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的精神 ---刘献君教授教育理念与实践侧记

今日湖北

2024-04-12 09:10:32

1712884118919116.jpg


网武汉4月12日电(方政军)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国院校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献君钟情于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40多年在大学德育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院校研究、个性化教育研究。先后发表论文 250 余篇,出版专著 18 ,计划在武昌由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文华学院联合举办弘扬教育家精神---刘献君教育理念与实践研讨会。

刘献君教授出版的相关著作有:《大学德育论》《文化素质教育论》《院校研究论》《个性化教育论》《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大学之思与大学之建》《高等学校战略管理》《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大学之道刘献君教育论丛》等享受国务院津贴,获国家级教育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全国人文社科图书一等奖,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等,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有重要贡献学者,入选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被中宣部授予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称号他还担任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年近八旬的刘献君教授不断探索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家,突出表现在,他是中国大学德育研究的先行者,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开创者,是院校研究的开拓者,是个性化教育的探索者择一业而白首。

扎根实践,努力探索高等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探索教育理论,首先要探索教育的基本规律——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刘献君始终关注对教育根本规律的探索。他说,在人的发展方面,人的结构性发展规律,偶然因素影响人的发展规律,大学生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内化是大学生素质形成的关键,青年社会化过程的三个特征,教育的根本在于个体自身,任何教育都要回到个体。在教育教学方面,提出大学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文化是教育之根,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基本主题,文化素质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重视学生需要素质的培养,思想教育过程的社会化,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结合点,个性=共性+特性,共性要求通过个性化的途径来实现,尊重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教育空间的显著特点等等和其他教育研究者有别,刘献君参加工作至 2003 10 月,始终在行政管理一线,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抓住问题开展学习和研究,以研究成果指导和推进实践,即研究 实践,相互推进。同时,将自己的研究以论文、著作的方式发表,以及通过多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推动全国高等教育实践。这突出表现在大学德育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个性化教育研究。从 1972 年至 1989 年,刘教授17 年均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1972 年起担任华中工学院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校党委学生工作组组长.他参与撰写中国第一本《大学德育学概论》《高等学校管理》1982 年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试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一文,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1986 年发表了论学校德育与社会大系统一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提出要实现思想教育过程社会化。 1987 年在对 100 名优秀党员大学生逐个深入访谈的基础上, 发表了大学生思想发展过程的调查与分析一文,探讨优秀大学生成长规律,提出培养学生,首先要培养他们积极 的生活态度1988 年发表了大学生第一个过渡主要矛盾分析一文,提出了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程中要解决四对矛盾,成为很多高校入学教育的参考资料。1989 年发表了高校德育目标与人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规 律、结构性发展规律、成长的自觉能动性规律。1996 年出版了《大学德育论》一书,系统总结了大学德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涂又光先生对本书给予了评价:该书始终贯彻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没有洋八股。这种学风与文风,当今太难得了。

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19941月,刘献君开始兼任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院长。 在当时学校文科弱小的情况下,为了取得理工科的支持、发展文科,刘献君提议面向全校举办人文讲座。结果,第一场讲座人山人海,学生参与十分跃。这件事触发了刘献君的思考: 大学生为什么那么喜欢人文讲座?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受到时任校长杨叔子院士的极大关注、高度重视,他向时任教育部领导汇报后,教育部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1995年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52 所大学参加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议,文化素质教育拉开序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支持。1997 年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刘献君教授和助手们组织课题组对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 100 多所有代表性的大学的人文教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发表了《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一文,系统介绍了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现状、模式,特别总结归纳了其课程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导向性、 综合性等特点。2002 年发表了科学与人文相融一文,阐述了科学、人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个性化教育方面,刘献君在 2003-2023 年文华学院创建过程中,努力探索个性化教育。创设潜能导师,以帮助学生发掘优势潜能为突破口;抓住潜能、 立场、空间三个关键点,开展立志教育,为学生个性发展 创设广阔空间;针对学术型、能力型、潜力型三类学生,分类培养;实施三个一行动,即一人一规划,一生一课表,一师一优课;创建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以系统思维、 数字化方式,深化个性化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刘献君从问题出发开展研究,提出个性化教育的有关理论。2011 年,相继发表了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探索论立志教育论尊重及其教育意蕴创新教育空间论需要及对大学生需要的引导交往的教育意蕴个性化教育的十个观念课程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等论文,全国不少大学开始学习文华学院的个性化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注重应用,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刘献君在三所大学担任过领导职务,对学科建设、战略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着手研究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如,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没有一流的学科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学,学科建设的四个环节;世界上最好的大学都是因为有强有力的战略领导,外向性是战略的主要特点,定位是战略的核心,舍弃是战略的精髓,从战略规划走向战略管理;分类是定位的前提,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特色就是水平,注重类特色;制度影响甚至决定人的全面发展,制度是社会变革和高校变革之间协调的中介,重视制度和机制的协调运用。学校决策 要为自由创造条件,高校决策具有学术、行政、综合三种决策。学生学习了才有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结合;教育教学是目的性活动、教育管理是手段性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创建过程,等等。

