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绿葱坡镇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侧记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宋军华 付瑞勇)5月12日,初夏时节,"鄂西屋脊"绿葱坡依旧透出阵阵凉意。穿行而过的209国道线上,一幢幢清新别致的民居、一棵棵挺拔苍翠的行道树和一辆辆往来的客车,构成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画卷。
破败、单调、凌乱……曾经,这些是描述农村的专用词。而如今,绿葱坡镇209国道沿线的小山村却让人眼前一亮,变化从何而来?这一切,源自去年全县掀起的"六城"同创热潮。围绕"省级文明乡镇"目标,绿葱坡镇上下全员参与,从集镇到了农村,一股新风在田野阡陌激荡。
卫生品牌得叫响,房前屋后要亮堂。"沙沙沙……"13日,家住三尖观村的冯冬梅照常起了个早,拿起扫帚在院子里扫了起来。据她介绍,以前家里的农具、秸秆、杂物都是随便堆放,没想过好不好看,"现在开门扫地,东西摆整齐,都成了我们村的习惯,看着还是舒服多了。"
扫干净,摆整齐,起初对"闲散、随意"惯了的村民似乎勉为其难。今年初,三尖观村一村民沈某某过了一场喜事,鞭炮残渣、废弃一次性碗杯堆在了国道线边,十分碍眼。
"我丢我的,又没占道,这有什么影响嘛。"沈某某"固执"认为自己没有错。"干净不只是要咱们门前干净就行了,道路上也要干净……。"镇创卫办工作人员上门当起了"宣传员",给沈某某上起创卫课。
在文明劝导员的"口水战"下,沈某某心服口服,主动把堆放的垃圾杂物销毁处理,还动员邻里乡亲加入创卫队伍,抡起铁撮、扫帚,对"脏、乱、差"说不。
创卫说起来简单,但操作系统而复杂,尤其对农业面源污染较大、村民素质尚低的农村,更是困难重重。镇创卫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队伍,一村配备卫生专管员、保洁员、垃圾运输三轮车,对主街道面、居民生活集中区实行日清扫、日清运。同时,每村配置垃圾箱、垃圾池,探索践行垃圾村分散收集、镇集中处理模式,真正让垃圾无处藏身。
"村民已把扫地当成每日'农活',还攀比起哪家门前干净,哪家又丢了脸。"创卫办工作人员田祚青基本一个星期到各行政村两次,对照创卫指标和标准,检查垃圾收集、分类和清运情况,并对农户"扫干净、摆整齐"进行挑刺。
赶上文明潮,小山村还流行上了"追星"风。"卫生之家""卫生楼院""五好文明家庭户"等评比活动,在各村火热拉开帷幕,哪家扫得最干净、哪家门前还有垃圾、哪家扫地流于形式……评比会上,村民们指出问题"不留情面"。"下次再努力,一定要把十颗星都摘回去。"一村民评选"落选",但仍满腔热情。
屋子干净了,个人也要树立卫生意识。镇卫生院周五全院卫生大扫除、每月下乡义诊和健康体检、公众咨询行动等已雷打不动,爱卫衡量标准从环境评价参数开始向居民健康指数转变。
"每月都能免费体检一次,有什么病很快就能查出,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和痛苦。"三尖观村的田朝晖身体肥胖,且喜欢饮酒,每次镇卫生院下乡义诊体检,他都会赶来参加。量血压、测血糖、"两癌"筛查等,村民们享受着"创卫"带来的健康福利。
自去年以来,该镇共发放宣传资料12000多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2期、公众咨询10期,34个村2万多村民在"创卫"中坐收实惠。"送健康、送医技让村民享受到了均衡医疗服务,也引领了健康生活方式,对村民身体来一次由外而内的保养。"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主任苏诗赟说。
"家乡拥有独特的高山、森林、空气,加上换然一新的环境,这些都是财富呢。"创业者朱勇"见机行事",在老家建起了农家乐主题餐馆和高山休闲宾馆,夏天时客人前来有吃、有住,度过一个别样高山风情假日。
"'创卫'是一项创建工作,也是一个机遇,通过投入财力和精力让绿葱坡变了脸,文明聚变效应还在不断加剧。"镇人大专职副主席、"创卫"负责人吴静介绍,从集镇到209国道上的野花坪、北界、三尖观、刘家荒等6个山村正在文明蜕变,一个"绿葱升级版"已初显雏形。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