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红绿灯开启武汉智慧交通发展新模式

今日湖北

2024-05-22 11:09:02

1716347030820001.jpg

本网讯(章清志)城市是我家,创建靠大家。

我退休以后,常住武汉,天天开车遇到交通拥堵,像大家一样感到无奈。

我是《城乡法治网》编辑部采编,为了获得一手数据,跑滴滴深入市场调研,写这篇通讯报道,真实反映武汉交通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促进武汉智慧交通的发展做点微薄的事情。

一、武汉市交通现状分析

武汉市交通,总体来说车多路窄,到处拥堵,管控艰难。

主要原因

1、特殊的区位和自身的水分割造成的问题

武汉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在历史上被誉为九省通衢,是国内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和汉江把武汉分割成三镇,别称江城武汉湖泊众多,被称为百湖之城。全国各地客流汇聚武汉,地人流密集。人车流量过大,水路阻隔交通,造成压力。

2、城市建设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大学读书的时候,武汉长江段,只有一座武汉长江大桥,汉江段只有江汉一桥和知音桥,很少看到堵车。四十年以后的今天,武汉长江段有11座大桥和两条过江隧道,汉江段有12座大桥,天天遇到堵车。

现在的老城区江汉关沿江大道一带,历史上最宽阔最繁华的路段,今天变成最拥堵的路段。

3、城市管理跟不上人口的增长

武汉市面积8569.1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377,加上外来游客流量,公安交通运管城管等职能部门,管的过来吗?

4、市民的整体交通意识和行为满足不了交通需要

武汉与深圳的市民交通意识和行为差距较大。

我于2004年从浠水县教育局下海到广东做生意十几年,看到深圳道路上,“人让车,车让人”是普遍现象。而今回到武汉常住,看到武汉很多时候,是“人不让车,车不让人。”

武汉要发展,交通要先行,怎么办?

我从个人视角,提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批评指正,并与到创建武汉智慧交通的讨论和创建中来。

二、开启武汉智慧交通发展新模式

1、智慧红绿灯,让车流变顺畅

智慧红绿灯,是我临时取的名,意思是根据道路人车的运动数量,红绿灯系统(含斑马线人行红绿灯根据人车的不同流量自动调节不同的行走车道和时间,而不是现在固定的车道和红绿灯变化时间。

武汉市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在红绿灯处,而红绿灯那里总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红灯车道排长龙,绿灯车道车空空。红绿灯车道和时间分配不完全合理,浪费了车辆合理通行时间。

如果实行红绿灯改革,让红绿灯智慧起来,通过视频监测,根据人车流量的动态来自动调节红绿灯变化时间,车流大的车道,绿灯时间长,车流小的车道,绿灯时间短,让所有车辆合理通行,就能够让车辆节省通行时间,缓解部分拥堵压力。

如果遇到十字路口加塞造成的堵死现象,智慧红绿灯可以暂时让所有绿灯变成红灯,等通畅以后,再恢复红绿灯变化,让车辆正常通行。

2、监控管理,让乱停受到处罚

乱停乱放,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武汉市少数严管路段,车辆一旦违停,马上会收到短信,按照规定时间驶离,否则被罚款。

这些路段,很少看到乱停现象。如果在武汉市其他区域逐步普及这样的监控管理,交通拥堵会得到部分缓解。

3、导航联网,让信息互联互通

如果把所有车辆导航与武汉市交通管理网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化自动管理,系统清晰地反映即时的交通现状,可以发布信息,提醒司机走哪条路线更省时遇到交通事故,提醒司机规避拥堵路线司机也会看到城市交通状况信息,调整路线。

4、共享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武汉交通发展的新方向

武汉市已经出现了“萝卜快跑”(低级版试用车)这样的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按照规定路线行驶和规定乘车点停靠。如果发展成共享无人驾驶电动汽车(高级版运营车),在武汉市内自由行驶,会很大程度改善交通拥堵现状。

我作了预估,在一个区间,需要1万辆汽车运行,如果换成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可能2000辆就够了。因为人们上班办事购物等,停车的时间多,开车的时间少,占用了很多停车位。共享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流动性大,停车时间短,需要的停车位少,能够很大程度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共享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增多,私家车必然会减少,提高了运载效率,缓解了交通拥堵。

