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看财经:为什么川渝的投资者大量投资恩施?

今日湖北

2020-07-27 11:06:24

在西部大开发中,分别有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吉林延边州属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覆盖范围。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对外公布,让“新西部大开发”再度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频话题。


关键处有三点:


(1)生态优先,多地再探绿色发展新路径。


恩施各县市的海拔都比较高,有避霾的优势,在海拔1000米以上,有避暑的优势。


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村海拔1500米左右。避暑者80%来自于重庆


谋道镇总人口约7万,位于利川市西北部山区,紧邻重庆市万州区。谋道和万州有很深的渊源,利川县(利川市的前身)曾是一个年轻的县,建于1949年。新建的县,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后来把当时还是四川的奉节县、万县(万州区的前身)的部分乡镇划归给了利川,就这样,万州的谋道就变成了利川的谋道。


在十多年前,笔者参与湖北省社科专家恩施行时,就极力建议依托武汉、重庆两大火炉,把恩施建设成为避暑胜地。


随着高速公路动车的开通,现在在暑期,恩施州可以说是一床难求。可以预计,随着合肥——武汉——荆门——宜昌——重庆的高铁的修建,来恩施避暑的会更多。


与之相对,在秦巴山区(十堰)、大别山区(黄冈)、幕阜山区(咸宁)也有高海拔山区可以作为避暑胜地开发。


笔者最近到英山桃花溪避暑小镇考察,海拔就是1000米。



我认为,买房避暑还是买床避暑?成为很多人武汉人、重庆人的选择。买床避暑,就是一人一天包吃包住100


一笔巨大投资来了


7月23日,利川市政府与天府江厦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天府江厦公司)签订西兰卡普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投资协议。


该公司拟投资107亿元,将西兰卡普项目建成华中地区高品质的旅游、康养、度假目的地,项目拟于2021年启动建设,建设周期为6年。


根据协议,该公司将按照国际化、特色化的战略导向,融合巴渝文化、巴楚文化、武陵山区土司文化和堡文化等特色元素,将武陵山区传统文化现代化,鄂西本土文化国际化,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引擎,引入国际一流的文旅产业、农旅产业、康养产业资源,将西兰卡普项目建成华中地区高品质的旅游、康养、度假目的地,助推利川“中国凉城”、“中国康养之都”品牌全球影响力。


同时,该项目建设目标定位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乡村振兴省级示范区,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乡村振兴省级示范区”目标平台上构建“旅游、康养、农业”三大产业链,整体带动项目幅员区域和项目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的强劲发展。



天府江厦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位于成都高新区,隶属于华控集团,是由多家央企和国企共同组建,依据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成立的以资产管理和产业投资为主的综合性产业集团公司。


主要从事节能环保新能源技术研究,轨道交通智能产品的开发与建设,固定资产、职教、酒店等产业投资管理与运营,工程建设与开发、医疗康养产业发展等业务,下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12家,员工逾2000人。


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


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


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


(2)扶贫扶智,助推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


(3)成渝携手“出圈”,唱好经济建设“双城记”。恩施如何融入?


2017年利川成为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第15个成员单位。


202062日,利川市与重庆市石柱县举行“云签约”仪式,正式签订《重庆市石柱县——湖北省利川市“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联姻”,搭建了区域合作、抱团发展平台,建立了互通有无、共建共享机制,将在区域交通、高山特色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9大领域深入开展合作,加快两地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步伐。


利川与石柱同处武陵山区,山同脉、水同源、人相亲、俗相近。自古以来,两地通过巴盐古道,深入开展经贸活动,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孕筑了土家民俗文化,共同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历年来,两地在生态休闲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精诚合作,互助互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双方携手抗疫、并肩作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共同努力。


双方一致认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两县市跨区域协同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增添了新的动能。


因此恩施来自于重庆的关注会多于武汉武汉也不要错失良机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