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昌网站
修复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2018-01-21 10:31:23   来源:三峡商报
  •   护“绿”措施频现省政府工作报告,绿色发展引代表、委员们热议

      碧水蓝天、清新空气……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人们心里的分量越来越重,生态发展也成为今年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今年省“两会”将审议《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这是我省在国家尚未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情况下,率先在全国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绿色呐喊直击人心。在2016年工作部署中,保“绿”举措随处可见:实行最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继续加强长江、汉江、清江流域污染防治,全面开展湖泊水环境治理工作,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行动……这些关乎绿色发展的字眼引起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李亚隆建议:

      制定出台《湖北省清江保护条例》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李亚隆说,作为湖北第二大长江支流,清江流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宝库,其保护与开发关乎长江生态安全,关乎流域地区全面小康。在对清江宜昌段两年多的调研显示,清江下游宜昌段水质逐年降低,污染逐渐加重,局部断面甚至降为劣Ⅴ类水质,高坝洲库区成为清江污染最为严重的断面,对长江水环境构成了直接威胁。

      “影响清江宜昌段水生态的原因既有上游累积问题,也有本河段自生问题。”李亚隆说,宜昌河段的突出问题是网箱养殖,清江宜昌段水环境的容量已发生较大改变,实施清江生态治理修复迫在眉睫。

      李亚隆建议,制定出台《湖北省清江保护条例》,为清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治保障。实施生态保护“河长制”,由省政府领导担任“河长”,宜昌、恩施及所属县市、乡镇政府负责人担任所辖河段“河长”,明确省、市、县(市)、乡镇分级责任。取消高坝洲库区网箱养殖,并严格执行和监管。规划建设“清江生态康养试验区”,以养老为特色,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目的地。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省人大代表、秭归县委书记卢辉建议:

      修复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三峡库区地位特殊,作为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储备库,是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战略后方,生态环境保护关乎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环境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省人大代表、秭归县委书记卢辉说,秉承“环境优先、生态立县”的战略,近年来,秭归一直追求绿色发展。为减少农村白色垃圾污染,秭归建立环三峡坝区的垃圾转移、收集、处理体系,每个乡村均设有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在水源保护方面,实施清库工程,坚决撤除长江秭归水域的网箱,确保“一库清水”。

      卢辉说,保护库区水域清洁,周边的县市都有责任和义务,大家都要为保护库区环境做出努力。他建议,国家对三峡库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此外,环库区的周边县市要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支持和投入,加强污水处理体系建设,采用生物防治等农业方法,降低农药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加强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对库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省人大代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赵吉雄建议:

      加大清江移民后续扶持力度

      省人大代表、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提出建议将清江保护和开发纳入省级战略,支持清江流域发展康养产业,打造中部康养中心,做好环境治理,净化清江水质。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宜都上游,共饮一江水,作为当地的县委书记,省人大代表赵吉雄也高度关注清江的环境保护问题。他说,目前,清江长阳境内有1万多个网箱,长阳将逐步取缔网箱养鱼。在参加宜昌代表团分组审议时,赵吉雄建议加大清江移民后续扶持力度,解决好清江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据了解,去年9月12日,由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策划,以“同饮清江水、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9·12”首个“清江保护日”活动暨清江环保大会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行。大会发起了《同饮清江水、共护母亲河》的倡议,动员清江流域的全体人民共同保护清江。

      (特派记者 杨春艳 李玉娴)

  •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