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场上的粽子可谓是花样百出,综合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粽子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了40%,低脂粽子的销售额增长更是接近200%。端午销售高峰,有的电商平台一天就能卖出1000多万个粽子。
市场上除了传统的鲜肉粽、枣粽、赤豆粽、碱水粽外,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导人群,粽子生产商应契合新一代年轻人口味,谋求在口味、包装上做出革新,一些网红粽子在不断推出,如辣条粽、加入七颗咸蛋黄的“七龙珠粽”、蒲烧鳗鱼粽等。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467-520)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近日,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
其中,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工艺等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嘉兴粽子更早。
2010年5月17日,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嘉兴端午习俗、嘉兴灶头画、掼牛、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网船会、高杆船技6个项目榜上有名。
在高速公路的服务站,嘉兴粽子是最常见的。
截至目前,嘉兴已累计出口粽子177.94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18.04%。嘉兴粽子的年销售额可以达到数十亿元。
现在,全中国市场40%的粽子份额都由嘉兴粽子承包。
为研究中国粽子品牌之现状,智研咨询数据中心推出《智研年榜:2020年中国十大粽子品牌排行榜单TOP10》。
基本结论:
1)中国产能最大的三大品牌均集中在浙江,嘉兴“粽子之乡”当之无愧,其年产能约12.8亿只,五芳斋、真真老老两大品牌年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几大品牌。
2)粽子十大品牌中,有3家有100年之久的悠久历史,五芳斋、诸老大、稻香村,特别是诸老大是迄今可考的最悠久粽子品牌,被民国陈立夫称为“粽子状元”。
3)老品牌搭载时代顺风车,10大品牌共开设线上网店71家。
确实,排在前面最大的两家都是嘉兴的。
五芳斋粽子:今年端午,百年老字号五芳斋仅线上的销售额预计将突破6000万元。
民国初年,有一批浙江兰溪人来到嘉兴,他们在冬天经营弹棉花生意,春夏时节挑了粽子担走街串巷地叫卖粽子。民国十年(1921年),张锦泉在张家弄6号开了首家“五芳斋粽子店”。数年后又有两个嘉兴人冯昌年、朱庆堂在同一弄里开了两家“五芳斋”粽子店,三店分别以“荣记”、“合记”、“庆记”为号,并在粽子的选料、工艺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使粽子技艺日趋成熟,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成为名扬江南的“粽子大王”。1956年,三家店合并为一家“嘉兴五芳斋粽子店”。
五芳斋粽子选料十分讲究,肉粽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则用上等赤豆“大红袍”。五芳斋粽子有肉粽、豆沙、蛋黄等几十个花色品种,有“东方快餐”之称。1995年新建占地20亩的五芳斋粽子厂,使粽子生产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1997年又再次扩大粽子生产规模,使粽子日产量达50万只。同时产品也从原来几种发展到近百种。
真真老老粽子:可追溯到1939年,嘉兴粽子创始人冯昌年先生在旧时的张家弄挂出了“真真老老合记老五芳斋”的牌子,当时冯家的对面有荣记粽子店,西面有庆记粽子店,三家都打出“五芳斋”的招牌。1956年,合记、荣记、庆记三家合并完成公私合营改制,成立“人民饮食店”。公方代表姚九华任经理,私方代表冯昌年任副经理。
1978年,冯昌年又重温旧业,一炉一锅叫卖“冯昌年粽子”。其嫡子冯月明自小在粽子店长大,后来在嘉兴五芳斋粽子厂工作。1993年底从五芳斋粽子厂法人代表的位子上退下来后,冯月明便与父亲创办昌记食品有限公司,1997年注册“真真老老”商标。2003年,完成了企业股份制重组,成立了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
让人意外的是,河南的思念、三全的粽子也进入前十名。湖北江汉平原作为大米产区,却没有粽子品牌。
还是当年俞书记的那句话,“搞农产品加工,湖北不如河南”。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