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战略定位:建设四区: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
部分措施: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率先消除户籍、地域、身份、性别等影响就业的制度障碍。
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分配格局,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支持浙江加快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
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
丰富居民可投资金融产品,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
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
……
浙江从2003年就开始这么做了,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八八战略”的延续,只是外省人忙别的事。
“八八战略”指的是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浙江是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截至2021年3月底,浙江省市场主体有816万户,企业约有3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有500万户,按照现在常住人口的规模来看,也就是说8个浙江人里面就有1个是老板,就有1个是做企业的经营者。
2020年4月26日,义乌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0万大关,同比增长21.62%,超过金华全市的一半,占全省的十三分之一,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仅4月,义乌日均新设量约850余户,同比增长26.4%,超上年度节后登记最高峰时段水平。
浙江企业投资项目已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市场的充分洗礼中,浙江制造实力持续精进。在2020年刚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有96家企业上榜,连续22年蝉联全国第一。同时,浙江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5家。
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2018年5月9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提出促进全省对外开放的“十大举措”中,包含了加快将杭州建设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挥浙商力量建设“华商之窗”。在产融领域,他强调在绍兴、台州等地先行建设境外并购回归产业园,在产业基金引导、研发创新支持等方面出台更加精准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境外并购项目回归发展等。
浙江现在可以同时面对内循环与外循环。
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现在再加上工业互联网,如虎添翼。
2021年年底前发布150个工业APP、推进基于supOS平台体系的标杆项目10个、应用项目30个;到2025年年底,基于supOS平台体系的应用项目达到1000个……2021年6月3日,宁波市公布了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计划,将打造以蓝卓supOS工业操作系统为重点的“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
近年来,宁波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运维服务等环节为切入点,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目前,宁波已经形成“5G+数据采集”运维监控、“5G+机器视觉”智能检测、“5G+AR”生产辅助、“5G+AGV”物流仓储和“5G+无人机”设备巡检等5大类典型场景,并在爱柯迪、雅戈尔、金田、吉利、德曼、埃美柯、野马电池等一批企业中得以应用,在全国率先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宁波模式。
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策源地。这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纽约时间2018年9月26日上午,联合国的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颁奖典礼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
浙江省自2003年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造就万千美丽乡村。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一些乡村走过清晰的“三美融合”脉络,成为率先振兴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
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浙江持续推进绿色治理,先后实施了碧水行动、蓝天保卫战、净土行动和清废行动,率先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实施全省GDP考核差别化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相对欠发达地区的GDP考核,首开“环保一票否决制”先河。随着浙江进一步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一系列举措,“美丽风光”开始变成“美丽经济”,生态红利不断催生自觉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愈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十八大以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之外增加了生态事业。
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海洋GDP是沿海省份的优势,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
2017年浙江实现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约7600亿元,增长12.6%,比全省GDP增幅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占全省GDP比重超15%。
2022年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4000亿元,年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生产总值增幅,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18%左右。
浙江的内地也是当时脱贫的重点。1997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县的省份;2002年,又在全国率先消除贫困乡镇;2012年,浙江新确立的省级扶贫标准,比国家标准高出一倍;2015年年初,浙江给26个欠发达县“摘帽”。
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这是在全国最早打造营商环境。
2020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11月1日在温州召开,发布了《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
此次调查收回民营企业有效问卷40216份,有效数据1200多万条,参与调查企业覆盖东中西地区、各行业大中小微不同规模,坚持让企业说真话,反映企业真实感受。
报告根据调查问卷主观数据和国家统计客观数据进行权重计算,得出营商环境总得分。按照得分,中国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是杭州、上海、苏州、南京、北京、温州、宁波、深圳、广州、成都;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省份是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四川、福建、河北、湖南。
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2020年11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4家浙江文化企业入选。
过去五年间,浙江作为8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之一,共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8家,位居全国首位。此外,“十三五”时期,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快速增长,双双迈入万亿产业。
“十四五”时期,浙江省总体目标为: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积极打造良渚文化等一批世界级文化标识;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标准;全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8%以上,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达到19%以上。
尤其钦佩八八战略,是治国理政的基础。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