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看财经2971:广交会上“中国智造”电动行李箱成焦点,回溯行李箱百年创新变革之路

今日湖北

2025-05-05 10:25:42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可乘坐的电动行李箱成为全场焦点,吸引了大量外国客商体验试坐。这款产品由江苏常州爱尔威公司研发,主打“储物+代步”功能,能一键伸缩变身代步工具,最高时速受限以确保安全,且符合航空、高铁的电池和尺寸要求。

行李箱内置可拆卸锂电池,骑行时可承载成人重量,不使用时可作为凳子休息,解决了客商逛展时的疲劳问题。

▲广交会现场

展会首日即有塞尔维亚客商现场购买,预计展期内销量达200台。此外,该产品还吸引了中东、南美等地采购商,日均收到70张客户名片,并达成500万美元意向订单。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将其称为“中国智造的代表”,并评价其引领了未来出行新趋势。

其实,带轮子的拉杆行李箱的创新历程,就是创业故事。

1972年,美国人Bernard Sadow受超市手推车启发,首次在行李箱侧面安装四个轮子,用绳子牵引拖动,但因转向不便未被广泛接受。

1987年,前飞行员Robert Plath对传统轮式行李箱进行了颠覆性改进。他受飞机餐车滚轮设计的启发,将原本固定在行李箱底部的单向轮替换为双轮万向结构,使行李箱能够实现360度自由旋转。

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早期轮式行李箱转弯易翻倒的问题,还大幅提升了拖行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例如,传统单向轮只能在平面上直线拖动,而万向轮允许用户在机场、车站等复杂环境中轻松调整方向,无需频繁提起箱子。

Plath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可伸缩拉杆的发明。他将行李箱从平躺拖动改为直立推行,并在箱体顶部嵌入伸缩式拉杆。这种设计使行李箱的重心更贴近使用者身体,拖行时更省力,尤其适合长时间或长途旅行。根据专利文件描述,拉杆采用铝合金材质,兼具轻便与耐用性。这一改进彻底改变了行李箱的使用场景——例如,空乘人员无需再手提笨重的箱子,而是可以单手拖行,腾出另一只手处理其他事务。

Plath最初将改进后的行李箱命名为Rollaboard®,并率先在飞行员和空乘群体中推广。由于产品广受好评,他于1988年辞职并创立Travelpro公司。初期,公司主要通过航空业内部销售打开市场,例如向西北航空的同事推销产品。1991年,Plath正式注册专利并扩大生产规模,将产品推向大众消费者。至1995年,尽管因未续费导致专利失效,但Travelpro已凭借耐用性和航空场景适配性成为行业标杆。

近年新增GPS定位、自动跟随(如ForwardX公司产品)等功能,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实现自主避障与跟踪。

通过蓝牙、UWB(超宽带)或摄像头识别用户位置,结合驱动轮和转向系统实现自主跟随,部分产品还支持手机APP控制。

中国专利显示,相关技术自2021年起陆续申请,例如汕头某公司设计的蓝牙感应行李箱(CN107752276A),沈阳某企业的远程控制器跟踪方案(CN102894600A),以及青岛科技大学的预判运动状态技术(CN211961154U)。

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常通过校企合作吸纳技术。例如,ForwardX等广东企业已推出自动跟随产品,推测可能存在技术转让或商业化合作。

智能行李箱正朝集成充电、生物识别等方向发展,预计将进一步解放用户双手,提升出行效率。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