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创森”放飞绿色梦想纪实

秦楚网

2018-01-21 10:24:24

1.jpg

8月的十堰,林城相拥,生机盎然。

人民路沿线,树木的浓荫洒下片片清凉;丹江口库区沿岸,万亩核桃和橘林已挂满了果实;武当山麓,茶产业基地散发着芳香;村村寨寨,生态美丽乡村透着殷实与富足。

富饶的群山捧出的是“木瓜酒”、“鹿茸酒”,掩映的是“城郊游憩带”、“休闲度假区”,催生林业产业不断壮大和生态旅游经济的持续升温。

绿色的城市处处可见“创森”,人人参与“创森”,绿色理念深入到每个市民心里,人们拥抱森林,与森林和谐相生。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条艰辛的路:它以绿色为基石,通向更加宜居的明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首美妙的歌:它以绿色为音符,唱响更加富裕的未来。

上篇:因林而“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名优新特经济林、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种植养殖业在不断壮大……“创森”让十堰林业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市“一主四大”产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十堰,山越来越绿,青山之上所蕴藏的财富也越来越多。2015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10亿元。

2013年以来,十堰坚持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点,紧密结合资源优势,建成大西沟、汉江绿谷、武当花谷、楠木寨等生态景区10个,累计获批省级以上生态旅游示范区7个。2015年,全市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

要绿起来更要富起来,在十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二者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物质和精神都因林业的壮大而“富”起来。

实施四大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创森”3年多来,十堰加快发展林果种植、生态旅游、林木种苗和林下种养四大林业主导产业,全市林业总产值从2013年的59.2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0亿元。做大林产基地,全市林产基地总面积超过400万亩,种苗规模达3.5万亩。

核桃是十堰市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房县核桃面积超过50万亩,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核桃之乡”。房县军店镇、丹江口市蒿坪镇入选“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行列。近年来,全市坚持以林业大户和企业建立种植基地为主、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参与的发展模式,2013年起每年新建核桃基地10万亩,改造老核桃园8万亩。目前,全市核桃栽植总面积已达121万亩。

十堰林业深入探索“业主投资、规模流转、政策补贴”产业培育模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市场运作机制,坚持推进大基地、大龙头、大产业战略,高质量推进基地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百万亩茶叶基地、百万亩核桃基地、百万亩中药材基地、百万亩柑橘基地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强力引擎。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生态扶贫,已成为十堰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

在十堰,延伸产业链、开展精深加工的例子比比皆是。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林产企业30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9家。林业产业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品牌效应也随之发酵,创立了“汉江樱桃”、“武当道茶”等一批知名品牌。各县市区林业部门积极作为,紧密结合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其它林业产业发展,累计培育名优和特色产品20多个,丹江口市、竹溪县、竹山县、郧阳区分别建成在湖北省内有影响的水果、茶叶、肚倍、木瓜大县。

快步推进苗木产业。2013年以来,十堰按照“有苗造林”的要求,快速推进种苗基地建设。3年来,全市种苗基地从1.8万亩增长到3.5万亩,新建成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种苗基地7处,有3处种苗基地被列入湖北省良种繁育基地。竹溪县成为首批“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全市红豆杉、红豆等珍稀苗木面积超过1万亩。城郊316沿线建成20公里精品苗木展示观光带。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十堰林下种植达到30万亩,从业农民3.5万户,产值达到3亿元;发展林下养禽180万只,养畜5万头,养蜂1万箱,从业农民2万户,产值达5亿元。房县成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山上鸡成群、林间牛羊行、林下花果香”,林下经济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共享绿色福祉

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是“因绿而富”的典型。该村以“创森”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大面积种植樱桃,并兼有桃子、杏等水果。目前,全村已发展水果基地2300余亩,其中樱桃1200余亩、4万多株。

近年来,樱桃沟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去年,樱桃沟村共接待各地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日接待游客数最多时超过7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其中生态旅游收入超过60%。

2013年以来,十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新设立省级以上森林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2个);新设立省级以上湿地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4个)。新建武当花谷、安阳湖绿谷、楠木寨等生态景区10个,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等9个生态景区晋升为3A级以上,郧西县五龙河等5个生态景区成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全面启动城郊生态游憩带建设,建成示范景点8个;2013年以来,先后有2个乡镇、4个村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湖北旅游名镇”和“湖北省旅游名村”。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湖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2个,乡村旅游突破1200万人次。2015年,全市生态旅游达2400万人次,比2012年增加7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

下篇:因绿而“和”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民共享绿色福利”、“手牵手共创森林城市,心连心打造魅力车城”……行走在十堰的大街小巷,“创森”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除了悬挂在各处围墙上的宣传牌和横幅,出租车、公交车、宾馆、商场的电子显示屏和大型户外广告牌上,处处不离“创森”。

目前,十堰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创森”成为十堰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

