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总是与“态度差”、“乱收费”等词联系在一起的驾校,如今在鄂东大别山老区的黄冈市,正在开展一场“服务大战”。
据黄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涂红斌介绍,从2011年5月以来的持续性驾考改革,用公开、公正、公平的模式分配考试指标,实行智能监考路考考官不再上车,在科目一、二考场启用门禁系统,斩断了以往驾培、驾考中存在的利益链条,不仅倒逼了驾校提升培训质量,很大程度上还减缓了考生积压。
针对科目三考试中,来自驾校的安全员有收受香烟的现象,今年4月1日起,黄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再出措施,通过音视频录像回看、抽查等方式,发现随车安全员有收受礼品徇私舞弊的,取消相关考生的考试成绩并停考一年,取消该安全员资格并报送运管部门取消其教练员资格,停止该安全员所属驾校的考试预约一个月。
传统思维的转变
从2011年5月起,在每月25日的驾校校长例会上,黄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驾管科公布每所驾校的考试人数,主要依据是驾校的培训车辆数目乘以6,上个月考试合格率前三名的驾校奖励10%的考试指标,后三名减少10%的考试指标。分配数据在驾考微信群上公开,所有驾校的工作人员都可以看到。
在红安县明骏驾校校长喻勇看来,这是驾考工作公正、透明的一项有力举措,用数据来分配考试指标,增加指标不用看关系了,只要把培训质量和考试合格率搞上去就行了,真正践行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黄冈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涂红斌三年前开始分管驾考,他清醒地认识到,解决驾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冲破传统思维,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只有轻政放权,自削驾管部门固有之利,只有开放管理,斩断驾校教练盘剥之手,驾考工作才有出路,否则,党委政府不会满意,人民群众不会答应,交警形象不会良好。
据介绍,黄冈市现有驾培机构32所,按规定人车比, 全市所有驾驶人培训机构每月培训总人数上限为10000人。黄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现有场地和考试车辆,每天可考试学员640人,每月可考1.5万多人,超过全市的驾驶人培训能力。
技术瓶颈的突破
针对网上反映教练收取“保险费”、“包过费”等等问题,黄冈市交警支队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交管局的部署,从硬件入手,以现代科技手段消除人为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三年前,科目一、二、四等所有驾考科目全部实现电脑智能评判,从2013年7月起,科目三路考也实现“无人监考”,考官不再上车。
从2014年10月8日起,在科目一、二考场候考大厅启用门检系统,通过二代身份证识别、指纹识别和人工识别三管齐下,确保参考学员份的真实性。
在新的考试模式下,科目三考生通过信息验证后,驾驶装有驾驶员实际道路考试系统的考试专用车,在来自各所驾校选送的安全监督员陪护下,按照系统要求,做出相应的驾驶操作。至于是否合格,则由系统自动进行智能评判。安全监督员只负责考试过程中考生行车安全,但不允许对其进行言语或手势指导。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车内所有情形将通过车载摄像头和音频设备成为即时影音,自动传到监控室内,有监考员当场进行室内监督。这样的考试模式有利于改善考试时说情、找关系等不良之风,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真正为社会提供合格驾驶员。“把考场建成公开透明的阳光场,把考试中心建成廉洁便民的服务中心”,这是黄冈交警对驾考工作的要求,也是当下的真实写照。
学车变轻松了
对于黄冈市公安交警部门连年创新推出驾考举措,市民和网民们好评不断。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这些举措出台后,针对“驾管”方面的投诉与2012年以前相比下降50%以上。“在‘驾考’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连续三年时间不断推出创新‘驾考’举措,正是为了顺应群众的期盼,满足群众的需求。”黄冈市交警支队驾管科科长包安生说。
2013年8月,黄冈市宏达驾校打破沿袭多年的机动车驾培模式,在全市率先推出“先学车后交费”的驾培方式,并承诺学车过程中教练有吃拿卡要等违规现象的,学员可以拒绝交费。
平安驾校、浠水驾校、团风驾校、蓝天驾校、东方驾校、君行驾校也纷纷提升硬件、软件配备,满足更多学员的更多需求。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全市多家驾校都已购置标准化教练车,配备教练员,增加培训时长,增加考前自测。
据黄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驾管科刘胜昔提供的数据显示,新规定刚刚实行,学校的设施不够完善,科目一和科目二的平均及格率不到50%,但进入2014年后,科目一、科目二和三均达到70%以上。刘胜昔说,只要学员通过规范和严格的培训,通过考试应该不是很难。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