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是恩施干部群众干出来的。”
这是年初全省“两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来到恩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令在场的代表、委员们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省委书记的肯定,如今言犹在耳。6月12日至13日,带着省委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带着对400万恩施人的牵挂,李鸿忠书记再次来到恩施。到基层去,到大山深处去。两天时间里,从海拔1200多米的店子坪,到鄂西南边陲的龙潭村,一路翻山越岭、马不停蹄。
在脱贫攻坚的重要关口,恩施该怎么干?沿着省委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我们一路寻找答案。
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这两天,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村委会十分热闹,媒体记者、考察调研组来了一波又一波。
回想起几天前李鸿忠书记调研时的情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光国记忆犹新。
“那天李书记来到村委会时,已经下午4点多了。”
一下车,李鸿忠书记径直走向“五个一批”宣传栏,察看村里精准扶贫情况。在村里的产业发展布局专栏前,李鸿忠看得仔细、听得认真。近年来,店子坪村大力发展土豆、红薯、生猪、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农产品通过网络热卖,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李书记听后十分高兴,叮嘱我一定要在增加村民收入上实打实地抓下去。”王光国说。
让农民增收,李鸿忠书记一直十分关心。他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必须把农民增收这个核心贯穿到精准扶贫工作全过程、各领域。
在村里老党员何培贵家,李鸿忠问得最多的是一家人的收入情况。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李书记,没想到这次他到我家里来了。”何培贵至今还有些激动,“听说我种了两亩猕猴桃,他祝福我今年收入一定会更高咧。”
对于低保户李世芳来说,更多的是感动。
在李世芳家里,李鸿忠房里房外看得仔细。临别时,他还特意叮嘱乡里、村里的同志,政策兜底的这部分贫困户,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生活条件还十分差。要帮助他们养几头猪、喂几只鸡,尽量让他们的生活改善一些。
“听了这些话,我没有理由不把日子过好些。”李世芳眼眶有些湿润。
“全省都要达到这个水平”
村卫生室就是一个村的群众中心、信息中心、和谐中心、精神中心。“那天李书记进来时,卫生室已经聚了不少人。”村医宋登羽回忆。
李鸿忠与大家热情打招呼后,把他叫到身边。
“村里有什么地方病没有?”
“主要还是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病,主要是因为常年走山路、下地劳作,再加上劳累所致。山里冬季寒冷,取暖设施有限,村里可以考虑给每家每户都配发一个护膝。这种方式成本低,也简单管用。”
“省委书记想得可真细啊!”宋登羽感叹道。
看完村卫生室,李鸿忠又走进村委会旁的小卖部。
门口摆放的两个电子屏移动终端引起了李鸿忠书记的注意。这是村里的电商平台、“长江云·云上恩施”移动终端。网络信息化,中央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部署。这些部署,在大山深处的店子坪找到了注脚。
点开电商平台终端,土豆、腊肉农产品一一在列,还清晰标明了当月销售记录。
“看来,恩施州、建始县在信息化运用上,抓省委要求部署落实力度大、速度快。”
随后,他又饶有兴致地了解了“长江云·云上恩施”运行情况。
从便民服务到精准扶贫大数据,再到手机终端,李鸿忠边看边听取州委书记王海涛及建始县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他肯定地说:“全省都要达到这个水平。”
回想起这些,陪同调研的州扶贫办主任梁公章有些自豪,“我们恩施不仅卖空气、卖山水,现在也要卖经验、卖精神了!”
大力弘扬“当代愚公”精神
令王光国没想到的是,看完村委会,到村民家里走访后,李书记要到他的家里坐一坐。
院坝里,李鸿忠与王光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得知王光国的父亲当过28年的村党支部书记,李鸿忠对王光国父子接力奉献42载的事迹表示钦佩和赞许。“店子坪村山高路远,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条件很差,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还是有一个好支部、好书记。”
“在光国的带领下,村里路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光国的事迹,表现出了一种志向和精神,那就是优秀党员扶贫要走在前面,做出榜样。”
实际上,王光国其人其事在媒体网络早已不陌生。因为带领村民们绝壁开凿致富路的事迹,他被誉为“愚公”支书。如今,路通了,店子坪早已变了个模样,村民人均纯收入已从2011年的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6000多元。实地察看后,李鸿忠说,“光国这个榜样,是立得住的。”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今年是建党95周年,我们开展‘两学一做’、推进精准扶贫,远学贵州海雀,近要以光国书记为榜样,向身边的典型学习。要把店子坪村的事迹搬到全省,搬到全国,搬到网上去,像贵州海雀村一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样板。”
“李书记来看我,我十分感动,也感到压力很大。今年底整体脱贫,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这是我给李书记立下的承诺。”王光国话语坚定。
要在农村修好两条路
“要致富,先修路”,耳熟能详,也一语中的。
作为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东西向通道的组成路段,宣(宣恩)鹤(鹤峰)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将极大改善鹤峰的交通状况。
在鹤峰县太平镇龙潭村,村民们最关心的还是这条路。“通高速公路,这是鹤峰人最大的梦,现在要圆了。”见到省委书记李鸿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向启宏感慨道。
“对贫困群众来讲,修好路,是脱贫的重要保障。”李鸿忠深表赞同。
此前,李鸿忠来到宣鹤高速公路项目拆迁现场,专门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
“这不仅是一条路,更是我省扶贫攻坚的战略通道。”李鸿忠与项目单位省交投负责人交流时说,“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这是省委当前算的最大的账。
路是全面小康的支撑,有了路,全面小康的基础才会更夯实。要将高速公路建设纳入到全省扶贫战略中来谋划,毕其功于‘十三五’,推动重点贫困地区交通大发展,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受惠。”
嘱托,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省交投用修路扶大贫,帮扶扶小贫。坚决完成省委交办的任务。”陪同调研的省交投公司总经理龙传华表示。修了群众脱贫的路,还要修好为民服务的路。
基层组织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几天,作为服务群众的直接参与者,龙潭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沈海艳一直在思考李鸿忠书记的话,“建议你工作之余,多到老百姓家里去,了解疾苦,倾听心声。”
“刚毕业时还有些好高骛远,到村里工作后才发觉,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能学到很多东西。我一定会时时刻刻把李书记的嘱托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向启宏考虑最多的是发展年轻党员的事。
13日,李鸿忠在村里调研时,特意叮嘱他,村这一级是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的“最后一公里”,很多工作都要落在村干部肩上,“要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快培养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奉献农村。“这事儿,我得抓紧办。”向启宏说。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