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湘江奔涌信仰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2025-09-17 17:11:2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湘江奔涌信仰路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聚焦长沙三大革命精神地标:韶山毛泽东故居、新民学会旧址、湖南烈士公园。通过实地探访,追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的初心轨迹,剖析湖湘红色基因的孕育过程,探索革命精神在当代青年成长中的传承价值。我们以脚步丈量历史,以心灵对话英魂,试图解答: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青年当如何从红色沃土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二、韶山毛泽东故居:泥土中生长的初心

踏入韶山冲青瓦土墙的农家院落,少年毛泽东的生活图景在眼前铺展。粗糙的犁耙、斑驳的水车,诉说着他田间劳作的艰辛;阁楼书桌的煤油灯,见证了他彻夜苦读的执着。厨房灶台处最令人动容——13岁的毛泽东曾在此为躲债的乡亲烧水做饭,墙壁上深褐色的柴火熏痕,仿佛烙印着"为人民谋生路"的最初誓言。

院前晒谷坪是精神的转折点。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在此告别亲人,于石阶上回望群山,吟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壮语。那把夹在腋下的油纸伞,撑开的不仅是一段求学路,更是一个农家少年对旧世界的宣战书。在此我们领悟:伟大领袖并非天生,而是在中国乡土苦难中觉醒的"破壁者"。那些反抗压迫的棱角、悲悯弱者的温情,正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精神胚芽。



图为匠心队员参观毛泽东故居纪念馆。谌云君 供图


三、新民学会旧址:木楼里的惊雷

岳麓山下的破旧木楼里,20平方米的堂屋曾掀起思想风暴。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13名青年在此成立新民学会。粗糙的木桌上,模拟陈列着当年的议题字条:"如何改造中国?""是否需暴力革命?"——这群平均年龄20岁的青年,在困顿中保持着思想的锋利。

展厅内一封泛黄书信令人震撼:1920年,蔡和森从法国致信毛泽东:"我以为先要组织党...革命运动才有神经中枢。"毛泽东回信:"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万里鸿雁传书间,两颗年轻心灵达成历史性共识:建党是救国的唯一出路!在此我们见证:真理不在温室的妥协中诞生,而在碰撞的火花里淬炼。这群青年不惧争论甚至分裂,最终以清醒的头脑为中华民族锚定航向。



图为匠心队员参观新民学会旧址。灿双腰 供图


四、烈士公园:血染的信仰丰碑

高耸的汉白玉纪念塔上,十万湖湘英烈的姓名在阳光下灼灼生辉。夏明翰展区前,那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血诗穿透时空;杨开慧墓旁,白发老人(烈士后代)对红领巾们哽咽诉说:"我姑姑就义时说'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最震撼的领悟来自烈士们的"未知坚守":杨开慧牺牲时,井冈山的星火尚未燎原;郭亮被害前,不知自己书写的"雪耻"终将实现。他们以生命践行信仰,却不曾见证信仰的胜利。这种超越个体生死的坚守,恰是红色精神最悲壮的浪漫——不是因看见而相信,而是因相信而看见。松柏间的阳光洒在宣誓的少年肩头,仿佛烈士的目光正凝视着他们用孤寂换来的未来。



图为匠心队员参观湖南烈士公园。柯宇晨 供图


五、精神启示录:跨越百年的青年对话

1.从灶台到书桌

毛泽东故居的灶台与油灯揭示:真正的革命者必先扎根现实。少年毛泽东在烧火做饭中体察民生疾苦,在油灯下探寻救国之策。当代青年亦需走出象牙塔,在乡村振兴、社区服务中触摸真实的中国。


2.从争论到共识

新民学会的激烈辩论证明:真理越辩越明。那群青年敢于质疑权威、直面分歧,最终在碰撞中找到救国正道。这启示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需保持独立思考的锐气,在科创竞赛、学术研讨中锻造思想锋芒。


3.从牺牲到永生

烈士公园的血诗与孤坟宣告:信仰的价值不在即时回报。当"精致利己主义"蔓延时,英烈们提醒我们:有些价值需要以青春守护,有些事业值得用一生等待。


六、当代反思:让红色基因奔涌向前

在毛泽东故居,我们目睹游客争摸"求学伞"祈考试顺利,却鲜少追问伞后"改造社会"的初心;在烈士塔前,震撼的泪痕易被日常消磨。这些现象警示:红色教育需超越符号化崇拜,建立"感动-行动"转化机制——将课堂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让志愿服务对接社区需求,使青年在实干中体悟"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更需创建新时代的"新民学会":不是在故纸堆里复刻历史,而是在实验室攻克"卡脖子"技术,在支教讲台点燃求知火种,在社区议事厅参与基层治理。当青年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时代需求,便是对英灵最庄重的告慰。(通讯员刘唯佳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