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看财经3038:华科科技园中的离岸科创中心

今日湖北

2025-07-11 08:26:35

10日上午,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第38场活动,走进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

华工科技园完整性,让人吃惊,武汉最牛大学,全国第六,立得空间都在华科。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大学科技园中的标杆经济贡献与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截至2024年,园区入驻企业达619家,在孵企业325家,培育大学生创业企业132家,累计孵化企业超800家。其中,培育出华工科技、华中数控、锐科激光等26家上市及挂牌企业,高新技术企业317家,瞪羚企业127家,专精特新企业143家,形成激光、光通信、数控系统等特色产业集群。

2024年园区企业总营收343.44亿元(同比增长7.6%),累计建园24年总营收达2343.53亿元;研发投入26.06亿元,累计研发费用152.39亿元,上缴税收累计162.17亿元。

知识产权与技术突破:2024年园区企业获自主知识产权3371项(含发明专利618项),累计知识产权1.7万项。重点领域如AI、医疗装备、光电技术成果显著

全国14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以理工科和综合类高校为主,deepseek认为,财经类仅上海财大一家

图片

我有“三母校”,本科硕士博士(中南财大)、博士后(武大)、一年财政史助教进修班(中央财大),不是“初中生”。因此,我是中央财大湖北校友会会长。

我的微博有记录,而且华科的展示馆也有中央财大科技园的字样:

财贤计划|回母校身边创业,中财大科技园欢迎校友入驻(20231215日)!

亲爱的中财大校友,母校科技园现向您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各位校友回母校科技园扎根创业。我们将为您提供良好的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与广大校友企业开展更广泛、更密切、更深层次地融合协作,助力广大校友企业和人才在园孵化成长发展。

为更好地扶持校友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科技园面向中财大校友制定了“财惠十条”,只要您入驻科技园,“财惠十条”任您选!

1.注册地址费用七折优惠;

2.收费服务项目七折优惠;

3.实体办公空间房租八折优惠;

科技园实体办公区位于西直门交通枢纽处-中坤大厦11层,办公区空间布局合理、自然光线充足、基础办公设施齐全,有面积30m²-278m²不等的办公空间供您选择。

4.免费提供宽带服务;

5.免费享受园区前台行政服务:含邮件收发、电话转接、来访接待、政策信息快递等;

6.免费赠送“基础服务包”:含工商设立、银行开户及部分工商变更事项;

7.优先免费参与园区各类培训活动;

8.一对一“创业辅导”:对接科技园所搭建的十大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资源、提供资金资质申报、财税、法律、人力社保等咨询辅导服务。

9.专属“企业管家”:专为校友企业配置一对一“企业管家”,帮您深度对接产业资源、投融资资源、政府资源、高校智力资源等满足发展所需;

10.多部门惠企政策:入园即可享受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委、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扶持政策。

更多入驻详情、问题咨询,请联系:李老师62198386江老师62198385

中央财经大学科技园是北京市(是不是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定位于科技金融、金融科技和财经中介服务型园区,是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功能区及北京市金融科技专业服务示范区及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获批首批“海淀区创业期科技型企业集中办公区”、海淀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央财大科技园站、国家级众创空间、首批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中关村人才工作代办站、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第三批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资质。

在座谈会发言中提了三点建议:

1各大学要建设行业校友会,从感情联络到新质生产力引擎。就是把学院校友会升格,同行便于创新,董事长总经理才能够进,退休发挥更大作用。

2华科科技园,郊区变成为市区,华科硅谷在军山新城,建议把大学科技园的政策延伸过去,如未来产业

3学习东南大学,聘请全职产业教授。

我最关心的是离岸科创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合作运营的离岸科创中心共有5个已投入运营的项目,覆盖晋江、当阳、钟祥、咸宁、黄冈五地,潜江暂未发现合作中心。

一、五大离岸科创中心全景一览

图片

晋江中心是唯一拥有独立建筑的离岸中心(如图片所示),其他中心多依托科技园现有空间;潜江曾于2018年签约合作意向,但未监测到后续落地动态。

二、特色运营模式与案例解析

1.晋江中心:实体化产业飞地

晋江市政府出资建设专属大楼,华科大科技园负责导入高校技术资源,实现武汉研发晋江转化

晋江鞋服企业通过中心对接华科大材料学院,合作研发超轻缓冲材料(2024年专利申报中)。

在今年316日的闽商酒会上,我详细介绍了这个飞地,今天终于看到。

晋江武汉科创飞地(即晋江(武汉)离岸创新中心)是福建省晋江市为突破县域创新瓶颈、对接武汉科创资源而打造的跨区域创新载体。

——定位与布局

晋江市作为全国制造业强县(GDP超千亿级),面临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需求,但本地科教资源有限。武汉作为全国科研中心城市(全球科研排名前10),拥有92所高校、86名院士及丰富科创资源。晋江通过设立武汉科创飞地,实现研发在武汉、转化在晋江的协同创新模式。