全民参与人人都是“创森”践行者

6月19日晚,十堰市首档大型益智类闯关真人秀节目——车城名片之“森森我爱”在武商十堰人民商场门前迅速引起全城关注。该节目用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让“创森”知识进入千家万户,让林业生态知识深入市民人心,充分展示“创森”成果,弘扬生态文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厚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氛围。

以节庆活动为引领,吸引市民参与“创森”,是十堰长期坚持的有效举措。自“创森”启动以来,十堰先后举办了面向全国的“森森我爱”“创森”知识电视闯关大赛、两届“绿满十堰”文艺汇演、三届森林音乐会,电视闯关大赛和森林音乐会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已成为十堰生态文明传播品牌。累计举办“爱鸟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生态文化活动90余次,2014年全国暨湖北省“爱鸟周”启动仪式在十堰隆重举行,郧西县被授予“喜鹊之乡”称号。开展“自然笔记培训”、“构筑森林十堰、建设美丽车城”青少年书信大赛、“中小学生环保小制作评比”等主题活动,全市中小学每年开设生态教育课程达12课时以上。

通过挖掘资源优势,“樱花节”、“腊梅节”、“采茶节”、“郁金香节”、“茶花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节庆活动相继举办,其中2015年9月举办的首届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中国·十堰)菊花文化节共展出300个品种、100万盆菊花,是国内目前筹备品种最多、种植面积最大的菊花展。

通过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搭建人人参与“创森”的载体。2013年以来,党政机关每年都开展两次以上植树活动,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捐资造林。3年来,累计有超过500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植树超过3000万株。越来越多的市民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创森”当中。如今,树木认领认养成了十堰人的新“风尚”,仅今年前5个月,全市已有超过7000人次参与树木认养,认养树木1.5万棵。

搭建平台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围绕生态文化基地建设,“创森”期间,十堰以森林文化、湿地文化等生态文化为主题,以现有公园为载体,打造8个特色生态文化主题园。围绕森林文化、南水北调、道教文化、女娲文化、茶文化等主题,新建、扩建或修复8处特色文化主题场所。依托国有林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场所新建或续建9处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2014年10月,竹山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正式获得“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授牌。公园在重点保护原始次生林以及鸟类生态栖息环境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森林生态文化,实现生态旅游与科普科教、文化娱乐、休闲度假、探幽寻趣、环境保护、经济生产的协调发展。

3年多来,全市先后建成十堰特色乡土树木园、西城植物园、赛武当自然保护区标本馆以及鄂西北最大的茶花品种展示园,秦巴珍稀植物园、紫薇百科园等即将完成建设。先后获批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1所和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个。全市共举办各类生态教育活动90次,参与公众数量达10万人次。编撰出版了《十堰林业志》、《十堰嘉木》等生态文化书籍,推荐5株古树入选《全国百株人文古树名录》。

搭建宣传发动平台,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宣传专班,全媒体、多视角、高频次进行生态文明、“创森”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深入宣传发动,今年3月12日中心城区3500名市民自带工具到堵河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此外,创新义务植树形式,鼓励社会力量捐资造林,先后争取解放军“青年林”和东风汽车公司“碳汇林”建设项目4200亩;郧阳区“县改区”不搞庆典,发动企业、单位捐款600万元营造纪念林;先后开展“武警世纪林”、“税企共建林”、“诚信林”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林建设活动;中心城区集中在四方山生态公园、牛头山森林公园、武当山机场开展树木认养活动。3年多来,先后在十堰广播电视台、《十堰日报》、秦楚网、十堰五创网、十堰林业网等媒体开设专栏专刊。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公园广场等醒目位置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宣传标识。中心城区公交车、商铺门店、出租车电子显示屏持续播放“创森”内容。通过邀请央视网林业频道、《中国绿色时报》、《湖北日报》等媒体来十堰专题采访,进一步扩大了十堰“创森”的影响力,提高了民众知晓度。

通过一系列生态文化活动,生态文明不断深入人心,深入千家万户。全民义务植树积极性高涨,认养树木渐成风气,许多社会团体、群团组织、社会人士都踊跃参加到造林护林之中。义务植树、生态文明进校园、科普宣传、观鸟、绿色环保等生态活动日渐盛行。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是十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和财富。

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十堰五大体系建设全面强化,生态文明水平极大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使得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创森”,全市进一步强化了党委主导、政府组织、部门参与、全民动手的大林业观,“大地植树、心中植绿”、全域创建、上下联动、森林城市全民共创、绿色福利全民共享已成为全市普遍共识,对林业的重要性、社会性认识都达到空前高度。

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目前十堰“创森”40项指标全面完成,城市森林系统更加完备,功能更加突出,生态基础更加坚实。人与森林携手相生,城与森林深情相拥,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正在秦巴汉水间不绝回响。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