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的医疗联合体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签约挂牌,这也是宜昌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后成立的首家医疗联合体。签约现场,市二医院当场捐赠价值41万元的医疗设备给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协议,市二医院将派驻中医科、康复科、老年病科、心血管科等专家坐诊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社区医院培训人员。今后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急、危、重、疑难患者转诊至市二院,医院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专人负责;而在市二医院住院治疗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也可转回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或延续治疗,形成两家医院互通的双向转诊模式。另外,双方实现信息化对接后,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将进行衔接,在社区医院就医的居民更可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请市二医院专家进行诊断。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曹源说,由三级医院和社区合作成立“医联体”,目的就是要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最大限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之难题,更好地方便群众看病就医,降低医疗费用。
带着2岁孙女儿前去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疫苗的艾女士,在听说医联体签约的消息后表示十分期待:“能在家门口享受三级医院的服务,真的很接地气。”
从市政府“互联网+分级诊疗”惠民医疗服务配套方案中记者注意到,社区医院面貌将让市民耳目一新。其中,不仅伍家岗区将新建花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新区将新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的万寿桥、虎牙、云池、古老背、南苑、东湖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改扩建,学院、点军街办、联棚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迁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形成后,医保参保者将获得更多实惠:譬如生小病在社区看,住院报销提高5%;下转上上转下,起付线均有实惠;门诊慢性病下沉到社区享受医保待遇;居民普通门诊年度报销上限由200元提高到400元等;市级医院预留一定比例的专家号源和床位给家庭医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