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推进并不断完善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复函指出,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这个都市圈有两大特点,一是全国第一个审批,二是跨省。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500万。
最终是吸纳常州市溧阳市、金坛区加入都市圈。扩围之后,南京都市圈将包括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淮安市,安徽省包括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宣城和溧阳、金坛2个地区。借此,南京都市圈版图将形成"4+4+2"格局。
可以回顾一下南京都市圈的历史。
早在1986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即建议南京组织跨省经济试点。
2000年7月,江苏省提出以省会南京为中心打造“南京都市圈”。
次年3月份,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和安徽省的芜湖、马鞍山、滁州6个城市计委负责人首度就“南京都市圈”建立和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6城市达成共识:“南京都市圈”范围锁定在南京南边100公里左右,即1小时车程以内,以南京为核心城市,其余5城市为“中间传导”,并确定了今后以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圈内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的目标。
2002年3月,6城市计委负责人汇集江城芜湖,就启动共建“南京都市圈”展开具体的规划研究。
到2011年南京都市圈已经扩展至八市,增加了淮安、巢湖。
2013年8月3日,南京都市圈第一届党政领导联席会议暨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八市党政一把手均出席。会上确立的一系列合作新机制南京都市圈推向了新起点,会上宣城正式成为南京都市圈新成员。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支持南京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在2019年6月,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排名,南京都市圈排名中国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四大都市圈。
2019年12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有6个都市圈,包括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第一个成为国家战略的是南京都市圈。
与此同时,《规划纲要》又指出,“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
所谓的上海都市圈,也是跨省的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应该只包括上海、南通的东南部,苏州的绝大部分,以及嘉兴的嘉善、平湖。
实际上,上海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是并存的概念。
2016年8月22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简称“上海2040”)公示,提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
2017年12月15日,国务院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作出批复,提出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嘉兴、宁波、杭州、舟山、湖州。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2月印发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近沪区域、苏锡常都市圈。
可见,长三角的城市圈的辨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湖北应该是武汉、宜昌、襄阳三个城市圈,宜昌、襄阳不能称为城市群。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