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为什么南京、苏州、武汉、深圳等没有杭州六小龙。
其实,杭州的营商环境是无与伦比的。
杭州从“四到”到“金木水火土”
杭州的科创环境好,简称四到,即官员对企业,不叫不到、有叫必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上周我又看到一篇文章。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课题组从“金木水火土”——资金扶持、青年人才培育、液态创新网络、接续创新“火种”、厚植创新创业土壤以及五者的协同赋能、系统性增强等方面对“杭州六小龙现象”进行了解析。
金——耐心陪跑的“真金白银”。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离不开风险投资、扶持资金、产业基金等“真金白银”的“耐心陪跑”。
2018年,制作人冯骥带着游戏科学公司的7人初创团队来杭州,开始创作《黑神话:悟空》,既要面对AI算力、算法等的压力与挑战,也要面对“中国做不出3A游戏”的行业质疑。杭州借势第六轮动漫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专项扶持资金;艺创小镇派专员对接保障,从凤凰创意大厦到象山艺术公社,团队人员从1幢楼扩充到5幢楼。
在2018年,杭州一个考察团在波士顿一间地下室找到强脑科技,将其引入杭州,提供了市级科创基金的早期投资,2024年由杭州创新基金接力,完成2亿元直接投资。
杭州推出“3+N”产业基金,扩大到3000亿元规模;研究提出“三个15%”科技投入政策。即市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要达到15%以上。市本级每年新增财力的15%以上要用于科技投入。统筹现有产业政策资金当中的15%集中投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木——根深叶茂的“创新人才森林”。大学是创新人才最主要的“策源地”。浙大、西湖大学等院校扮演了重要角色。与浙大相隔一条马路的紫金港科技城,与西湖大学一街之隔的云谷,处于浙大和西湖大学之间的未来科技城,合起来构成杭州城西的创新大广场。
“六小龙”中有三家出自浙大系。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就读于浙大电子工程系。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和李超团队的技术突破离不开浙大控制学院的积累。群核科技两位创始人陈航和黄晓煌均毕业于浙大竺可桢学院。
浙大共有351位校友引领313家上市公司,包括拼多多的黄峥、oppo/vivo的段永平等。浙大早在1978年创建计算机系时就将“研究人工智能理论、设计新型计算机”列为建设方案第一条。成立于2017年的之江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两大领域,西湖大学致力于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目前已成功发布“AI科学家”Nova。
水——交汇融通的液态创新网络。液态化,就是创新知识、氛围像水一样浸润城市,创新源从一个个孤点连接成网络,创新要素在网络中流淌、跃迁、汇聚与分散。
杭州提出构建环大学、环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引导创新资源在区域内高浓度聚集、高频次交流,形成“学科+平台+产业”的杭州模式。
火——接续不息的“创新火种”。“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两板”精神(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杭铁头”精神(民族英雄岳飞所代表的尽忠报国、仁义智勇的价值观有关),不断激发一方人“敢闯敢干”的创业热情和“开放求变”的创新思维,在数字化浪潮中再创新业。
土——悉心厚植的创新沃土。从之江实验室的源头创新到阿里云谷的产业转化,从梦想小镇的草根孵化到海创园的海外人才磁场,各类载体被创新链串起,形成“基础研究-场景验证-规模扩张”的闭环。
金木水火土——协同赋能、共筑生态。“苗木茁壮+灌木郁葱+乔木参天”的立体式人才谱系产生创新的规模效应,推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创新。
武汉要好好学习。
浙江、杭州的营商环境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长期积淀的结果。现在大家学习浙江的“八八战略”还不迟。我给干部讲课,必讲八八战略。现在八八战略已经覆盖全国,只不过有的地方做得不够好而已。
八八战略,指的是浙江省委在2003年7月举行的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
其中,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浙江“五大百亿”工程于2003年1月在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计划于5年内在基础设施、信息化、科教文卫、生态环境和帮扶致富五个方面加大建设力度,突出重点,适度超前,完善配套,有序推进,力争实现国内一流、世界瞩目的“环境竞争力”。
问了deepseek,这样回答:
百亿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领域:交通、能源、水利等。
代表性项目:杭州湾跨海大桥、杭金衢高速公路、浙北航道改造、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
意义:打通省内交通网络,缩短长三角城市群时空距离,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百亿信息化建设:
重点领域:通信网络、电子政务、数字产业。
代表性项目:“数字浙江”建设(宽带网覆盖、政务信息化)、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如杭州未来科技城前身)。
意义:推动浙江从传统制造业向数字经济转型,为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崛起提供土壤。
百亿科教文卫建设:
重点领域:教育、科研、医疗、文化设施。
代表性项目:下沙高教园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浙江图书馆新馆、省级医院扩建等。
意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人才集聚,助力“科教强省”战略。
百亿生态环境建设:
重点领域: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绿色工程。
代表性项目: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钱塘江流域生态保护、沿海防护林建设。
意义: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提供经验。
百亿帮扶致富建设:
重点领域:扶持欠发达地区(如丽水、衢州)。
代表性项目:山区交通网改造、农村电网升级、异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扶持(如茶叶、旅游业)。
意义: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共同富裕,为浙江均衡发展提供范例。
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许昌胖东来相当于商界的杭州六小龙,河南的领导也不要泄气。
我19-22日在许昌研学。
总结了胖东来成功五个密码:地级市房租(为什么只在许昌、新乡四线城市),安全优质商品(电商最强大的对手),超大城市的正常价格,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充满香气的厕所,比家里还干净的地板),低回报、好学的老板。
没有想到,河南省委书记亲自邀请,于东来还是改变了。
2025年2月22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到许昌市调研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等工作,期间到访了胖东来综合生产基地,并与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进行了交流。
随后,2月23日,于东来通过社交平台宣布,胖东来超市公司决定在郑州开设一个具有艺术特色的超市作品,选址于郑州东站附近的经纬华悦广场,计划于2026年元旦前正式亮相。
郑州人民欢天喜地,就像当年搞郑东新区一样。
文小言进行了深入解读:
这一决定被外界解读为对河南省委书记邀请的积极回应,旨在响应省委省政府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号召,为郑州商业增光添彩。
1.胖东来品牌背景与影响
•品牌背景: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许昌,以优质的商品、精细的服务和独特的企业文化著称,被誉为“中国零售业的天花板”。
•品牌影响:胖东来凭借其“极致服务”和“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顾客群体,其门店常常出现火爆的购物场景。
2.邀请背后的政策与经济考量
•政策导向:河南省委、省政府致力于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和郑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胖东来的进驻符合这一政策导向。
•经济考量:胖东来作为零售业标杆,其进驻郑州将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商业竞争力。
3.郑州东站商业布局与优势
•商业布局:郑州东站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周边商业布局日益完善。胖东来进驻郑州东站,将进一步完善该区域的商业生态。
•优势分析:郑州东站拥有极为便利的交通优势,日均客流量巨大。胖东来在此开店,将能够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实现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4.胖东来进驻郑州的深远意义
•对胖东来:胖东来进驻郑州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将有助于其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对郑州:胖东来的进驻将为郑州商业市场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推动郑州商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深耕”。
•对河南:胖东来作为河南本土零售业的代表,其进驻郑州将进一步提升河南零售业的整体形象,为河南经济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有水平的省委书记:利用本地品牌,满足了河南人民的要求,也提升郑州的商业文明。
你有六小龙,我有胖东来,都是宝贝。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