾民集中安置点,临时设在枝柘坪小学。
获救村民部分投亲靠友,其他的全部入住安置点。截至目前,安置点已集中安置渔峡口镇枝柘坪、青龙、梁山坝三个村的119位受灾群众。
安置点内医务室、警务室、接待站、物资存放处、防疫站等一应俱全,每个寝室都配发有毛巾、香皂、电扇、热水壶等生活用品。学校食堂也恢复供应,为灾民提供一日三餐。17名青年志愿者提供心理抚慰,帮忙照顾体弱老人和小孩。
“政府把我们的生活安排的很好,在外打工的儿女们也都放心。”枝柘坪村2组的张念玉对安置点很满意。
目前,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