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活动感悟
本次“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活动,我来到了单位“三万”村利川市文斗乡高峰村。
来到村里,整齐划一的烟叶、玉米、核桃树映入眼帘,犹如绘在大地上的一幅美丽画卷。恩施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将原本就不平整的坡地分散成零星状,在平原上出生长大的我,倍感这里生产劳作的艰辛和不易。即便是这样,每一小块土地都是精耕细作,都没有闲置,可见高峰村民的勤劳,勤劳致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高峰村多年来没有出现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事件,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绩显著,呈现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村容村貌。该村人均年收入3800元,是生产发展、生活相对富裕的村组。村支两委干部系统健全,管理民主,村干部能关心群众疾苦、能倾听群众呼声。
通过与村民座谈交流了解到,该村的支柱产业是烟叶和畜牧产业,新兴产业是核桃产业,产业结构由原来单一的传统粮食种植向多元化发展。烟叶产业种植技术成熟,收入可观,村民发展烟叶产业的积极性很高。但因为烟叶种植面积受指标限制,而且田间管理复杂,需要付出繁重的劳动才能有所收成,而每家劳动力情况不一样,甚至有的家庭主要成员都是老弱病残,这既催生了一批种植大户,也造成了新的贫富差距。种植大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可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规范化管理,能保障烟叶的质量;在农忙的时候聘请村民务工,增加村民收入,解决了村民增收问题。在发展烟叶产业的大好形势下,这一发展模式可谓是双赢,对带动本地烟叶产业更好更优发展、促进村民增收是一举两得,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目前,相比于其它更落后的村组,高峰村的创业热情比较高,有一个勤奋无私的村支两委班子、有几位年轻向上的致富带头人、还有一般农村青年所缺乏的对科学技术的向往、更有创新创业的勇气和干劲,村里现在分别有养兔、养牛、养猪大户各一家。但是,给我感受最深的却是养殖大户从致富带头人变成"致负"典型的演变。从整体上看,该村的养殖业呈现出原始、粗放的特征,养殖技术多是根据经验而来,并没有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如养兔大户徐昌亮将商品兔作为种兔引进回来,失去了繁育扩大规模的机遇,有的商品兔品种不良,本来两个月就可以出栏的兔子结果半年也没长大,再加上喂养成本和市场的低迷,结果导致严重亏损,本已致富的农民却成了"致负"的典型。
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村民缺乏科学知识和技术,也缺乏学习掌握专业技术的途径,而政府部门的科技服务又没有能力覆盖到广大农村。村民只能盲目相信广告,对品种引进、饲养技术、饲舍改造等技术问题无所适从,在产业发展中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弯路。另一方面,养殖业的市场风险较大,价格存在大起大落现象,再加上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等因素致使养殖户很难准确把握商机。第三方面,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欠缺。政府部门可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村初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合作机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致富。
核桃产业是高峰村的新兴产业,种植已两年有余,从目前情况来看,因缺肥长势不算很好,褐斑病没有得到及时防治。究其原因,村民在化肥农药的使用方面存在短视行为。核桃区别于一年生作物,当年是见不到经济效益的,一般4年左右才挂果,老百姓对这种需要长期投入的坚果类林木舍不得施肥用药。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科技普及不够,农民不了解现在种植的核桃是早熟丰产品种,也就是通过栽培技术的提高,能完成核桃4年挂果,10-15年丰产的目标,而不是原来的老品种,不管不理可以挂果30-50年,甚至上百年。虽然我们反复宣传技术要点,但农民仍然没有改变传统观念和种植模式,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就是只要树苗不死就行。这样必然影响果树的后期挂果,不利于产业发展。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高峰村,这句话恰恰相反,是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为什么这样理解呢?因为高峰村的贫困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看不起病,甚至有的家庭因病返贫。村里没有游手好闲的人,都是勤勤恳恳的村民。只是身体不好的村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看不起病,也没有劳力发展经济。看着别的村民致富而望尘莫及,还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虽然说现在农村都加入了合作医疗,但是能报销的比例还是很有限,看不起病只能靠硬撑。
可喜的是,在村里见到了不少青壮年在带动村民致富,他们有知识、有干劲、眼界开阔,养牛大户黎亮就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这说明我们国家在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让青壮年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广阔舞台,他们坚信在农村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不再都去大城市务工。年轻的村医罗意还是入党积极份子,向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靠拢,党的基层组织在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说明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建设,特别是"三万"、"精准扶贫"专项工作,党委政府强农惠农的政策吸引了积极进取的年轻人。
(来源:州生产力促进中心 孙杨柳)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