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看财经2889:天门大法

今日湖北

2025-02-12 10:54:03

周一的一个数据让人担心。

民政部公布了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数,其中结婚登记数610.6万对,相比2023年下降了约20.5%。这个数据创下了45年(1978)以来的最低纪录!

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结婚登记数持续下降,在2023年出现短暂的止跌回升后,2024年结婚登记数再度下降。

专家认为,一方面是短期原因,受到疫情后补偿结婚效应逐渐结束、适婚年龄人群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长期原因:

经济压力:结婚成本高昂,育儿负担沉重。

观念转变:婚姻不再是人生必选项。

社会环境:适婚人口减少,离婚率上升。

网络信息冲击:婚姻负面信息影响结婚意愿。

45年来结婚登记数最高的2013年,20-40岁适婚群体人口数为4.35亿,而到了2023年,该数值已经降至3.71亿,足足少了6397.9万人。

本来以为,2023年上升,2024年肯定会继续上升的。

另外一个坏消息是,2024年离婚登记数据259.3万对,比上年增加2.8万对,同比上升1.08%

我国出生人口自2016年以来持续下降,导致适婚人口总数逐年减少。同时,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也不容忽视,适婚男性人口多于女性,加剧了婚配竞争。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大量适婚男性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此外,近年来离婚率呈上升趋势,也对人们的结婚意愿产生了一定影响。离婚率的上升不仅反映了婚姻稳定性的下降,也可能导致一些人对婚姻产生恐惧或犹郁情绪。

看来要学习“天门大法”了。

湖北省天门市的人口增长情况如下:

出生人口下滑阶段:从2016年到2023年,天门市的出生人口一直在下降。2016年出生人口有18528人,之后逐年减少,2023年仅有6004人。

2024年显著增长阶段: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迎来逆转,同比增加1050人,增幅高达17%。截至20241130日,天门市新生儿出生6530人,比2023年同期增加910人,同比增长16%

天门市2022年户籍人口156.44万,常住人口110.74万,有近三分之一的天门人漂泊在外,人口外流现象较为严重。但在2024年,出生人口的大幅增长为人口增长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原因值得分析:

一是生育补贴政策:天门市投入3900多万元用于鼓励生育奖励,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可享受9.63万元、16.51万元补助,补贴叠加后最高可达22.51万元,双职工教师和医务人员生育三孩最高甚至能拿到28.51万元。

二是生育女性关怀:推出三孩“五个一” 政策,每位三孩妈妈都可以领取到一束鲜花、一张生育荣誉卡、一次购房认购券,一站式服务和一次免费接送。还为生二孩、三孩的妈妈量身定做了职称评定规则,优先申报评审、缩短申报年限、量化打分加分等。

三是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亲自抓生育,2024年市政府把鼓励生育列为全市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形成 “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的工作格局,建立定期通报、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

估计今年三月的全国两会,人口增长一定是热点话题。

现在已经有专家在呼吁了。

梁建章作为人口经济学家和携程网的联合创始人,一直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并多次提出降低生育成本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挑战。他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补贴

现金补贴:政府可以直接向有孩子的家庭提供现金补贴,减轻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例如,为每个孩子提供每月固定的补贴,直到孩子成年。

税收减免:增加与育儿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比如提高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个税抵扣额度。

2.住房支持

购房优惠: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购房补贴或贷款利率优惠,降低住房成本。

租房补贴:为多孩家庭提供租房补贴,减轻租房压力。

3.教育支持

免费或低价托育服务:政府应大力推广普惠性托育服务,降低0-3岁幼儿的托育成本。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

4.女性就业支持

延长产假和育儿假:增加女性的产假和育儿假,并鼓励男性参与育儿,减少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之间的两难选择。

灵活工作制度:鼓励企业为有孩子的员工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远程办公选项。

5.社会观念转变

鼓励多孩文化:通过宣传和政策引导,改变社会对生育的观念,鼓励家庭生育多个孩子。

减少性别歧视:推动性别平等,减少职场对女性的歧视,提升女性生育意愿。

6.医疗支持

降低生育医疗费用: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医保覆盖,降低生育相关的医疗费用,包括产检、分娩和产后护理等。

7.长期政策规划

人口政策调整:梁建章认为,中国应尽快从限制生育转向鼓励生育,避免人口结构进一步恶化。

区域差异化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经济状况,制定差异化的生育支持政策。

梁建章的建议核心是通过多方面的政策支持,降低家庭在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方面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从而提升生育率。这些措施不仅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挑战。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