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有意兴二小 桃李无言报三春

今日湖北网

2018-01-21 10:42:51

——荆门市石化第二小学创建省盈联教育基地工作纪实

赵璇


荆门市石化二小原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2016年元月,划归掇刀区教育局管理,现有14个教学班,教师43人,学生530人。

2014年9月,学校开始实施楹联教育。两年来,学校持续开展了师资培训、书法竞赛、征联、外出参观学习、专家指导等一系列活动,目前教师楹联知识的掌握、楹联创作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师生学习楹联的风气蔚然成风,2016年3月,学校被市文联命名为“荆门市楹联教育基地“,同时启动创建省楹联教育基地的工作。目前,学校在荆门市教育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正在一步步实践和推进“让联花亮丽、让国粹飞扬”的境界和追求。

荆门市石化二小校长 赵璇

一、两行对句扬国粹 二小联花绽楚天 ——楹联教育的构想与定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由此,学校提出了让师生受益终生的文化特色定位:楹联教育。

(一)养成教育的需要。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大多是农民和进城打工族、小商贩,人文素养相对较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和高雅气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程改革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根据这一目标,各阶段目标都分别提出了诵读儿歌、童谣、优秀诗文的要求。

(三)传承文化的需要。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蕴含的思想、胸襟、情怀、永远魅力四射,楹联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含哲理,而且语言凝炼、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韵律、有内容、有意境,千百年来,万口传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

(四)创造教育的需要。 诗联是一切科学的根。意大利诗人塔索指出“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惟有上帝与诗人。” 英国诗人雪莱说:“诗是神奇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它包含一切科学,一切科学也必然溯源到它,它同时又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的老根和花朵。”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诗联教育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打造学校的楹联特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楹联的国度里畅游。也许学生还不能真正懂得楹联的意思,可是他在朦胧中把握了古人经过多少年探索才找到的汉语言音韵之美,播下热爱和兴趣的种子,待将来到了水土适宜的时候,一定会破土发芽,开出一束绚丽的生命之花。

别具一格的校门

#p#分页标题#e#

二、与联为友提品位 以文化人长精神 ——楹联教育的目标与追求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谈到“三流的学校靠校长,二流的学校靠教师,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由此可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所在。

我校开展楹联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楹联的熏陶下、滋润中、传诵里,构建高雅、向上、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师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实现学校有文化内涵、教师有文化品位、学生有文化追求。

学校有文化精神:我们确立了先进的办学观念“为健康智慧的幸福人生奠基”;确定了合理的办学目标“办和爱、和立、和雅、和美、和谐”的幸福校园;我们还制定了学生十个好的培养目标,以成为“健康、阳光、优雅、乐学”的二小少年;以联意、联情、联句为载体,打造学校环境文化,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场所、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教师有文化品位:我校把对教师的要求落实到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有四感:对学生牢记责任感,对生活保持幸福感,对工作充满成就感,对教学充满诗意感;二是素质达四度:思想上有深度、知识上有厚度、育人上有力度、胸怀上有气度;三是教学四要求:素养上求教者和厚、科研上求新、课堂上求实、质量上求真,总之要运用校园的楹联研究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

学生有文化追求:楹联校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追求,使学生有朝气、有灵气、又生气,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三动”:动手、动脑、动口;“三善”:善问、善学、善疑;“三敢”:敢做、敢说、敢辨。让学生在学联、背联、写联中,培养文化兴趣,感受文化情趣,树立文化志趣。为将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校园一角

三、弘扬国粹千秋业 锤炼楹联一世功 ——楹联教育课程开发

(一)开发楹联教材

学校将楹联融入了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进课程文化建设,历时近两年,开发出具有“体现校本特色,彰显地域特色,突出语文特色,具有儿童特色”的校本教材《小学对联60课》,教材分上、中、下册,每册20课,分为“对联小博士”、“对联小花园”、“对联小灵通”、“对联小作家”四个板块,体现了知识性、系统性、教育性、儿童性、趣味性的特点,在四至六年级试用后,效果较好。

(二)建立教学制度

学校在4—6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楹联课,出台了楹联特色教育管理制度,有《教师学习培训制度》《楹联研究活动制度》《楹联教学管理制度》《楹联教学评价激励制度》等。

(三)确立教学原则

为让楹联教学有章可循,我们提出了六大教学原则。一是以生为本。在教学中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二是以读为主。教学中教师可以不作深入解读,学生可以不求甚解,重点在“读”,要求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记忆。三是循序渐进。在教学中倡导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强调日积月累。四是生动活泼。突出楹联教学的语文活动课特点,创设楹联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快乐学习。五是风格简约,教学线索明晰,强调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不拖泥带水。六是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当堂解决,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同时,学校还开发出了知识类课型——识联、故事类课型——话联、吟诵类课型——诵联、赏析类教学课型——赏联、习作类课型——撰联、书法类课型——书联等六大课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四)探索教育模式

在实践中,学校逐步探索出了“因学生发展施教、因年龄特点施教、因认知规律施教、因未来需求施教”的联教策略,努力探索出“低年级以背诗联为主,培养兴趣;中年级以用诗联为主,培养情趣;五高年级以写诗联为主,培养志趣”的小学楹联教育路径,构建了“围绕‘四学’、彰显‘四力’”的楹联教育模式。

一是学会去背,积淀实力。学校编制了石化二小分年级阅读背诵积累的《快乐阅读》校本教材;充分利用晨读、晚托、每周一节阅读课的时间,强化训练; 采取班级交叉、人人背诵、教务处抽查等形式及时检测,让学生的背诵积累落到了实处。

二是学会去讲,激发活力。学校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分别备课、做课件、在不同年级上课、保证高段年级每月一节楹联课;组建兴趣班,每周利用晨读时间强化训练。

