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车改自述:由来

今日湖北

2023-02-13 14:32:04

2023年2月10日下午,我正式拿到我的退休通知,内容简单的出奇:经研究批准,叶青同志退休。
虽然只有11个字,它却代表着我的人生的第二个阶段的终结。第一个阶段是1962年出生到1986年硕士毕业留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不言而喻,第二个阶段就是1986年到2023年,工作。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23年开始,暂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
最近,媒体上总是说“疫情还没有过去,60岁以上的老人要特别注意”。这不就是在说我吗?我是61岁的老人。还是尽快留下一点文字为好。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会每天写一点的东西,回顾一下60年,特别是1991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以来32年参政议政的酸甜苦辣,经验教训。
我这个人没有别的特点,就是固执,绝不妥协,不讨好人,不求人,不请客。别人认为做不成的事情,我偏要做。比如,公车改革,居然成功了。
有一年我发现,某社会主义学院等不再邀请我这个兼职教授去讲课了,2017年2月13日起,我就决定每天写一篇“叶青看财经”给干部、企业家看。统计局一位老大姐对我说:你最多坚持一个月。我对她说:我做给你看。现在马上就是6年了,2190篇小东西在栏目中。从2020年1月24日到4月8日,不谈财经,是武汉日记。
今后每天写的东西,除了神奇的互联网上记录的之外,就是来源于我的大脑的记忆和2017年写的《中国公车改革之路》、《代表谈财政》,2018年出版的《代表谈审计》。
让我们开始这个让人兴奋的心路历程。

由来

为什么我是“叶车改”?这是首先要解读的问题。
2003年5月19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位党委副书记对我说:明天送你去省统计局上班。其实我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一点都不激动。20日上午,我如常上班。坐上了副书记的车到了省委组织部,与省统计局的一位副局长接上了头。副书记走了,我坐上了省统计局的车到了统计局。心里在想:就这样,离开了我热爱的、从本科、硕士读到博士的大学,我今后的路会怎么样?是平坦还是坎坷!一切顺其自然吧!我感觉自己像一只孤独的小羊。
在省统计局的一间会议室里,见到了局长与所有的副局级以上的干部,包括三个调查队的队长,当时局队还是在一起办公的。互相认识,这些是以后的同事。
之后再由一位人事处的副处长引领,到各处室与未来的部下见面。有的居然还认识我这个3月份才当的代表:嘿!你是全国人大代表,在电视上看到你。当时很多同事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省统计局原来就有一位党外的副局长。到年龄退休了,只不过来了一位年轻的而已。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党外副局长以后引出这么多的事情。
回到办公室不到半个小时,终于等来了第一位敲门者。我一阵惊喜,理了理头发,对门口大喝一声:请进!原来是车队的一位师傅前来报到。他自报家门,说是给我开车的,姓张。我吃惊不小:我会开车!当时车队的车不多,只有一把手局长是专车,其他的车都是谁开会、谁外出就谁用。我是因为住在大学的小区,才挤出一辆旧车给我用。这种局面在3年之后就改变了,副局级干部逐步有了专车。这是公车泛滥的开始。
我很冷静地对张师傅说:我不要车,我会实行公车改革。师傅带着疑惑的眼光出去了。我立马到了局长的办公室,提出了我到省统计局的第一个要求:公车改革。
局长说:你要么样改?你说说。
我说:很简单,四句话——自购私车、一月补助500元、出武汉市实报实销、建议双轨过渡。
局长说:这个?明天早上告诉你。
第二天早上,他对我说:就这么改。
我很庆幸,遇到了一个开明的局长。不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局长都这么好说话的。省统计局以后的三位局长都没有这种改革精神。省统计局的处长科长们外出开会,都会遇到一句话:你们湖北省统计局有一个搞车改的鬼家伙叫叶青。
我可以这样说:我为中国车改,没有浪费半天的时间。我在1998年提公车改革之后的讲演中就吹牛:哪一天我当了官,第一天就车改。“叶氏车改”进入了“又说又做”的模式。这也注定了我会成为一个“另类的官员”。“叶氏车改”一年可以节约8-10万,但是,给历任局长带了很大的麻烦。因为,这“500”没有地方可以出,在财务制度上是不许的存在的。因此,每年的审计、财政监督都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在中国的制度中,有的是宁愿浪费,也不要节约。我就遇到了。现在想起来,一当副厅级就实现了车改之梦,算不算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从此,“叶氏车改”就这么诞生了。“叶氏车改”这个名称是受“温氏定律”启发而形成的。2003年11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的采访,他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感觉担子很重,工作难度很大,工作也做不完。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这是许多外国人不容易理解的。此后被称为“温氏定律”。
而较早对“叶车改”展开报道而总结出这三个字的是武汉的报纸:《长江商报》。《长江商报》记者吴晶晶2009年7月24日、8月3日独家推出《叶青公车改革系列专题(系列)报道》。2010年4月29日,第27届(2009年度)“湖北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长江商报共有13件作品获奖。其中《“厅官”叶青的公车改革试验》获通讯类二等奖,引起了全国媒体的聚焦:人民网在7月30日刊发深度报道《“另类厅官”叶青的另类“叶氏车改”》。《新京报》除原文刊发“叶氏车改”方案外,更推出了《“叶氏车改”对公车预算具有指标价值》、《“叶氏车改”的思路不妨一试》两篇评论。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法制晚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跟踪报道。可见影响还是有一点的。
现在来看,叶氏车改还有一个奇特的效果:全国的叶氏宗亲总会中也有很多人知道叶家有不顾一切呼吁公车改革的。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