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看财经3075:好猪肉

今日湖北

2025-08-17 08:42:30

养猪,是农村一项常见的家庭经济活动,但因纯粮食、猪草的土法喂养成本高、生长周期长、市场波动大,导致坚持土法喂养的农户越来越少。


农村小型养猪场,农村养猪场要投资多少- 理财技巧_赢家财富网


“不是不愿养,而是利润小、风险高,划不来。”土猪出栏至少需要10个月,猪仔、饲料、疫苗等各项成本加起来差不多2200元,平时毛猪收购价仅七八元一斤,几乎赚不到什么钱。


出路在哪里?


还是要靠电商:今年3月,南漳县供销社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联合北京中汇众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打造南漳供销甄选项目,采取线上整头认养、线下订单生态养殖以及电商零售的形式,搭建城乡生态土猪供需桥梁。


芯片:订单生态土猪必须从小养起,入栏时体重不能超过50斤。农户与南漳供销甄选签订生态土猪养殖协议后,每只猪仔都被植入防伪溯源芯片,里面记录有土猪的饲养地点、农户、入栏时间等信息,防止土猪被调包。


监控:每个猪圈都安装高清摄像头,监督农户采取土法喂养,并将视频同步到网络,供消费者实时查看。每月,南漳供销甄选还会不定期对土猪粪便进行检测,确保养殖过程中不添加激素、抗生素等。


价格:为保证农户利益,南漳供销甄选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格协议。当市场价低于协议价时,南漳供销甄选按协议价收购;如果市场价高于协议价,则动态调整收购价格,农户也可以选择按市场价销售。


消费者:“看着‘自己’的猪长大,吃得格外放心。”今年4月份,市民李先生认养了一只小猪仔,闲暇之余可以通过直播看看猪的生活作息,“到年底了,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个杀猪菜,想想就开心。”


上规模:今年,李庙镇全家湾村村民张明才新盖了猪圈,养了28头土猪,“现在有了兜底,一头猪挣近千元没问题。”截至目前,南漳供销甄选已签约生态土猪养殖农户89户,纳入监控管理的生态土猪近800头,可带动农户增收240余万元。


农村电商帮助农民勤劳致富的案例。过去是农民单干电商,现在是集体电商,非常值得推广。


北京中汇众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位于北京,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从事商务服务业。“南漳供销甄选”项目,采用"芯片植入+慢直播+保底收购"的创新模式推广土法养猪。通过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土猪养殖的痛点,实现了多方共赢。


一是透明化建立消费信任。消费者可全程观看认养猪的生长过程,参与感增强。溯源芯片确保每块猪肉身份可查,解决了土猪肉市场“以次充好”的乱象。


二是多元销售渠道打通供需。


采用“整头认养+电商零售+深加工”模式:线上认养覆盖个人消费者,线下通过电商和深加工产品扩大销售半径,精准连接城乡需求。


农户层面,通过价格保障和技术支持,显著提升收入与生产积极性;


消费者层面,以透明化溯源重建高品质土猪肉消费信任;


企业层面,探索出可持续的订单农业商业模式,实现三方共赢。


项目已成为科技赋能传统养殖业、推动乡村振兴的范本,未来或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农产品领域。


为此,中汇众通在农业领域的深化布局体现为其合资成立的南漳敦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25年3月成立):


中汇众通持股95%,南漳供销社持股5%,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覆盖智能农业管理、农机服务、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供销甄选”模式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链延伸。


该公司进一步强化了中汇众通在农业现代化服务中的主导角色,推动项目规模化复制。


截至2025年8月,尚未发现其他地区有完全复刻该模式的规模化案例,但存在部分技术或机制的单点应用尝试。


——慢直播监控应用(零星尝试)


浙江金华:部分生态养殖场使用摄像头直播土鸡散养过程,但未结合芯片溯源,也未形成订单农业体系。


四川凉山:黑山羊养殖合作社试点“云牧场”直播,消费者可认养并观看生长,但缺少价格兜底机制,规模较小。


——芯片溯源技术(单点试验)


广东清远:2024年个别企业试点为清远鸡佩戴脚环式RFID标签,实现养殖信息可查,但未开放消费者端实时监控,且限于禽类。


内蒙古赤峰:肉牛养殖基地使用耳标芯片记录防疫信息,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管理,未与消费端联通。


——订单农业保底收购(广泛存在但技术整合弱)


温氏“公司+农户”模式:全国多地推行生猪保价收购,但依赖传统合同管理,未引入溯源或直播技术。


黑龙江五常大米:订单种植保底价常见,但集中于粮食作物,畜禽领域应用较少且技术含量低。


看来南漳还是比较先进的。


中国电信等技术方正将南漳的“AI监控+光纤入圈”方案向湖北襄阳、宜昌等地推广,可能催生类似模式。


建议:可持续追踪农业部门“智慧畜牧”试点项目(如农业农村部2025年数字农业试点名单)及大型电商平台(如京东农场、盒马村)的产地直供模式,这些领域最可能率先复制南漳经验。


现在的关键是,农村让不让养猪?


农村允许养猪,但必须符合地方环保、土地、防疫要求,禁养区禁止养殖,非禁养区需控制规模并办理手续。


合规建议:


控制规模:多数地区安全阈值为存栏≤20头,超量需转型家庭农场并办证;


种养结合:与种植户签订粪污消纳协议,避免污染;


加入合作组织: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规避规模限制(如龙头企业提供技术、销路),如南漳;


政策咨询:通过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或“12345”热线确认当地细则。


国家明确禁止“一刀切”清退散养户,要求各地不得以行政手段强行限制中小养殖场(户)发展,尤其对脱贫农户有帮扶政策。农业农村部强调中小养殖户是猪肉稳产保供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使用一般耕地,取消15亩附属设施用地上限,支持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禁养区: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等区域禁止养殖。


限养区:


浙江/福建:限养区散户存栏≤20头;


江苏太湖流域:≤15头;


北京六环内:全面禁养。


环保要求:


粪污处理:1头猪年产粪污约2.5吨,需配套1亩土地消纳。存栏超20头需建防渗储粪池,否则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


环评手续:年出栏≥5000头的项目需环评审批;5000头以下仅需备案登记。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