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生态红利、绿色福利。"市六次党代会报告中,绿色发展的战略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近年来,宜昌在绿色发展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一座绿意盎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生态宜居城市应运而生,市民享受的“"绿色福利”"正越来越多。昨日,在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为宜昌市绿色发展支招。
开门见绿“花园式”生活触手可及无论天晴下雨,每到周末,位于伍家岗区的柏临河湿地公园便会迎来大批市民。徜徉在柏临河畔,看芦苇摇曳、听林中鸟鸣、闻醉人花香,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变化真是太大了,几年前哪敢想有这样美的环境。”家住五一广场附近的市民蔡文不由感叹。这几年,蔡文在自家门口,亲眼见证了昔日的荒山如何一点点变成居民休闲场所。
柏临河湿地公园的完美变身只是宜昌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宜昌市先后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公园绿地,“六大水系、八大公园”生态景观雏形初显。
关于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政协伍家岗区委员会建议科学制定规划,强化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应尽快制定《宜昌市山体绿化保护条例》,明确山体绿化保护的范围、保护的方式和相应的法律责任,确保保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违规可查。
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山体保护。绿地山体被征用后由园林绿化部门统一管理保护,引进市场主体参与自然山体的保护、开发和升级改造。委托企事业单位保护管理。加快山体公园建设。加快城东公园、东辰体育公园、柏临河公园建设,使其成为周边居民的体闲去处,绿色氧源,发挥生态功能。实施边坡植被恢复。对山体山脚被挖断的山体,可采取挂网喷播恢复山体被破坏的植被。加强天然林保护。通过植树造林使破损山体植被逐渐恢复,形成“四季常绿、缤纷多彩、一山一景”独具特色的天然林保护区。
对于委员的期许,《宜昌市城市园林绿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给出了令人振奋的回答。未来5年,宜昌市还将建设33个城市公园,其中市级公园14个、组团级公园10个、居住区级6个、专类公园2个及三小绿地改造。
一线串珠生态廊道连起宜昌美景不仅要让市民开门见绿,还要让宜昌的绿水青山留住外来游客。
2016年4月,市政府提出打造景观廊道的理念,重点打造“滨水、环山、连城、串景、安全”的“双十二”旅游景观绿道,即城区12条休闲绿道系统和市域12条旅游绿道系统。建成后的24条景观廊道,将配套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打造“滨水、环山、连城、串景、安全”的旅游体系。
生态廊道这一关键词,也贯穿于政协提案始终。政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界别活动联组在提案里提到,清江流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资源宝库,是鄂西南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也是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战场。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清江库区的开发利用也不断加快,清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建议实施清江生态治理修复。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加快制定出台《湖北省清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大突出污染源、污染区域的整治力度。以生态修复为主导,建设生态湿地保护区,强化生态红线保护。以生态产业为根本,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推进精准脱贫可持续发展。
建成后的24条景观廊道,将配套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打造“滨水、环山、连城、串景、安全”的旅游体系。
生态景观廊道的建设,将改变以往游客直奔目的地的“快餐式”出行方式,实现一路走一路游的城市慢游模式。
产城共荣擦亮绿色发展底色2016年12月8日,为了长江生态保护,运行46年的宜昌田田化工公司在效益稳定、环保达标的情况下,主动响应政府号召,选择关停整治提升,开展搬迁入园改造。
“不能只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田田化工公司总经理李先云的一句话,不仅是对公司搬迁这一行动的诠释,也是对宜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有力注解。
近年来,宜昌坚持以绿色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占地少、污染小、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宜昌宜昌业经济升级版。目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推动宜昌市化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势在必行。农工党宜昌市委会建议要坚持思路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引导产业从偏重规模向提质增效转变,鼓励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应用,支持引进第三方专业环保治理模式。在全市收集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确定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目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参与研究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开展共性技术难题攻关,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大型化工企业,承担产业共性技术难题研究,推动共性技术难题解决。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股权注入、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性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建议高新区及区级政府,打造为企业提供诊断问题、规划财务、招聘人才、设计资本结构和资本道路、目标市场营销,全链条式指导和帮助的孵化器;积极培育职业技术经纪人,着重培养具有领军能力的骨干技术经纪人;加强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业技术经纪人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之间的对接联系。
道路建到哪里,绿色就延伸到哪里;房屋坐落到哪里,绿色就环绕到哪里;城市延伸到哪里,绿色就追踪到哪里……一个个精品绿色工程,让市民共享人居环境建设带来的“绿色福利”,一个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符合后现代理念的宜昌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