——选址与功能

飞地选址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创新基地,辐射武汉高校集群(如华中科大、武汉大学等),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智能设计等晋江优势产业,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引育、项目孵化及成果转化。

——政府引导+专业运营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运营模式,委托浙江赛创未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机构负责日常运营,整合武汉科研资源与晋江产业需求。例如,通过海峡杯创新创业大赛武汉分站赛等平台,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晋江。

——差异化考核与激励

制定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围绕入驻企业技术成果数、孵化企业数、柔性引才数等10项核心指标,最高给予200万元运营奖励,推动飞地高效运转。

——市场化自我造血

建立项目入孵与淘汰机制,通过投融资对接、技术转让、创业辅导等增值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为6个意向孵化项目提供130万元创业资金补助。

——技术赋能传统产业

引入武汉高校技术团队解决晋江企业痛点。例如:

武汉纺织大学色彩测量设备团队与三六一度合作,提升鞋服生产色彩精准度;

国产3D打印智能设计软件应用于晋江鞋业,缩短工艺流程。

——新兴产业培育

聚焦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赛道,吸引致巨科技(3D打印工业软件)、达业达欣时代(智能搬运机器人)等企业入驻,2024年已落地企业12家,推动晋江半导体、智能制造产业聚链成群。

——人才与专利转化

截至202410月,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超百人,辅导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1个、省市级项目10余个,完成专利技术转让1项、技术合同登记598万元。

——双向飞地生态

联动深圳、西安等地飞地(如晋江市湾区创意创新创造中心),形成研发设计中试熟化规模生产跨区域产业链,加速晋江从制造智造升级。

——省级模式推广

晋江飞地招商模式获福建省科技厅发文推广,成为县域经济对接科创高地的示范案例。

晋江计划进一步扩大飞地规模,深化与武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并通过晋江集成电路单一窗口服务平台等工具,推动更多核心技术落地转化。

武汉要成为科创之都,外省的科创飞地,多多益善。

2.当阳中心:双向人才循环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大道与流芳路交叉口北160米(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

面积:2875.26平方米(约3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

功能目标:形成推介在武汉、成果在当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当阳,研发在武汉、工厂在当阳的协同发展格局。

破解当阳企业招才难、留才难、技术升级慢等问题,对接武汉高校资源(如华中科大、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首家企业:湖北新阳特纤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填补国内醋酸长丝技术空白。

入驻后引入4名研究生,深化与华中科大等高校合作,加速技术攻关。整合产业链资源,目标推动母公司上市

企业技术骨干在武汉研发中心工作满1年后,须返回当阳指导生产线落地(避免人才流失)。

2025年上半年技术转化周期缩短40%,宜昌亿立能环保设备能耗降低15%

3.咸宁中心:孵化器专业赋能

由华科大国家级孵化器直接运营,享受孵化器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如仪器设备购置补贴30%)。

2024年孵化企业小麦便利获光谷创业大赛TOP10,融资2000万元。

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芯中心二期(江夏区流芳路),紧邻汤逊湖,距咸宁市车程约1小时,距武汉天河机场50公里、武汉高铁站18公里。

总建筑面积5.5万㎡(部分资料显示5万㎡),占地67.88亩,总投资4-5亿元。1栋实验楼、1栋综合楼、6栋县市区楼、2栋企业楼,形成市县共建架构。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模式,由湖北盛宁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咸宁市政府专班(30人)驻点服务。

4钟祥(武汉)离岸科创中心

地址: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现代服务业示范基地2号楼9-11层。

建筑面积4296平方米,共3层,2024128日正式开园。

构建研发在武汉、工厂在钟祥的飞地模式,解决县域创新资源短缺问题,推动推介在武汉、成果在钟祥,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钟祥的协同发展格局。

五大功能:研发试验、企业孵化、成果转化、招商引智、科技金融服务。

首批入驻企业:鄂电德力、新宇机电、炎凌智能装备、英特利电气、博士隆、查克科技等6家企业签约;后续新增至9家。

成果数据(截至2025年):

累计获专利31项,成果转化17项。推动30家企业与高校建立研发合作,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亿元。

2027,实现“3311”工程:入驻高成长企业30家以上,新增产值300亿元,举办推介活动100场,推送招商信息100条。

深度对接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推动五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

依托三级梯度培育体系(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钟祥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级64家,居湖北县市首位。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