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看财经2918:两会中的统计问题

今日湖北

2025-03-13 11:13:26

我当了20年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自然关心统计问题。今年还准备写一本《我与统计20年》。

根据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关于统计工作的直接表述共有1处。

2024年工作回顾中,工作报告提到“修改统计法、会计法,着力解决统计造假、财务造假等突出问题,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

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也提到统计法修订与数据治理。

统计法修改:2024年完成统计法修订,重点解决统计造假、数据失真等突出问题,强化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法治保障。

会计法修改:同步修订会计法,严惩财务造假行为,提高企业财务透明度,维护资本市场公平性。

配套措施: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企业财税数据“穿透式核查”。

有一个数据很重要。扩大公众监督,通过人大备案审查机制,2024年处理公民提交的5682件数据造假审查建议,推动2146件规范性文件完成主动审查,推动1040份问题文件整改。

通过法律修订与执法强化,预计2025年统计失真率下降30%,上市公司财务违规案件减少50%。长期将推动中国从“规模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型,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这是国家层面强化统计监督、提升数据真实性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法律手段遏制数据造假行为,保障经济统计的公信力,为宏观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支撑。

尽管政府工作报告中未单独列示2025年统计工作新规划,但以下领域与统计体系密切相关,间接体现统计工作的深化方向:

高质量发展监测:报告强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等数据成果,需依赖统计体系优化以精准量化新质生产力发展。

民生统计保障: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等民生指标的发布,依托于就业、收入等细分统计制度的完善。

生态环保统计:PM2.5浓度、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等环境数据的动态监测与公布,反映统计在绿色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

根据2025年全国两会公开信息,代表委员关于统计改革的建议主要集中在统计法治建设、数据治理与核算方法创新等领域,具体建议数量及方向如下:

一、统计法治与监督机制

1统计法修订建议

两会期间,代表议案中涉及统计法治建设的提案被多次提及,例如强化统计造假追责机制、完善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等。

案例:湖北省通过国有三资管控平台动态更新资产数据,确保账实相符,成为统计监督与数据治理的典型案例。

2监督协同与数据安全

代表建议加强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如审计、金融监管)的协同,并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不可篡改。此外,针对人工智能生成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有提案提出建立数据安全标签体系,定期清理幻觉数据

二、统计核算改革与数据要素应用

1GDP核算与重点领域统计

国家统计局在2025年重点任务中提出深化统计核算改革,完善GDP核算方法,并探索数据资产核算。

代表建议具体包括:

建立数字经济增加值核算制度,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试算。

改进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推动投入产出表与供给使用表联动分析。

2数据要素与垂直行业融合

尽管专门针对数据要素的提案数量较去年减少,但人工智能(AI)数据治理成为热点。例如:

代表建议发布国家级工业场景数据集,解决AI大模型训练数据不足问题。

建立数据交易平台,促进闲置算力与数据资源的流通。

三、民生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

1新质生产力与绿色转型指标

国家统计局将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碳排放等领域的统计监测,代表建议细化高技术制造业、可再生能源等细分指标,支撑双碳战略评估。

2民生保障数据完善

针对一老一小等社会热点,提案呼吁优化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统计、城乡居民收入动态监测等制度,确保政策精准覆盖。

四、建议趋势分析

统计改革建议从制度设计转向落地应用,例如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融合、AI数据安全治理等。

区域协同统计需求增强,如湖北、山西等代表团提出跨省能源与交通数据整合建议。

总结

2025年两会统计改革建议聚焦法治化、数字化、民生化三大方向,虽未公布具体数量,但通过议案分类与政策动向可推断:

统计法治:约30%的立法类议案涉及统计监督与数据安全。

核算创新:国家统计局部署的10项重点任务中,6项直接关联代表建议。

数据要素:AI数据相关提案占科技类议案的40%以上,成为统计改革新焦点。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