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制管”+“智管”创新政府采购监管模式

今日湖北

2024-11-03 10:16:12

今日湖北网武汉11月2日电(罗亚克 方政军)红安县财政局在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工作中,通过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成功打造了一套“制度管+智能管”的双管齐下监管新模式,该模式基于电子化采购平台的网络系统动态数据,运用开发的政府采购专业智能模型,对接通用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适时监督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的状态,智能分析判断异常情况,自动生成风险提示报告,提前预警,精准监管,减少无的放矢的监督检查。有效优化了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传统的政府采购监管模式,主要依赖人工抽查和质疑投诉处理,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局限。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面对复杂多变的采购项目时往往力不从心。同时,由于监督手段有限,很多潜在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导致风险累积后移,增加了止损成本。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红安县财政局决定引入新技术,对传统的监管模式进行革新。

红安县财政局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到政府采购监管中,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的监督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抓取电子化平台上的交易数据,并进行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如同给监管工作安装了一双“智慧眼”,能够精准地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如在判断围标、串标行为时,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投标人之间的异常关联,一旦发现有投标人之间存在不正常的关联关系,就会立即发出预警。此外,系统还能通过建立价格模型,对历史采购数据进行学习,形成合理的价格区间。如果投标价格超出了这个区间,系统就会进行预警,从而防止不合理的价格出现。

智能化监管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监管的精准度,还大大减少了无目标的监督检查。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系统能够结合采购项目各当事人的评价和客观数据比对结果,科学判断采购活动中的隐患。并有的放矢地开展监管工作,既提高了监管效率,又降低了对采购人、代理机构和参与政府采购的市场主体的打扰。

依靠这一智能系统,红安县财政局实现了以预防为主的监管的职能转型。系统能够在事前设计关联采购活动轨迹,事中进行动态监管预警,事后自动生成各环节复盘监督报告。这种技防监管体系的建立,有效改善了监管部门被动监管的方式,将盲打式的威慑监管变为精准靶向预警管理,确保了政府采购活动的规范、高效运行。红安县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传统监管模式中的诸多痛点问题,还显著提升了政府采购的效率和质量。这一模式为红安县的营商环境优化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红安县将继续深化政府采购监管改革,探索更多创新路径,为有效运用财政资金、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