三是学会去用,培养能力。学校鼓励学生的演讲、日记、作文等方面要求“三个用到”:用到名言、用到诗词、用到楹联,既增强了文采,又巩固了新知,更加培养了学生搜集、选择、积累、感悟、思考诗联的文学素养能力。在学校的各项活动及宣传中,尽量以对联作为标题,极大地提高了宣传效果。如珍惜时间方面的,有的学生用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学生用到了“勤读名著开眼界,多研诗联扩胸怀”等等。

四是学会去写 彰显魅力。写联撰联是楹联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用楹联概括课文。 “把厚书读成薄书、把长文凝练成短句”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如今,师生们共同探讨、共同交流、共同编写已有一定的气候。用楹联作总结。今年的暑期培训老师以联作总结,言简意赅,形式新颖,道出了老师们的心声。2016年11月的太仓行,回来的路上一路欢歌一路对联,每位老师的感悟以一副联结束,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用楹联感怀节日。每逢节日,我们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撰诗写联,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专家引领成长路 名校缔结联墨缘 ——楹联教育队伍建设

创建楹联特色学校,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楹联水平。学校2015年成立的楹联学会,负责开展楹联教育活动。

1、聘请专家团队。学校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人力资源,省楹联学校学会的领导专家亲自指导教材编写、多次指导楹联教育的相关工作、介绍其他地区的楹联经验;专门聘请了市楹联学会的强会长、刘会长;市书协的张会长、汤会长;市教育局评估中心熊主任组成的专家团队,定期来校检查督导指导工作。

2、结成联教联盟。学校通过和襄阳荆州街小学,江苏太仓三小,江苏太仓实验小学、江苏沙溪三小、江南楹联联盟等地学习考察,进行楹联教学研讨与交流,并结成联教同盟,实现校际、地域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开展校内培训。通过楹联知识培训、考试,撰写楹联、专家点评、外出观摩学习、楹联研讨课等形式培训教师;采取普训——全员培训,研训——以研代训,专训——专家培训的三级培训模式,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订阅楹联报刊、书籍、开展采风、征联等活动,提升教师楹联教学素养,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

#p#分页标题#e#

五、校园胜境皆联境 教室书香伴墨香 ——楹联教育环境建设

楹联环境文化氛围浓厚,步入学校大门,处处可感受到楹联的存在,时时会接受楹联文化的熏陶。目之所及,几步一联,处处都有楹联花开的意境。学校建立了墨香长廊、联墨双修园、师生楹联风采展、楹联工作室等;会议室、教室、走廊处处悬挂着楹联,楹联工作室悬挂的“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主席台两侧垂直镶嵌着“培育春苗效炬蚕奉献隆兴二小,弘扬国粹愿桃李芬芳重塑四维”等鼓舞着师生;学校还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大力宣传诗词楹联文化;每逢大型节日、集会及大型活动都撰联悬挂。

师生行为雅致,课间游戏,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诵读声,《晨读对韵》《声律启蒙》《弟子规》等,孩子们倒背如流;学校的工作总结、微信、各项活动等都渗透着楹联楹联;楹联已覆盖每一个班级,结合每一项工作,影响每一个学生,

翰墨飘香,折射出浓厚的文化底蕴,楹联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师生的心灵。

六、千山遍访幽兰馥 一树初吟雏凤清 ——楹联教育活动开展

融进社会,楹联教育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学校组织楹联爱好者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石化社区小观园、荆门各名胜古迹搜联、赏联;春节学生找病联、集联、写联、自编自写对联;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谜联活动;学生日记用楹联来记录生活、歌颂生活、美化生活,同时在实践中获得乐趣,楹联教育中的德育功效逐步显现。

开展竞赛,各年级每月开展一次“古诗词楹联”主题竞赛,如背诵大赛、诗联故事大赛、诗联知识竞赛、办诗联小报等。

外化于行,写字作业前先工工整整书写楹联,课前三分钟改唱歌为吟诵诗词楹联,大课间、午读、放学站队、集会等处处可闻咏诗诵联之声。

组建兴趣班,在全校普及楹联知识的基础上,学校从四五年级选拔一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组建兴趣班,每周利用两个早自习时间进行培训,效果显著。

辐射功能,让学生在楹联传播中承担“小宣传员”,“走进家庭,讲解楹联”、“走出校园,搜集楹联”、“走进社区,消除伤联、病联、垃圾联,赠送楹联”,初步形成诗联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的良好局面。

七、联花吐蕊翻七彩 韵海扬波竞千帆 ——楹联教育主要成果

学校大胆探楹联教育,先后编撰印刷校本教材《小学对联60课》400余册,编写印发《联律通则》、《弟子规》、《晨读对韵》等1000余份,这些资料,浅显易懂,结合实际,满足了师生对学习楹联知识的渴求和开展诗联教育工作的需要。

学校成功举办了楹联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利用告家长书在全体师生及家长中成功举办三次校园征联赛,今日湖北、荆门日报、荆门周刊等多次刊登学校楹联教育动态;

2015年被国家少工委评为“优秀寒假”示范校。

2016年3月被市文联授予“荆门市楹联教育基地”。

2016年12月,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文化建设百强校。

八、联墨双修推特色 师生并进创品牌 ——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学校楹联文化氛围营造:整体规划,分区布置,逐步实施。

二是加强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快速提高教师楹联水平。

三是推进楹联课的分层教学。

四是完善校本教材的编写。

五是开展系列楹联文化活动。

六是争创国家楹联教育基地。

在楹联育人的进程中,学校一路艰辛,一路欢歌,学校将不断拓展教育形式,挖掘楹联教育内涵,拓宽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为楹联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湖北省荆门市石化二小校长)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