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的竞争,又有新的口径——千亿县。
近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新增5个“千亿县”,总数达到38个,GDP总量达5.7万亿元,以不到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0.47%,贡献了全国5.66%的GDP。
2020年全国新增5个县域GDP超过千亿元大关,分别为沭阳县(江苏)、迁安市(河北)、靖江市(江苏)、桐乡市(浙江)、邳州市(江苏)。
38个“千亿县”分布于全国9省,分别为江苏16个、浙江9个、福建4个、湖南3个、山东2个、贵州1个、河北1个、江西1个、陕西1个。
长三角城市群包揽了全国大多数“千亿县”,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宁波、嘉兴、绍兴、金华、台州等长三角城市拥有“千亿县”25个,占全国总数近七成。
随着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等快速发展,各自培育出3个“千亿县”,成为聚集头部经济强县的都市圈代表。
在38个“千亿县”内部,也呈明显的梯队分布。其中,昆山、江阴2个头部强县GDP已经超过4000亿元,张家港、晋江、常熟、慈溪4个县市GDP处在2000亿元级别,其余32个县则都在1000——2000亿元之间。
昆山4250亿元的规模,与2020年中国地级市百强的后50名差不多。
报告分析认为,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县域经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望培育出更多“千亿县”。其中,山东荣成市、邹城市,河南禹州市、巩义市,安徽肥西县等被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冲刺“千亿县”的可能性较高。
当然,湖北也不能够落后。
虽然武汉的远城区不改县的话,也会有几个“千亿县”。
4月2日,湖北省经信厅通报了《2020年度湖北省县域经济考核结果表》,对全省79个县(市、区)2020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类考核后,发布了综合排名等相关数据。
2020年,仙桃GDP为827.91亿,潜江765亿元,枣阳660亿元,大冶市650亿,汉川645.66亿元,天门617亿元。
如果2020年有不可比因素的话,我们可以看看2019年各县市的GDP排名:仙桃市(868亿)、潜江市(812亿 )、枣阳市(705亿)、大冶市(681亿)、宜都市(679亿)、天门市(651亿)、汉川市(600亿)。
据湖北省相关文件显示,湖北省将打造25个500亿以上的县市,其中1000亿以上县市不低于5个。
最强的仙桃市要跨上1000亿平台至少要到2022年以后。潜江、枣阳、汉川、大冶、宜都、枝江等地,都有爬上1000亿平台的潜力,但难度都不小。
仙桃的领头羊的任务不轻。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