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以“智”赋能——世界读书日背景下的阅读教育革新实践
本网讯(万星)在2025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神龙小学六(3)班班主任熊老师以“阅读连接心灵”为核心理念,创新融合心理学方法与数字化工具,探索出一条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培养终身阅读习惯的新路径,为“知识赋能未来”写下生动实践。
大语文导向:素养提升与思维拓展
大语文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在广阔文化语境中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化感知能力。熊老师的教学方法与之高度契合: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对折笔记法”开启思维之旅
在熊老师的课堂上,“对折笔记法” 成为学生打开思维之门的钥匙。这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文本内涵,培养分析、归纳与批判性思维。在思考与记录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深度与广度,为语言表达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整本书阅读素养:“先见林再见树”把握全局
针对高年级学生,熊老师倡导“先见林再见树”的整体阅读法。引导学生从目录入手,对整本书的框架和章节脉络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全书内容。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信息整合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会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对复杂文本的驾驭能力。
跨媒介阅读实践:多元融合拓展阅读视野
在大语文的范畴下,阅读不应局限于传统文本。熊老师引入思维导图模板与关键词框记法,助力学生高效整理不同媒介获取的信息。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电子笔记、在线协作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完成阅读任务,拓宽阅读渠道。通过跨媒介阅读,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加深对语文知识在不同场景下运用的理解,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AI 时代适配:从信息处理到创新表达的升级
面对 AI 时代信息爆炸与多模态文本的挑战,熊老师的教学策略聚焦三大能力提升:
高效信息筛选与整合:精准提炼核心要点
“一句话概括法” 成为学生在信息洪流中精准捕捉核心要点的利器。熊老师通过系统训练,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复杂文本时,迅速提炼出文本的核心内容,有效适应 AI 时代对信息快速获取的需求。同时,“关键词框记法” 帮助学生从海量内容中精准抓取关键概念,如同搭建知识大厦一般,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表达:培养独特观点与表述
熊老师鼓励学生摆脱机械摘抄的习惯,用个性化语言记录观点。例如,引导学生将经典句子转化为自己的表述,既避免机械摘抄,又培养创造性表达能力。在 AI 时代,人类独特的情感与创意愈发珍贵,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与 AI 的协同中凸显自身价值,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表达的能力。
技术工具赋能深度阅读: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熊老师将传统笔记与数字工具结合,例如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梳理书籍逻辑,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借助语音转文字功能辅助阅读复盘,提升学习效率。这种结合方式既发挥了传统笔记有助于思考沉淀的优势,又利用数字工具的便捷性强化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为深度阅读提供有力支持。
心理联结: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跨越
大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终身阅读习惯,熊老师通过心理引导实现两大突破:
兴趣驱动选择:自主选书激发阅读内驱力
熊老师大胆打破 “家长指定书目” 的传统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喜好,鼓励他们根据题材、作者、社交需求等自主选择阅读书目。这一举措如同在学生心中点燃了一把火,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内在阅读动机。一名学生反馈:“现在读《海底两万里》是因为我喜欢科幻,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输出倒逼输入:阅读转化为社交与创造活动
“向朋友推荐一本书”“用思维导图讲故事”等任务,将阅读转化为社交与创造活动。通过这些任务,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表达与沟通能力。家长反映:“孩子开始主动展示读书笔记,还和同学在线讨论情节!”这种方式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
“教育不仅要回应时代,更要预见未来。”熊老师的探索证明,融合大语文理念与 AI 技术特性的阅读教学,既能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又能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
神龙小学的这一阅读教学革新,为构建面向未来的阅读生态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阅读教育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更让我们相信,在教育者的智慧引领下,阅读将真正成为连接心灵、照亮未来的强大力量。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