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昌网站
著名诗人洛夫手书长刻诗碑揭幕
2018-01-21 10:30:54   来源:网络   分享:
0

11月18日,“长江三峡·两岸同源——秋日诗歌行”诗词创作研讨系列活动在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拉开序幕,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海外的众多知名诗人、作家、书画家和评论家近百人汇聚三峡,交流彼此的创作成果,咏颂祖国的壮丽山河,探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诗歌语境和文化构建。

 

昨日上午11时许,开幕式暨诗人洛夫诗歌《出三峡记》诗碑揭幕仪式在景区巴王寨举行,开幕式由影视导演卫青策划并主持,宜昌市诗词学会会长、环坝旅游集团董事长邢昊、宜昌市副市长王应华分别致欢迎辞。随着时而深情时而激越的大型情景化诗歌吟咏表演,《出三峡记》手书长刻诗碑在古老的巴王寨石壁上缓缓揭幕呈现,为浩浩荡荡的长江三峡文化景观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次诗词创作研讨系列活动还包括“三峡秋日风光游览和传统文化探究”、“诗词吟诵活动和民俗歌舞表演观摩”,“激流中的语言舞蹈——中国当代诗词走向及长江三峡诗书画创作推广研讨会”等。与会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包括87岁的世界华语诗坛泰斗、2001年凭借长诗《漂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国际文坛著名诗人洛夫,著名诗人北塔,国内第一位对朦胧诗代表人物顾城给予诗评的著名评论家吴思敬,古典诗词作家熊东遨等。

 

据介绍,本次活动选在“三峡人家”风景区举办,在当前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风景区内的石牌村和战争遗迹及纪念馆,正是当年抗日战争中闻名于世的“石牌保卫战”所在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经与会人员共同论证研讨,决定以参加本次“长江三峡·两岸同源——秋日诗歌行”系列活动的全体海峡两岸、海外艺术家的名义,向全球华人发出“承传咏颂当代中国”的倡议书,号召全体海内外华人尤其是海峡两岸同胞,弘扬抗战精神,融洽同胞亲情,增强交流合作,促进心灵契合;号召所有华语诗人和艺术家,继承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此次诗词创作研讨系列活动由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文联、宜昌市文化局主办,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和宜昌市诗词学会承办。

 

1

 

18日,著名诗人洛夫诗歌《出三峡记》长刻诗碑,在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落成揭幕。本报记者王康明 摄

 

2

 

洛夫为本报题词

华语诗坛泰斗洛夫:诗歌是我生命的全部

 

87岁的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曾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昨晚,专程来宜参加“长江三峡·两岸同源——秋日诗歌行”活动的著名诗人洛夫接受本报专访并为晚报题词。

 

记者:近年内地出版了《洛夫诗全集》,可谓是对您七十年诗歌生涯的总结,您的诗歌人生给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洛夫:诗歌是我生命的全部,我全部的精神目标。虽然这是一个消费主义时代,而不是一个诗的时代,但这却是一个需要诗的时代。诗歌,让我们的灵魂更纯净。

 

记者:来到去年被加冕“中国诗歌之城”的宜昌,来到屈原故里的三峡,您会诗意盈怀吗?

 

洛夫:屈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屈原精神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中国诗歌美学。屈原之后,给我影响最大的是唐诗,它的意境,特别是神韵,给我诗歌巨大的影响,我曾写了《唐诗解构》系列诗歌,来向唐诗致敬。宜昌加冕“诗歌之城”,是一件好事,希望宜昌培养出一大批走向全省、全国的诗人,培养有灵性、有悟性、有诗性的诗歌苗子。

 

记者:《出三峡记》写于何年?当时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洛夫:1991年1月,我创作完成《出三峡记》,此前,我应邀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一个为期数天的诗歌交流会,会议结束,我转道重庆,乘船过三峡,看到江水浩荡,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回台湾后创作完成此诗。

 

记者:今天《出三峡记》长刻诗碑在三峡人家风景区揭幕,能谈谈您的感受吗?

 

洛夫:能和大家共同见证《出三峡记》长刻诗碑在三峡人家风景区揭幕,我感到十分兴奋。我站在诗碑旁边,似乎听到了脚下江水汹涌的涛声,也似乎听到雕刀在石头上刻出一首诗的新生命,一刀一刀地凿出了长江三峡另外一道风景线,也凿出了诗人火光四射的刹那。诗碑的建立,是我本人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件非常光荣的幸事,也是宜昌市政府和三峡人家风景区重视文化建设的表现,我非常感谢。

 

记者:创作不朽的诗歌应具备哪些条件?

 

洛夫:诗刻在石头上,可能让诗有了永久的生命,但是我认为,能够使一首诗不朽的话,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民族和人文精神的追求,二是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诗歌的意向本身应具有永恒之美的价值。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