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昌网站>专题资讯
武汉江夏区对口支援五峰渔洋关发展乡村旅游精准脱贫
2018-01-21 10:32:02   来源:今日湖北网

                

1467369209336250.jpg

                             图:端午期间到五峰县渔洋关镇沙淌村开展户外游的旅客


   今日湖北网讯(记者张世鑫 通讯员匡柏学)近日,前来五峰县渔洋关镇沙淌村开展户外游的旅客一波接一波,村中农家乐刚起步接待能力有限,还在端午期间拒接了150名武汉游客团队。

  沙淌村自选择宜昌和武汉有一定消费实力的户外游初级爱好者作为目标客户群,发展乡村户外休闲游以来,逐步向外推广了登山、溯溪、徒步穿越、露营、探洞等五个项目,备受户外休闲游爱好者青睐。该村所在的渔洋关镇是武汉市江夏区的对口支援单位,去年9月,武汉市江夏区挂职干部来到渔洋关镇,梳理并协调江夏区历年对五峰县的各种帮扶资金落实到位后,在江夏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导下,选择一个山区村——沙淌村作为试点,深入探索一个可以复制的产业扶贫新路径。

  产业扶贫,各地都在发展,怎样选准适合山区贫困村的产业?

  根据本村的资源禀赋以及本村贫困户的人力资源情况和脱贫需求,遵循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是江夏区带来的思路。该挂职干部和村干部群众对该村的资源进行3个月的全面梳理后,发现渔洋关有高速直达(即将通车),周边一小时交通圈内已有比较成熟的柴埠溪、后河、清江画廊等知名景区,沙淌村更是奇峰峻岭、溪涧密布,加上2.5天休假政策颁布,发展“柴埠溪+、清江画廊+”的特色旅游细分市场,大有可为。沙淌作为贫困村最大的资源事实是缺少资金,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持一定旅游难度,对景点进行少量改造,发展初级难度的户外游成为最终选择。

  选准产业后,怎样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

  把钱补贴到农民,小打小闹,难见效;如果补贴到企业,钱给老板赚了,贫困户不知何时能获益。江夏区挂职干部与村干部群众多次探讨并介绍多种合作经营模式后,为保证贫困户能从合作社中分红,该村组织村民以现金、劳动力作价、山田租赁、空闲房屋租赁、老家具农具租赁、村集体资产等六种方式,最大范围吸纳各种经济水平农户入股,组建了五峰县首个户外休闲游乡村旅游合作社。

  贫困村缺少的就是资金,让贫困户以各种方式入股,景区改造资金从哪里来?

  面对这个问题,村里首先的答案就是:不等不靠,自谋出路。在多次动员村民资金入股失败后,利用村里独有山水资源和区位优势引进老板投资的思路被村民和村委会多次提出讨论,江夏区挂职干部及时指出,合作社如果被大老板控股,村民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村民提议被否。最终,选择利用家乡情结、立碑刻字记录乡贤功劳的方式,面向沙淌媳妇、沙淌女婿、沙淌“二代”、沙淌“三代”开展5000元一股的股权众筹模式,利用企业接待多,回报景美价廉的土家民宿的方式面向五峰商会开展10000元一股的消费众筹模式,已吸纳意向资金20万元,众筹方案正式推出后即可到位。

  据介绍,沙淌村探索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出路的这一路径,正在周边村落带来改变,位于渔洋关镇另一片区的枚二冲村也在着手试行该路径。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