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曾经有个以烈士命名的乡镇

今日湖北

2024-03-29 22:47:32

1711723540788579.jpg

本网讯(通讯员:卫贝)清明前夕,在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大田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往伍家冲村民小组,路旁有一池塘,池塘边立着一块烈士碑。在烈士纪念碑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鲜花和祭品。每一束花、每一个祭品,都代表着人们对烈士的深深怀念和敬意。这就是伍国和烈士墓。每逢清明时节,当地人都会到伍国和墓前缅怀烈士。这里的村民,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熟知这位英雄的姓名。

1711723579780671.png

伍国和,学名伍理海字国和。1903年出生在大田村清潭山山脚下清潭桥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读过两年私塾。

1927年春,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伍国和加入农民协会,积极宣传革命真理,组织发动农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推选为村农协委员长。

1928年秋,阳新大旱,粮食颗粒无收,农民无粮度日,豪绅地主却趁机盘剥。伍国和积极参加阳新县委领导的“四抗”(抗租、抗债、抗捐、抗税)土地革命活动,先后任村“四抗”组长、乡“四抗”委员会委员。同年冬,伍家祠赤卫队成立后,伍国和担任队长。

1929年春,伍国和任阳新县大凤区北山游击队队长,开展地方武装斗争。6月,参加红十二军,先后任小队长和排长。10月,何长工率红五军第五纵队来到阳新,在太平塘扩军,伍国和参加红五纵队。

1930年5月,红五纵队扩建为红八军。因屡立战功,伍国和升任团长。不久,彭德怀麾下的李灿师长指挥红八军攻打阳新县城,伍国和率全团将士进攻北门。敌人的一挺机枪堵在门口,红军的冲锋一次又一次受到阻止。为了拿下北门,伍国和英勇作战,冲锋在前,用生命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阳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为了纪念伍国和的英雄事迹,将他的家乡命名为“国和乡”。

“小时候我都是跟着我父亲一起来扫墓,听父亲讲述祖父伍国和的英雄事迹。如今,父亲已经去世,我就接过了这份责任,每年清明节都会带着家人来到这里,给我的孩子讲述祖父的英雄事迹,我会一直传承这份红色基因,让我的后人们永远铭记先烈的牺牲和奉献”伍国和的侄孙伍齐仁激动地说道。伍齐仁的儿子伍淑华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目前是杭州一家医院的医生。他们一家人的故事,就是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代代相传的生动写照。

“伍国和同志当年牺牲的时候才27岁,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今年77岁的伍齐钧老师站在烈士纪念碑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作为这片土地上的老教师,对伍国和烈士的革命故事和短暂的青春历程了如指掌。“我经常给我的学生们讲述伍国和同志的英勇事迹,讲述他是如何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子弟,成长成为一名英勇的红军团长,最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711723599105742.png

“其实,我们村里的群众为了纪念伍国和烈士,在他的祖居地清潭山祖堂,为他挂了一块英烈匾,上书‘英名永存,整个祖堂就只放有他这一块牌匾,以示对先烈永远的怀念和敬仰。”一旁的退休村支书伍箴文补充道。

如今,国和乡在机构改革中已经合并到王英镇,阳新县的乡镇中没有“国和乡”,但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却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在王英这片土地上,烈士的精神得到了很好地传承和发扬。王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修建纪念馆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像伍国和这样的烈士的英雄事迹。在这片以烈士命名的乡镇上,红色基因如同一条红线,贯穿着历史与未来,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阳新人将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编辑:晓颖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