5、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与辅助交通系统的配合,更好改善武汉交通秩序

武汉市需要发展以地铁轨道公交等为主体,发展出租车、网约车、共享电动车、共享单车等为辅助的交通体系。同时,大力发展无人驾驶共享电动汽车,并为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建设完善的停车充电配套设施,全方位改善武汉交通现状,让人们出行更便利。

6、严管与人性化管理结合

严管出结果。重点区域和路段,一定要严格管理,刚性化,不能讲人情。

在公交车、公检法公务车上安装监控摄像头,流动拍摄违章再处罚,是不错的办法。武汉交警公众号让大家随时随地拍照违章上传作为处罚的依据,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再增加其他特定车辆流动拍违章,大家都欢迎。

有些路段,需要人性化管理。比方,远城区,大道边,本来是不能停车,但是,小区的车没有地方停,晚上靠边停车不影响通行,交警最好不要经常去罚款,给大家一个交警捞收入的坏印象。让这样不影响交通的路段成为灰色停车地带,如果有问题才去管。

还有,开车在红绿灯处,大车后面看不见无意闯了红灯,交警直接取消罚款,让车主申诉再取消,很多人不会操作。

7、分步

如果方案可行,可以先在一个局部试点,再逐步推广

三、治标更要治本

武汉市交通拥堵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城市规划问题二是停车位少的问题三是市民交通意识满足不了交通需要的问题

如果城市规划合理一点,堵车就会少一点停车场多建一点,道路会通畅一点市民的交通意识提高一点,“人不让车,车不让人”的现象,就会少一点。

1、科学规划

武汉市规划局,需要站高点,看远点,对武汉城市规划,分别对待

对待老城区,需要重新规划,该拆的拆,该留的留。

对待新城区,控规数据和容积率需要控制好,人多路宽,人少路窄,分配合理。让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开,人车分流更安全。

对待待建城区,需要想到未来武汉市可能会成为直辖市,城市可能要扩容,需要按照百年格局规划。

城市规划,需要重点考虑停车问题。

在商业区建营利性室内室外停车场,在密集的生活区周边建非营利性公共停车场

道路规划需要考虑停车,有些路边,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可以规划限时停车位。

小区规划,需要增加停车位的比例,按照12--2.5设置。也就是一个单元,设置2个到2.5个停车位这样才能满足未来停车需求。

2、建停车场

建停车场,需要有的放矢,先作普查,像人口普查那样,社区牵头,对本区车辆进行登记,常停临停车辆是多少,现有停车位是多少,还需要多少停车位,怎么办?

车子不能挂在墙壁上,一定要落地的。如果没有解决停车问题,武汉城市交通会通畅吗?

因此,需要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并新建停车场,满足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

3、交通意识问题

武汉是英雄城市,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人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如果加大交规宣传力度,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的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我想,武汉市民一定会高度配合,让武汉的交通秩序,在全国名列前茅,早日成为文明智慧城市。

四、系统性治理

改善武汉交通拥堵问题,需要把武汉智慧交通纳入创建武汉文明智慧城市的大环境中系统性治理。

武汉市政府主导,公安交通运管城管等职能部门挂帅,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甚至个体工商户配合门前三包管理,全民参与文明智慧城市创建。

让武汉交通拥堵的改善,从智慧红绿灯的启用开始吧!

最后,说明一下,我是外行写交通,担心闹笑话,主动联系武汉市青山区交警周为民先生,向他请教,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和指导,在,我向他表达诚挚的谢意

2024520


1716347318218838.png

章清志,男,1963年2月出生,湖北大学毕业,中共党员。原湖北省浠水县教育局干部。原东莞市浠水商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聚善中华》2018--2020年特聘“公益爱心大使”。中国好人网十年“十佳志愿者”,全国帮好人万里行“贡献奖金奖”。城乡法治网编辑部采编。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大典》2019年度诗人。出版有《章清志诗文集》《养生保健康》《三祖天然禅寺》。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