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咸宁科技创新中心正式开放运营,4大高校科研平台、5家基金金融机构、8个高端科创项目现场签约入驻。
聚力支点建设 | 咸宁:实施“五大工程” 打造全省科技创新重要增长极_云上赤壁
活动现场,咸宁高新区与武汉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科技学院4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咸宁分中心(武汉大学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咸宁分院)、武汉纺织大学咸宁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咸宁装备制造研究院、湖北科技学院科创中心等科研平台;并与上海孚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太宇星空探索科技有限公司、芜湖藦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代表签订科创项目入驻协议;咸宁高投集团与中交雄安租赁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北京清科母基金、武汉东湖高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长江高新创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徐卫林院士表示,武汉纺织大学咸宁研究院将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未来产业为主攻方向,构建体制研究、技术攻关、中试孵化、产业孵化还有场景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咸宁的高校不太强,引进名校研究院是非常明智的。
而纺织大学要加快发展,最便捷的道路就是力所能及地办外地研究院,既壮大本校的科研力量、分配高层次人才,又帮助地方解决研发困难。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9号教学楼项目-武纺基建处
除了咸宁研究院,武汉纺织大学公开报道的校外研究院还有3个。
1. 天门现代纺织产业技术研究院
合作方:湖北天门市政府
成立时间:2025年7月11日签署合作备忘录
核心方向:聚焦纺织服装智能制造、AI设计应用、核心技术攻关;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科技成果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助力天门市打造“纺织服装千亿产业集群”。
近期动态:天门市市长肖敏带队考察纺大实验室,提出以研究院为起点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2. 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
合作方:江西共青城市政府
成立时间:2023年前(2025年报道中已运行两年)
核心成果:
技术赋能:为当地企业“鸭鸭”植入智能制造系统,研发“一步法节能直捻机”破解工业丝加捻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设计创新:开发青花瓷纹样重组羽绒服,带动订货热潮;
产业链整合:建成设计中心、新材料实验室,推动当地500家纺织企业产能提升。
3. 全国绿色牛仔创意设计中心(中山)
合作方:广东中山市大涌镇
成立时间:未明确,2025年报道中已运行
核心方向:推动低碳印染技术在牛仔服装产业的应用;探索绿色制造工艺,促进传统产业环保升级。
这些校外研究院的共性特点:
紧扣产业需求:均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如天门服装集群、共青城羽绒服、中山牛仔)提供技术支持和设计创新。
推动技术转化:注重将科研成果(如智能制造、新材料)快速应用于生产线,提升企业竞争力。
政校企协同:由政府搭台、高校出力、企业落地,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闭环。
从全国来看,上海交大做的不错。
上海交大专门设立地方研究院管理处。
其中,校级平台:深圳研究院、云南(大理)研究院、苏北研究院、四川研究院、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海南研究院、重庆研究院、内蒙古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郑州研究院、苏州创新院。
院级平台: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烟台信息技术研究院、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海安智能装备研究院、日照海洋智能装备研究院、溧阳智能制造研究院、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创新中心、无锡市区块链高等研究中心、海南上交区块链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先进技术研究院。
遗憾的是湖北没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