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南城街道江陵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纪实
□本刊记者/谈时 通讯员/阳传阶
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一提到南城街道江陵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足80平米的办公场所,已经着实成为台州市人民政府认可的一处计生工作亮点;小小的四间办公室已为在当地近万名江陵籍务工人员撑起了一片天。
为流动育龄群众开展优质服务
成为外出人口与家乡联系的桥梁
“真没想到,我们在外务工的人员,还能得到家乡组织的关爱,特别是很多事情,都能得到帮助,我所经历的就一起关于在外生小孩后在家乡落户的问题,得到这个协会的积极帮助和支持,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不说,还少跑了很多冤枉路。”来自江陵的张华平先生充满感激地说。
江陵县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双向管理、区域协作”的相关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新思路。浙江黄岩区南城街道熊河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2012年6月,当时成立该协会的初衷主要是熊河镇人民政府根据流动人口外出的分布情况,针对流动人口管理的难点,大胆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新模式。通过多年的运作,协会已从起初单一的熊河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站发展成了集乡邻调解服务、乡亲维权服务、乡情帮扶服务、乡土文化服务于一体的江陵老乡服务协会。
近几年来,协会在会长张义权和“新南城人”流动党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乡情、乡音优势,同当地政府一道,走出了一条“老乡管老乡”的特色路子。该协会积极整合江陵籍流动人口资源,为江陵县在台州市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与咨询、劳资合同纠纷维权、矛盾纠纷调处等便捷、高效的服务,不仅为江陵流动人口提供了均等化服务,还为当地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爱留守儿童“候鸟工程”“春泥计划”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三送”活动打造健康管家
“这个协会的‘三送’,刚好我都赶上了,对于我们长期在外的人来说,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了家乡相关的医疗政策,就相当于是福利。另外,很多健康方面的检查,都能为我们着想。”来自江陵沙岗镇的周先生表示。
熊河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以后,同当地政府一道,坚持“以人为本、亲情服务”的工作理念,开展“三送”活动,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送政策。从服务环境等硬件设施入手,建立了流动人口之家,方便流动人口学习政策法规;印制生殖健康、优惠政策、男性健康、政策法规等各种宣传资料,开展广场宣传、咨询服务、联谊座谈活动等,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
送服务。每年至少集中组织两次环孕情监测及生殖健康检查,并开通了服务电话和维权热线,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送健康。建立了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免费供应站,免费为流入已婚育龄江陵籍妇女发放药品、免费查环查孕查病,免费落实各种节育措施。
通过开展“三送”活动,协会真正保证了江陵籍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时大大减轻了熊河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压力。
“好管闲事”构建维权中心
“可以说,这个所谓的‘讨薪专业户’确实为我们民工做了很多事,还记得是前年,咱们16个江陵人在一个工地做建筑工,快过年的时候,包工头还不把一年的工钱给我们,后来这个协会知道后,就积极主动地找上这个包工头,没想到,不到一周的时间,咱们一年的辛苦钱就到手了,我们也平安地回家过年了。”来自江陵沙岗镇的朱先生说。
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协会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除本职工作外,协会还利用人脉资源优势为当地江陵人做了大量的维权工作,保障了当地江陵人的合法权益。
当地人眼中的“讨薪专业户”。协会在当地两年已小有名气,不仅仅是因为计生工作做的出色,还因为协会“好管闲事”。两年里,协会帮江陵人讨薪多次:熊河镇花桥村李某因工从桥上摔下,未得到分文补偿,四个月诉求无门,协会得知此消息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通过与当地司法部门沟通,积极寻找包工头,在三天内为李某争取到了3000元的赔偿;花兰村的李某三年讨薪未果,无奈寻到协会,协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自掏腰包,奔走上百公里,寻找欠薪老板,通过法律手段讨回了欠薪。不仅是熊河镇的,还有沙岗镇的妇女陈某,因为提前离职,用人单位以此为由拒付半年工资,协会会长张义权获悉后,非常气愤,当即联系了当地的工办和司法部门,找到企业负责人,晓之以理,要回了陈某半年的辛苦钱……这些讨薪的例子在这两年里举不胜举,协会为江陵人的讨薪维权工作可谓是真真切切!
乡亲们心中的“便利交通车”。春节回家,对于在黄岩打工的江陵人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每逢春运一票难求,协会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大量调研、整合信息后,协会主动和当地政府联系,统一落实了返乡交通工具,着实开辟了一条江陵人回家的捷径,也加深了群众与两地政府的感情。现在每逢春节前夕,协会都会早早的做好准备,为乡亲们搭建回江陵的“便利交通车”。
“协调员”“调解员”撑起平安伞
“清楚的记得,有好几次,都是因为各种纠纷,咱们与相关部门和企业扛上了,有的老乡一心想把事闹大,觉得把事情弄大后,问题就能解决。当协会知道了,就主动上门与对方协商,后来给出的解决方案,果然在咱们接受的范围之内。”来自江陵熊河镇建国村李某告诉记者。
几年时间,协会为当地政府做了大量的维稳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当地政府的“上访协调员”。2013年,熊河镇建国村李某发生车祸,因赔偿问题引发了大规模的群访事件,近70名江陵籍务工人员打着横幅,在当地游行,并围堵了大荆镇人民政府。协会会长张义权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在通过和围堵人员苦口婆心的交流后,上访人员撤下了横幅,但仍逗留在政府大院。张义权同志临危不乱,沉稳应对,从上访者中选派了几名代表,同当地政府深入沟通协调,连中饭都没来得及吃,事情在当天就得到了解决。协调工作不仅化解了一次群访事件,又让受害者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江陵人与当地人的“中间调解员”。黄岩区因为工厂多,外地务工人员数量巨大,外地人与当地人免不了有些磕磕碰碰。由于政府精力有限,往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缺少调解引发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当地政府为此也伤透脑筋。但自从协会成立以后,便主动承担起了中间调解员的责任,为江陵人和当地百姓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候鸟工程”“春泥计划”共筑“爱的天空”
“对于我们外出务工的人员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放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因为我们多半是夫妻同行在外,孩子无论大小,都不方便带在身边。有时候爷爷奶奶的关爱还不够,多亏了这个协会,常年组织‘候鸟工程’‘春泥计划’,咱家的小孩都参加过几次他们的活动了,打心底里感恩有这个协会。”来自江陵的郑晓燕女士满眼飞着泪水说。
江陵县共有留守儿童约8000多人。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在江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下,印发了《关于开展“朝阳关爱留守儿童、暖阳关怀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夕阳关照空巢老人”活动的通知》。全县各地以村(居)为单位建立了“留守儿童爱心之家”,组建了志愿者队伍,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食堂、聘请“爱心妈妈”等方式,为留守儿童编织一张充满温情与关爱的“网”,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今年7月,江陵县和台州市黄岩区各部门联合启动以“关爱留守儿童 你我在行动”为主题的“候鸟工程”“春泥计划”系列活动。活动为期一个月,通过革命传统教育、暑假作业辅导、兴趣爱好培训、文明礼仪、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丰富了100多名“小候鸟们”的暑期活动。
现在,原流动人口熊河籍计划生育协会已升格调整为黄岩区南城街道江陵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并在黄岩区南城街道设立了一个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益性岗位,聘请一名专职人员,并每年为该岗位落实经费2.8万元,工资报酬1.8万元,工作经费1万元。
如今的黄岩区南城街道江陵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仍在壮大。事实证明,该协会不仅实现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又为当地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成为江陵在黄岩流动的窗口、服务的先锋。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