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副产业及配套文旅 枣阳财政助力惠岗社区强村富民

今日湖北

2025-09-18 15:01:03

古韵红魂筑根基,文旅融合促振兴。近年来,在枣阳市镇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省枣阳市南城办事处惠岗社区党委充分利用“千年屯兵地马家营”的历史文化遗存和苏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借力发展,大胆探索出“党建引领+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市场+农户”的全新模式,大力发展文旅、瓜果、非遗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先后获得湖北省充分就业社区、湖北省级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千年“屯兵地”今朝“生态园”

美化环境

该社区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区南3公里的城乡接合部,辖8个自然组,3116人,耕地面积4200亩。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基础,为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了营造宜旅宜居宜业的美好环境,社区党委主动出击,争资引项。枣阳市镇财政等部门快速反应,调研论证,科学谋划,三年来,先后专项投资700多万元,并以此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700万元,形成了合作共建、共谋发展新格局。社区党委坚持“红色引擎”驱动,将党组织延伸至组湾岗上,通过召开“板凳会”“夜谈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收集民情民意110多条,最终形成了“农旅融合、产业兴农”的发展定位。

市镇财政支持打造的3A级乡村旅游公园

在“马家营”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中,市镇财政等部门全程参与,无缝对接,社区党委以上率下,党员影响群众,乡贤助力赋能,同向发力,演绎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生动范例。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拆违让道、清沟排渍。群众不甘落后,自发清理房前屋后,拆除乱搭乱建,认领责任区,捐献老物件。

为了弥补乡村建设资金缺口,社区党委除自筹外,还开展公益募捐活动,仅用4天时间就筹资5万元,打通了荒废多年的“断头路”“污水沟”,建成了循环步行道,全面绿化亮化美化,沿线发展50亩大棚蔬菜、30亩亲子采摘园,茶花、紫薇、月季、樱花、白玉兰等30余种花木环绕四周,香飘四溢,供游人沉浸式观赏采摘。还融入手绣坊、果酒坊、电商直播平台等元素,打造体验型、观赏型、研学型的城郊“微度假”旅游休闲地,让游人留下难忘记忆。

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示范村”,“马家营”变成了“生态园”,惠岗社区上演了惊艳蝶变。480家农户完成厕改,污水净化“三二一”模式在全国推广,社区“全家福”文化墙凝心聚力,“马家营里骄傲榜”树立标杆,手绣坊里巧手翻飞,酒坊中佳酿飘香,昔日的麻将馆顷刻变成文创室,反季节大棚蔬菜变成了地道的采摘园,“红色驿站”成为居民排忧解难的快乐家园。

如今的马家营,呈现出春赏桃花夏摘瓜,秋品果酒冬观雪的美景。周末亲子游,假日研学潮。白天各司其职,夜晚歌舞升平,绘就了一幅“环境美、乡风淳、产业兴、百姓乐”期待已久的和美画卷。

村企“联姻”

资源有了,“巢”也筑好了,如何才能把“凤”引过来?这道必答题摆在社区党委面前。“打好乡情牌,引得凤归来”。市镇财政等部门联手社区党委巧借乡贤资源,注册成立枣阳市马家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湖北大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投资800万元,携手打造3A级“千年屯兵地、汉风第一村”乡村旅游公园,探索出“龙头企业+旅游公司+农户”的联带模式,建设研学、休闲、露营等项目,打造乡村旅游公园综合体,实现项目共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红色教育+农耕体验+生态休闲”复合业态。

财政干部查看吊瓜生产长势

漫步园区,水营渔坞、丛林探秘、农耕博览园等项目景点错落有致,水上乐园、露营基地充满欢声笑语。每到周末、节假日,慕名而来的市民人海如潮,流连忘返,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40多万元。今年6月,已经迎来首批300名学子研学,9月份全面开放后,预计年创收超千万,社区保底分红50万元,带动50多户村民家门口就业。

手工制品“非遗”鞋垫(鞋)成为市场抢手货

同时,社区党委还通过产业招商,从湖北钟祥、福建平潭等地引进“新农人”规模种植吊瓜700亩、无花果250亩,年创收660万元。三年前,社区通过牵线搭桥,引进“新农人”湖北钟祥的高远海,以每亩750元的价格从五组、七组120户农民手中流转土地700亩发展吊瓜产业,除每年向农民支付50多万元租赁费外,还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50多万元。

此外,社区党委还充分发挥能人回乡创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并支持规模发展桃产业,社区中涌现出了惠述忠、万强等一批科技带头人,200多户果农现已规模发展优质桃园近1000亩,年均收入超过3万元。

产业融合

枣阳市镇财政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农副产业销售难题,实现增产又增收,市镇财政等部门主动配合社区党委,深度挖掘资源禀赋,立足本地盛产优质黄桃、蔬菜、无花果、吊瓜等农副产品的优势,创新销售模式,利用抖音、视频、公众号、融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在文旅中实现了农副产品的销售,在销售中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此休闲旅游。

社区搭建的直播平台为农副产品赋能

驻村财政干部主动助农销售水果

同时,社区党委还采取“社区党委+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经营模式,发展电商经济,助农增收。社区还专门建立了农副产业展示中心,设置了电商平台,大学生村官轮流直播推介。

今年5月以来,电商平台已为80多家果农线上销售水果200多万元,线下为100多家果农对接销售水果400多万元。2025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可望突破15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4.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5%、5%。(来源:湖北省枣阳市财政局 通讯员王忠、张冬冬、刘朝翔、齐平春)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