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拥芦茯塔

今日湖北网

2018-01-21 10:57:51

20160725041706323.jpg

“幸福生活,是人们的美好向往,也是党和政府的孜孜追求。”潜江市委书记朱汉桥道出潜江的另一种气质。将“幸福指数”纳入施政目标,让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成为潜江市委市政府最为关切的目标。

楚文化的发源地,水乡园林、鱼米之乡的美誉,中国宜居城市的范例,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盘点发展历程,生活在潜江是幸福的。解码“幸福潜江”,可以触摸到这里优美的人居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容的城市个性,以及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令人如沐春风的政务服务……行走城乡,定格在群众脸庞上的一个个幸福瞬间,就是为“幸福潜江”写下的最美注释。

做大蛋糕,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看病难,养老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诸多患者的记忆中,因病致贫已成他们不堪回首的一段经历。如何有效缓解广大老百姓看病养老,潜江市一直在努力探索。

“我敢打赌,过不了几年,国家会给我们生活费,像城里人一样月月有退休工资拿!”园林办事处深河村农民李树远对老伴说。“你做梦吧,这不成了城里人?”老伴不相信:“几千年养儿防老的历史真能改变?”

李树远老伴因患甲亢病住院,新农合报销50%医药费,老俩口喜出望外。此外,村里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养老保险,每月可领295元;国家对慢性病进行医疗补助,其老伴有600元的补助金;实施社区医疗服务,老俩口纳入免费体检……去年9月,满怀兴奋和感激之情的李远树一封《想不到的及时雨 看病能报销养老有钱花》的信件寄到《人民日报》,向全国人民讲述他的幸福:“赶上了这个好时代,真幸福!”

医疗能力逐年改善,就业创业效果显著,教育资源日益均衡……2012年,潜江市民生支出达31.1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75%。一系列举措让全市人民更快、更多、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经济繁荣是幸福城市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就业才能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才能增加、才能投入更多的资金改善民生。去年,潜江市生产总值超过4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85元……逐年增长的数字,为老百姓享受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建设,市民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进城30分钟,武汉1小时,上海6小时……猛然间,潜江跨入“高铁时代”,农民与城市、潜江市与外地的空间距离在缩短。这种突如其来的“时空变迁”,让很多市民感觉“恍如隔世”。

“由于工作关系,我们经常跑武汉。以前坐客车三四个小时,半天就没了。”市民蔡勇说。如今,覆盖“一区两带三极”发展规划的“五横四纵”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带动区域经济驶上“快车道”,将潜江与周边城市坚密联系在一起。潜江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客货铁路运输枢纽城市,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不仅仅是城际路网,城市建设更是让潜江面貌焕然一新。为解决群众反映的饮水、行路、住房等,去年,潜江市投资4.73亿多元解决3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新建通村公路62公里,加固农村危桥8座,完成708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对4232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租赁补贴……

行走城乡,“四化协调”、“四城同建”的火热建设景象随处可见。一座座雄伟高架的铿锵崛起,拉开了城市的基础骨架,开启了新城建设的新时代。

水乡园林,都市生活畅享田园宜居

百里长渠潺潺河水从城区流淌至村庄,一排排水杉,一幢幢高楼,倒映其中;游园、广场如颗颗碧珠,镶嵌在宽阔的路边湖旁……穿行水乡大街小巷,人们不经意地发现,道路宽敞了,社区变绿了,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增加了。

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景,无不彰显着这座幸福城市的活力生机。

近年来,潜江市累计投入30多亿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条投资仅2000余万元的红军路道路改造项目,成为了市政府首个开工重点建设工程;而另一段全长1294米的城北街道积水改造工程,则被列为全市“深化治庸问责年”重点督办项目;针对群众反映的民主街露天集贸市场脏乱差问题,市政府投资近2000万元将其改造成了全市首个标准化集贸市场……

“把百姓的需求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对影响群众生活的问题立马就办,对大家期盼的民生问题舍得花钱。”市民说,每天我们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为提升幸福感而不断的努力。

“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需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理所当然应由人民共享。”潜江市长张桂华说,民生幸福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谋民生福祉,建幸福城市,潜江踏着春的脚步,继续向着更高层次的幸福出发!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