院校研究,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架桥2000年,刘献君通过在华中科技大学创建院校研究所、 院校发展研究中心,2002 年发表第一篇开展院校研究的论文,2003 年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院校研究学术研讨会,2007年推动建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成为第一任研究分会会长,2008 年主编第一本院校研究教材。他说,首先,要认识中国高校开始院校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院校研究的内涵、特征。 其次,要在实践中逐步推进院校研究的开展,推进院校研究走向必然、自由。在专题研究中突破在规范发展中提高在国际化中深化。通过共同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培养博士研究生、互访互聘等多种方式,国际化伴随院校研究的始终。2016 7 月在长沙举办世界院校研究会会长峰会,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及海外华人院校研究会会长出席会议,这次峰会将院校研究国际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刘献君身体力行,曾在四所大学任职,其中直接参与、领导创办襄樊职业大学和文华学院两所大学。无论走到哪里,他强调尊重学生,保持了平实的教育风格让学生们在读博期间收获的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更是为学之道和为人之道。尊重学生、有求必应。在刘献君看来,无论这个学生的背景如何,在他眼里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会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和个性,有求必应,有信必回,耐心倾听,解惑答疑。 远在大洋彼岸的某学生每个月都会将自己正在做的事 和难以抉择的事通过邮件的方式向刘献君汇报,刘献君看到后会一一回复,第一时间给她准确的判断和指导。学生感慨道在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走在美国科罗拉多厚厚的积雪中也不觉得寒冷。在我杂乱的研究过程中,站在十足路口困惑之时,刘老师一定会在前方给我指点迷津,给我力量,我只顾勇敢前行。一位博士生曾在放寒假前将论文初稿交给刘献君,刘献君在春节期间用四天时间看完了初稿,并用特快专递寄给了她,还亲自书写了一封信表达对该学生的关心以及对她家人的问候。看着老师圈点的无数错别字,给与我的肯定与鼓励,提出的殷切期望,我的心中涌起无限的思念和感动。在一个天降大雪的日子里,一名博士生将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发给了刘献君,并给他发消息老师,下雪路滑,不宜出行,请您等天气好转再到办公室批阅。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了刘献君的短信开题报告我已认真审阅,下午办公室见。看到这条消息,这位七尺男儿的博士生不禁热泪盈眶刘献君要求他的学生做研究要做真研究,不能飘在云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既对理论创新无所贡献,又不能服务教育实践。还会经常带着他的博士调研、访谈。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时,刘献君会时刻惦念文章的进展,经常把自己看到的相关材料分享给学生们有时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的修改都要标注出来,再手写几页修改意见。刘献君这种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们肃然起敬。不少同学说,老师勤奋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睿智通透的人生境界,都值得我们学习。

以悟导悟,独特的教育方式/刘献君特别喜欢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里的一 句话迷则为凡,悟则为圣。意思是,一生迷迷糊糊,你就是凡人;时时反省,事事领悟,你就是圣人。通过对这段话的深刻领悟和多年的教育实践,刘献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以悟导悟。 曾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发表的科学与人文相融一文中提出,教学中教师要以悟导悟。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靠体验、感悟。教师要以自己的体验、感悟 去引导学生感悟,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体会,贯穿在讲课过程中,达到师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刘献君认为,知识是由外而来,智慧和思想则是由内而生,需要自己建构。生活中的很多道理并不在书上。从知识的获取,到能力的培养,到经验的取得,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刘献君在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 发现学生们都比较傲气,自认为是天之骄子,经常张口就是 要是我当总理,要是我当校长会如何如何之类的话,或者老师讲课没有一个讲得好的,等等。刘献君在讲课当中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上来讲,每个人讲三分钟,但发现没有一个人讲得好,有的词不达意,有的结结巴巴,而且普遍没有一个好的姿势。刘献君在总结时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两句话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从想到说,从说到做,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自己的反复实践。在实践中去感悟,去提升。他告诫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要踏踏实实,从头开始,从小事做起,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切忌急于求成。

从教五十多年以来,刘献君和他的学生们一起,从学习和生活经历中,悟出人生道理,并以此指导人生。有的学生在读博期间,读书、工作、教学、做官、赚钱,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放弃。刘献君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们人的一生有很多事要做,但是要抓住那些关键的、能够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攻读博士学位就属于影响一生的事。人生要勇于放弃,越是什么都想做,越是什么都做不好。有的学生在学术研究上感到迷茫,刘献君鼓励他们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有选择一个方向,在某一方面研究深透, 才能深刻理解科学研究,触类旁通,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学生在读博期间急于求成,刘献君见状严肃教导之一年可能干不成任何事,十年可能干成任何事。一年只能收获小麦玉米,十年才能收获参天大树。刘献君发现学生们的研究停留在随意性问题解决或是搬来一大堆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理论,往文章中一放,理论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没有任何关系。刘献君叮嘱他们在研究中要经过反复比较思考,找到与解决问题适切的、具有解释力的理论,避免用无知去研究未知除此之外,做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做一件事情要产生多种功能”“做成一件事容易,做好一件事难”“唯有坚持才能对未来充满期待”“敢于和善于对自己说不”“眼前不等于永远,暂时不等于永恒”......等人生感悟无不渗透在刘献君与学生的交往中。

导师以身垂范,教我们在研究中更多地体悟做人、处事和治学之道,这也是他反复倡导的以悟导悟的教育真谛。”“毕业后的这些年,时常与刘老师联系与请教,越发感受到刘老师清正、厚重的高贵品格,慈祥、谦诚的为人风范和宽厚、坚实的学术功底。刘献君的博士生这样评价道。从课堂的四面墙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刘献君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智慧引导着学生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一次接受采访时曾用 6 个字概括自己人生态度:勤奋、求实、简单。 勤奋是自小就养成的习惯,求实是指做人要实,做事要实,做学问要实。教育是亲证力行的事业,绝大多数教育家都是在讲坛上、在校园中成就的,他们的身上有着实践探索的汗香,有着校园泥土的芬芳。教育家的德是实德、才是实才、干是实干。他们的成果,是理实相生、知行合一的成果。

编辑:晓颖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