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林业局绿色扶贫富民 打造美丽鄂州

今日湖北网

2018-01-21 10:38:50

今日湖北网讯(记者张兮胡建业)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林业局把落实精准扶贫精神与绿满鄂州、绿富鄂州、绿美鄂州结合起来,科学制定林业精准扶贫方案,做到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整合优化配置资源,将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产业林业统筹融合,打造美丽鄂州。

拓宽载体,让扩绿目标落地生根

在空间利用上见缝插绿。三边植树方面,市林业局紧盯三边(路边、村边、水边)边角零星宜林地作为主战场,规划造林面积5万多亩,占总造林面积的近半壁江山,突破林地资源瓶颈,较好解决了绿满、绿美的难题。

在产业布局上,我市按一镇一品或一村一品,错位经营,打造精品特色,规划6万多亩土(林)地,集中用于林果产业基地、环梁子湖生态景观示范林等成片造林,向绿色要红利,让生态林业为城乡发展带来金山银山的同时,也守住了绿水青山

3年来,我市造林增量规模超历史,流转土地8.3万亩,新增绿化面积10万多亩;梁子湖区连续2年成功竞标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建设,一年超额完成绿满荆楚三年任务;通过省绿满荆楚造林实绩核查面积6.53万亩,其中工程以外造林3.39万亩,造林合格率99.4%,绿色进了城、上了路、下了乡、入了村。

打造亮点,让兴林富民深入人心

我市林业系统精准发力推进绿色扶贫,紧密结合各村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和长远发展,通过项目扶助、政策补贴、产业帮扶、技术服务和融资支持,重点抓好花卉苗木、高效果茶、木本油料、生态休闲基地进村扶贫工作,让村民在享受友好生态的同时,增强持续稳定增收后劲。

据统计,共建成各类林业产业基地320个,利用林地33万亩,全市村均1个林业基地,户均1亩高效林,去年实现林业产值24.2亿元。新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390个中,涉及林业的133个,林业主导性基地2014年新增49家,2015年新增39家,生态林业基地个数、规模、产值等主要指标均占大生态农业的1/4强;新建林业产业基地6.8万亩,经济林、花卉苗木、油料林、用材林占比4:3:2:1,林种结构趋于合理。同时,品种选择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油用牡丹、良种油茶、食用香椿、火龙果、蓝莓、铁皮石斛、芦笋、樱桃、茶叶、葡萄、鲜切花等种植迅猛发展。梁子湖区500平方公里全面退出一般工业后,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到林业生产的比例达到60%,农民收入结构中林业比重翻番。

另一方面,我市通过项目支持、部门帮扶、政府兜底主攻三边植树,建设绿色示范乡村,打造乡村休闲游产业。东沟镇茅圻村至沼山镇湖瓢村依托湖岸资源打造环湖景观林带,乡村游连点成线。大基地建设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引领来撬动市场,成功引进台湾杏福集团、浙江绿城集团、四峰山生态园等一大批工商企业,每个基地规模均在5000亩左右,农民除每年获得平原丘陵每亩300500元、山地100元左右的逐年递增地租外,大量劳力就近在基地就业、打工,产业扶贫效果十分明显。

持续发力,让绿色扶贫精准常态

在森林休闲厚植服务产业方面,我市大力发展以乡行、乡味、乡愁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促进农民就地脱贫致富。全市开发太和红枫红叶观赏游、花湖桃园赏花游、杜山梨花赏花游、东沟、沼山荷花赏花游等花海乡愁线路。依托沼山胡柚、涂家垴镇蓝莓、峒山葡萄基地、泽林枣业等基地,推出鄂州四季硕果采摘乡味游。梁子岛生态旅游景区、沼山森林公园、洋澜湖湿地公园等地游客盈门。

在品牌认证培优龙头企业方面,我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精准扶贫中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涉林企业产业升级。全市培育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0项,梁湖碧玉茶叶等12个林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沼山油茶等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沼山胡柚等获湖北省知名商标。

在科技支撑提升传统林业方面,推广林业产业基地标准化有机化生产,示范基地1.8万亩。段店镇台湾杏福集团建设美国桑葚、苹果冬枣、软籽石榴等6000亩精品林果园,全程实施有机化生产。严把造林壮苗关,太和镇油用牡丹基地全部使用山东菏泽的级凤丹苗,造林成活率99%。大力推广林木良种,从苗木源头保障林农持续增收,不反弹。

市林业局将进一步念足绿化满、富、美三字经,加快推进农村森林化、村庄风景化、环境生态化、经营产业化,实现两年完成绿满鄂州的工作目标,由样本变为范本,推而广之,在更多的地方开花结果。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